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装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01519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组装治具,用以将零件组装至目标物体。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组装治具包括本体、夹持件以及移动件。本体具有第一端部,第一端部可以插入目标物体。夹持件设置于第一端部,用以夹持零件。移动件组装于本体,并且相对于本体可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移动。当所述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夹持件能夹持零件。当第一端部插入目标物体时,移动件自第一位置被移动至第二位置以推动零件,致使零件组装至目标物体。(*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组装治具,并且特别地,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将滚珠组装至目标物体内的组装治具。
技术介绍
现今的各种电子、电机产品经常是由众多零件组合而成。若零件的尺寸过小,则常 常会造成组装过程上的麻烦。举例而言,欲将一小尺寸的滚珠组装至产品本体时,通常会需 要使用者以镊子夹取滚珠来进行组装。然而以镊子夹取滚珠的方法,具有容易使滚珠脱落 的缺点。此外若是欲将滚珠组装至产品内部时,引导夹取滚珠的镊子在一产品内部的狭小 空间中移动,会进一步增加操作难度,进而使组装的效率大为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装治具,以解决先前技术的问题。根据本技术的组装治具,包括本体、夹持件以及移动件。本体具有第一端部, 第一端部可以插入目标物体。夹持件设置于第一端部,用以夹持零件。移动件组装于本体, 并且相对于本体可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移动。当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时,夹持件能夹 持零件。当第一端部插入目标物体时,移动件自第一位置被移动至第二位置以推动零件,致 使零件组装至目标物体。综上所述,根据本技术的组装治具可以使夹持滚珠容易而不易脱落,并且可 以方便引导滚珠于目标物体内的组装。因此使用本技术的组装治具,可以使组装过程 简单而易于操作,提升组装效率。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详细描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 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组装治具的立体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移动件位于第一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移动件位于第二位置的剖面示意图;图4A-图4D所示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组装治具的操作过程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组装治具的剖面示意图。其中,主要组件符号说明1 组装治具10 本体102 第一端部104 第二端部106:导引结构12:夹持件14:移动件141 弹性卡榫16:定位结构18 按压部20:弹性体22 零件24:目标物体241 腔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治具,用以将一零件组装至一目标物体。关于本技术的组装治具的若干具体实施例披露如下。请参见图1至图3,图1所示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例的组装治具的立体示意 图;图2及图3所示为图1中沿平面A的组装治具的剖面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组装治具1包括本体10、夹持件12、移动件14、定位结构 16、按压部18及弹性体20。本体10具有第一端部102、第二端部104及一导引结构106。 第一端部102与第二端部104分别位于本体10的相对两端,并且第一端部102可以插入目 标物体。夹持件12设置于本体10的第一端部102上,并且可用以夹持零件22。在本具体 实施例中,夹持件12为并排的二圆柱体,并且零件22为具有沟槽的滚珠,二圆柱体可以由 滚珠的两侧夹住沟槽而夹持住滚珠。在实际应用中,夹持件12的形状可以根据零件22的 不同而有适当变化,并不以此为限。举例而言,当零件22是一圆球时,则夹持件12可以由 二个具有新月形截面的柱体相对设置而成,或是可以是一中空的圆柱体,用以夹持圆球。导引结构106设置于本体10,而移动件14组装于本体10的导引结构106。通过导 引结构106,移动件14相对于本体10可以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移动。如图2中所示, 此时移动件14是在第一位置。当移动件14是在第一位置时,夹持件12具有足够空间以容 纳并且夹持零件22。如图3中所示,移动件14是在一第二位置。相较于在第一位置时,此 时移动件14进一步推进至夹持件12用以夹持零件22的空间,因此将零件22推出夹持件 12。在本具体实施例中,导引结构106为一通孔,移动件14设置于通孔内,并且自第一 端部102贯穿本体10至第二端部104。在实际应用中,导引结构106亦可以是在本体10表 面上的沟槽,并且使移动件14置于该沟槽内,如此亦可以达到导引移动件14在第一位置及 第二位置间移动的效果。定位结构16设置于第一端部102,并且可以引导第一端部102进入目标物体。在 第一端部102进入目标物体后,定位结构16进一步嵌合于目标物体,使组装治具1稳固于 目标物体上以方便组装零件22。按压部18邻设于本体10的第二端部104,并且连接移动 件14,而弹性体20设置于本体10及按压部18之间。在实际应用中,按压部18可以与移动 件14 一体成型。接下来请一并参照图4A至图4D,图4A至图4D所示为利用组装治具1将零件22 组装至目标物体24的过程。如在图4A中所示,首先使组装治具1夹持零件22。此时,弹性 体20处于一自然伸展状态而推动按压部18。由于按压部18与移动件14相连接,因此移动 件14可以藉此被移动至第一位置,致使夹持件12能夹持零件22。请参见图4B,接着将本体10的第一端部102插入目标物体24的腔体241。如图 所示,由于定位结构16的形状配合腔体241形状,因此定位结构16可于腔体241内嵌合于目标物体24。藉此,只要将组装治具1插入目标物体24,即可稳固组装治具1及目标物体24的相对位置以方便组装。同时,通过定位结构16嵌合目标物体24的过程,零件22亦被 弓丨导至一预定组装位置附近,而不需要进一步定位。接下来如在图4C中所示,将按压部18压下可以推动移动件14,并且使弹性体20 处于一压缩状态。移动件14自第一位置被移动至第二位置时,即将移动件14进一步推进 至夹持件12用以夹持零件22的空间,此时,零件22将被移动件14从夹持件12中推出,并 且在离开夹持件12后立即嵌合于目标物体24而完成组装。最后如图4D中所示,将组装治具1的第一端部102拔出目标物体24,并放开按压 部18。此时弹性体20会自一压缩状态回复至自然伸展状态,并且推动按压部18,致使移动 件14自第二位置回复至第一位置。请参见图5,图5所示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的组装治具示意图。在本实施 例中,移动件14具有一弹性卡榫141,可以使移动件14在第一位置时卡合于本体10。当组 装治具1插入目标物体24后,推动按压部18可以使移动件14脱离第一位置并且移动到第 二位置,进而将零件22推出夹持件12而完成组装。在组装完毕后,拉出按压部18或重新 置入另一零件22于夹持件12,可以将移动件14移动至第一位置。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定位 结构16是设置于夹持件12上,并且与夹持件12 —体成型。综上所述,本技术组装治具通过夹持件而可以容易夹持滚珠且不易脱落。此外,组装治具的定位结构可以帮助使用者引导零件至位于目标物体内的一预定组装位置附 近,进而简化了操作过程并且使组装效率提升。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技术的特征与精 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披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 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技术所欲保护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内。 因此,本技术所欲保护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 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权利要求一种组装治具,用以将一零件组装至一目标物体,其特征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装治具,用以将一零件组装至一目标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治具包括:一本体,具有一第一端部,该第一端部可以插入所述目标物体;一夹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端部,用以夹持所述零件;以及一移动件,组装于所述本体,并且相对于所述本体可在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移动;其中当所述移动件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夹持件能夹持所述零件,且当所述第一端部插入所述目标物体时,所述移动件自所述第一位置被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以推动所述零件,致使所述零件组装至所述目标物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尚飞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