一种ESD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18800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ESD保护装置,所述装置为多指MOS保护装置,包括:矩阵式排列的多个增强型MOS管;MOS管的源极和栅极接地;每个MOS管的寄生三极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阻接地;多指形金属层,金属层覆盖每一列MOS管的漏极并与漏极相邻的两列栅极交叠,金属层连接PAD并与漏极连接;金属层与栅极交叠形成寄生电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ESD保护装置,在出现ESD脉冲时,寄生电容将栅极电压耦合到一个非零电位,产生足够的漏电流,使ESD保护装置的寄生三极管同时导通放电,降低了导通电压,导通均匀性好,ESD保护能力得到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保护电路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ESD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在集成电路芯片的制造、封装和使用过程中,都会出现ESD(Electro StaticDischarge,静电放电)现象。ESD表现为瞬间的高压脉冲,这种瞬间释放的大量电荷极 有可能破坏集成电路内部的功能器件。因此,通常在内部电路和外部信号源或电源之间 设置一个保护装置。现有的一种ESD保护装置采用多指NMOS设计。如图1所示,其中外围的矩 形框上布满了 Buck(简称B,即P阱接触,对于NMOS管一般接地),每个黑色方块代 表B的一个通孔;矩形框内呈矩阵式排列的每一列都包括并联的多个增强型NMOS管 10’ (每个NMOS管的连接电路如图2所示);一个多指形的金属层20’ (通常为铜或 铝材质)覆盖在图中NMOS管10,的漏极D上,所述金属层20,与NMOS管10,漏 极D通过填充漏极通孔的钨插塞进行连接,金属层20’连接PAD30’ (即电路引脚)。 图3所示为每行NMOS管10’的截面,相邻两个NMOS管10’共用一个漏极D或源极 S,其中源极S和栅极G接地,漏极D接PAD30’,左右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ESD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位于P阱中的多指NMOS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矩阵式排列的多个增强型NMOS管;所述NMOS管的源极和栅极接地;每个所述NMOS管的寄生NPN管的基极通过基极电阻接地;多指形金属层,所述金属层覆盖每一列所述NMOS管的漏极并与所述漏极相邻的两列栅极交叠,所述金属层连接PAD并与所述漏极连接;所述金属层与所述栅极交叠形成寄生电容;当PAD上出现正的ESD脉冲时,所述寄生电容将栅极电压耦合到正电位,增大漏极到P阱的漏电流,提高寄生NPN管基极和发射极的压降,促进寄生NPN管的基极和发射极正偏,使所述寄生NPN管同时导通放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毅何军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宏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