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01707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其内圆柱以当在关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转动时要求进行推压操作的方式插入在圆柱孔中,在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中,与内圆柱(18)的前端面对置的锁定体(39)以能够轴向移动且不能绕轴线转动的方式插入在圆柱孔(21)中,转子(42)在与内圆柱(18)的前端面之间夹持锁定体(39)且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该内圆柱(18)卡合,在所述转子(42)设置有能够与磁性钥匙(19)嵌合的嵌合孔(43),在内圆柱(18)的前端部和锁定体(39)之间设置有磁性锁(20),该磁性锁(20)与磁性钥匙(19)相对于嵌合孔(43)的定位嵌合对应地进行解锁动作。由此,能够避免内圆柱变长,并且能够使内圆柱在关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沿轴向移动,同时能够容易地增加钥匙的种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cylinder lock device),该车辆用圆柱锁装 置包括圆柱体,其具有圆柱孔;以及内圆柱,其以能够在锁定位置和开位置之间转动且当 在关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之间转动时要求进行推压操作的方式插入在所述圆柱孔中,所述 锁定位置和所述开位置绕所述圆柱孔的轴线隔开间隔地设定,所述关位置设定在所述锁定 位置和所述开位置之间。
技术介绍
这样的车辆用圆柱锁装置一般,在沿内圆柱的轴线方向隔开间隔的多个位置设置 有被向与圆柱体卡合的方向施力的制动栓(tumbler),通过将标准的机械钥匙插入到设置 于内圆柱的钥匙孔中,来解除所述各制动栓与圆柱体的卡合,然而当想要增加钥匙的种类 时,需要增加制动栓的个数,由此内圆柱变长,圆柱锁装置整体变长,从而相对于车体的安 装设计受到制约。另一方面,如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的那样,具有通过使用了磁性钥匙的磁 性锁来对允许内圆柱的转动的解锁状态和内圆柱不能转动的上锁状态进行切换的结构,通 过这样的结构,能够在避免圆柱锁装置整体变长的同时增加钥匙的种类。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1-82018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1-182411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中,在锁定体和圆板部之间设置有 磁性锁,所述锁定体固定于圆柱体,所述圆板部设置于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插入在圆柱体中 的内圆柱,内圆柱不能在圆柱体内沿轴向移动。然而在机动两轮车等车辆用的圆柱锁装置 中,除了向发动机等供给电力的开位置和切断电力供给的关位置以外,例如还设置有用于 锁定方向操纵手柄的锁定位置,为了使操作位置明确化,当在关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对内 圆柱进行转动操作时,需要进行推压操作,在上述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结构 中,内圆柱不能在圆柱体内沿轴向移动,因此无法作为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该车 辆用圆柱锁装置能够避免内圆柱变长,并且能够使内圆柱在关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沿轴向 移动,同时能够容易地增加钥匙的种类。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在于,一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该车辆用圆 柱锁装置包括圆柱体,其具有圆柱孔;以及内圆柱,其以能够在锁定位置和开位置之间转 动且当在关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之间转动时要求进行推压操作的方式插入在所述圆柱孔 中,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开位置绕所述圆柱孔的轴线隔开间隔地设定,所述关位置设定在 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开位置之间,其中,与所述内圆柱的前端面对置的锁定体以能够轴向 移动且不能绕轴线转动的方式插入在所述圆柱孔中,转子在与所述内圆柱的前端面之间夹持所述锁定体且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该内圆柱卡合,在所述转子设置有能够与磁性钥 匙嵌合的嵌合孔,磁性锁以在解锁时允许所述内圆柱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圆柱的前端 部和所述锁定体之间,所述磁性锁具有多个磁体,所述磁体被向与锁定体卡合的方向弹性 施力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于所述内圆柱,并且所述磁性锁以如下方式进行解锁动作 与所述磁性钥匙相对于所述嵌合孔的定位嵌合对应地,解除所述各磁体与所述锁定体的卡I=I O此外,在所述第一特征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在于,处于夹持有所述锁定体 的状态下的所述内圆柱的前端部和所述转子以轴向相对位置不变、且允许相对于所述锁定 体相对转动的方式由保持部件保持。另外,实施例中的套环47与本专利技术的保持部件对应。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特征,以不能绕圆柱孔的轴线转动且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的方 式插入在圆柱孔中的锁定体被夹持在内圆柱的前端面和转子之间,该转子具有与磁性钥匙 嵌合的嵌合孔,并且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内圆柱卡合,在内圆柱的前端部和锁定体之 间设置有磁性锁,该磁性锁通过与磁性钥匙相对于所述嵌合孔的定位嵌合来进行解锁动 作,因此,能够避免内圆柱变长,并且能够使内圆柱在关位置和锁定位置之间沿轴向移动, 同时能够容易地增加钥匙的种类。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特征,能够将锁定体和转子包括设置于内圆柱的前端部 和锁定体之间的磁性锁组装于内圆柱的前端部而成为小组状态,从而圆柱锁装置的组装作 业变得容易。而且,即使内圆柱、锁定体以及转子在轴向移动,也能够使内圆柱和锁定体之 间的磁性锁中的各部分尺寸保持恒定,从而保证可靠的上锁/解锁动作。附图说明图1是圆柱锁装置以及磁性钥匙的纵剖侧视图。(第一实施例)图2是圆柱锁装置以及磁性钥匙的分解立体图。(第一实施例)图3是磁性钥匙在关(OFF)位置与嵌合孔嵌合的状态下的沿图1中的箭头3-3线 观察的图。(第一实施例)图4是锁定体的局部剖切侧视图。(第一实施例)图5是沿图4中的箭头5观察的图。(第一实施例)图6是转子的局部剖切侧视图。(第一实施例)图7是沿图6中的箭头7观察的图。(第一实施例)图8是磁性钥匙插入在转子中的状态下的省略了圆柱体和盖的立体图,其中所述 转子在与内圆柱之间夹持有锁定体。(第一实施例)图9是套环的局部剖切侧视图。(第一实施例)图10是利用磁性钥匙转动操作至开(ON)位置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第 一实施例)图11是利用磁性钥匙转动操作至锁定(LOCK)位置的状态下的与图3对应的图。 (第一实施例)标号说明17 圆柱体(cylinder body) ; 18 内圆柱(inner cylinder) ; 19 磁性钥匙 (magnet key) ;20 磁性锁;21 圆柱孔;39 锁定体(lock body) ;42 转子;43 嵌合孔; 47 作为保持部件的套环(collar) ;50 磁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实施例1图1 图1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首先,在图1和图2中,车辆例如机动两轮车用的圆柱锁装置能够实现使方向操 纵手柄(未图示)不能进行转向操作的转向锁定机构15的上锁/解锁操作以及点火开关 16的开关状态的切换操作,该圆柱锁装置具有圆柱体17,其安装于车体框架的转向立管 (head pipe)(未图示);以及内圆柱18,其以能够通过在使用了磁性钥匙19的磁性锁20的 解锁状态下的转动操作而转动、且通过在预定转动位置处的推压操作而沿轴向移动的方式 插入并支承于圆柱体17。在所述圆柱体17设有圆柱孔21,其向该圆柱体17的前端(图1的右端)开口 ; 以及凹部22,其向与所述转向立管相反的一侧开放,并使该圆柱孔21的后端开口,覆盖该 凹部22的开口端的盖板23安装于圆柱体17,由圆柱体17和盖板23形成收纳室24。此 外,在圆柱体17的后端部(图1的左端部),安装有根据所述内圆柱18的转动动作而使开 关状态变化的点火开关16,与该点火开关16所具有的触点保持架25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嵌 合的开关收纳孔26设置于圆柱体17的后端部,分隔壁17a以隔开该开关收纳孔26和所述 收纳室24之间的方式设置于圆柱体17,该分隔壁17a上设置有与所述圆柱孔21同轴的贯 通孔27,从而将所述收纳室24和开关收纳孔26之间连结起来。所述圆柱体17的前端部由盖28覆盖,该盖28 —体地具有与该圆柱体17的前端 部嵌合的筒部28a、以及从该筒部28a的前端向内侧伸出的凸缘部28b,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圆柱锁装置,该车辆用圆柱锁装置包括:圆柱体(17),其具有圆柱孔(21);以及内圆柱(18),其以能够在锁定位置和开位置之间转动且当在关位置和所述锁定位置之间转动时要求进行推压操作的方式插入在所述圆柱孔(21)中,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开位置绕所述圆柱孔(21)的轴线隔开间隔地设定,所述关位置设定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开位置之间,所述车辆用圆柱锁装置的特征在于,与所述内圆柱(18)的前端面对置的锁定体(39)以能够轴向移动且不能绕轴线转动的方式插入在所述圆柱孔(21)中,转子(42)在与所述内圆柱(18)的前端面之间夹持所述锁定体(39)且以不能相对转动的方式与该内圆柱(18)卡合,在所述转子(42)设置有能够与磁性钥匙(19)嵌合的嵌合孔(43),磁性锁(20)以在解锁时允许所述内圆柱(18)转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内圆柱(18)的前端部和所述锁定体(39)之间,所述磁性锁(20)具有多个磁体(50),所述磁体(50)被向与锁定体(39)卡合的方向弹性施力并以能够滑动的方式嵌合于所述内圆柱(18),并且所述磁性锁(20)以如下方式进行解锁动作:与所述磁性钥匙(19)相对于所述嵌合孔(43)的定位嵌合对应地解除所述各磁体(50)与所述锁定体(39)的卡合。...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塚贵士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制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