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45199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系统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提系统,蒸馏系统和加氢装置,所述抽提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所述蒸馏系统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加氢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蒸馏系统上部的管线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上部通过管线直接采出产品,所述蒸馏系统中部通过管线与另一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下部通过管线直接采出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系统及方法不仅能脱烯烃,还能脱硫醇和双烯;规模小,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系统及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及催化裂解技术是炼油的核心技术,催化裂化分 为蜡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从这些工艺生产的生成油统称为催化烃, 所得催化烃经过加工处理, 一般是分馏塔分馏,可以分馏出干气、液化气、 汽油、柴油、重油等产品,其中汽油、柴油占据市场上汽油、柴油供应总 量的70%以上。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汽油、柴油的标准不断提高,现有的催 化烃经过分馏塔分馏的加工处理方法显出以下不足 一个是该处理方法所 生产的汽油和柴油的质量有待提高汽油的烯烃含量偏高,辛烷值(RON) 偏低,柴油的十六烷值偏低,安定性不符合要求;二是上述处理方法不能 同时生产多种标号的汽油,而且产品品种单一;三是所生产的柴油、汽油 的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柴油不能满足需求,而汽油供大于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03148181.7的催化烃重组处理方法 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催化烃重组处理方法,并且专利号分别为 200310103541.9和200310103540.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其改进专利,涉 及水洗系统及溶剂回收,但这些公开的专利中均未涉及如何降硫和降烯烃 的问题。目前的GB17930汽油标准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05呢(wt)、烯烃含量不 大于35% (v)、苯含量不大于2.5% (v),绝大部分炼油厂可以保证汽油质 量。但是,即将于2010年实施的国家III汽油标准要求硫含量不大于 0.015% (wt)、烯烃含量不大于30% (v),苯含量不大于1% (v)。对大多数 炼油厂而言,必须面对更高的国家IV汽油标准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005% (wt)、烯烃不大于25% (v)或更低。汽油质量解决方案必须考虑从国家4III汽油标准到国家IV汽油标准的过渡,较好的规划方案应该是一次性按照国家IV汽油标准规划方案。由于我国汽油产品中各调和组分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差别很大,催化裂 化汽油占有很高的比例,重整汽油、垸基化汽油所占比例较小,而且,这 种状况将长期存在。因此,汽油质量升级所要解决的降硫和降烯烃的问题 主要涉及催化汽油的问题。一般认为,催化裂化原料中总硫的5-10%将进入汽油馏分,根据我国炼 油厂催化原料加氢精制能力很小、二次加工催化裂化能力较大并有渣油焦 化的特点,加工低硫(含硫0. 3%)原油的炼油厂催化汽油硫含量约200ppm, 加工含硫0.8%的原油,催化汽油中硫含量约900ppm,因此,汽油质量升级 的难点从降烯烃转变为降硫的问题。催化裂化工艺或催化剂的改进不可能 从根本上解决硫的问题,催化裂化原料加氢脱硫由于投资大、运行费用高、 现有炼油厂条件有限而不可能大规模应用,而且对于加工较低含硫原油的 炼油厂并不适用,同时,催化裂化装置过度降低烯烃还会加剧轻质产品及 汽油辛烷值(RON)的损失。用碱洗脱硫不能脱烯烃,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对轻汽油加氢 处理,不仅能耗高,费用也高。因此,提供一种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制备低硫含量、低烯烃含量 并且辛烷值(RON)高的调和汽油及柴油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就成为该技术 领域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制备低硫含量、 低烯烃含量并且提高辛垸值(RON)的汽油及柴油的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抽提系统,蒸馏系统和加氢装置,所述抽提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所述 蒸馏系统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所述加氢装置相连接,所 述加氢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蒸馏系统上部的管线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上 部通过管线直接采出产品,所述蒸馏系统中部通过管线与另一加氢装置相 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下部通过管线直接采出产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上述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方法。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原料进入抽提系统进行萃取分离,分离出抽余油和抽出油;所述抽提系统 的抽余油进入蒸馏系统进行切割分馏,所述蒸馏系统上部蒸出轻汽油,并 作为调和汽油采出;所述蒸馏系统中部侧线抽出化工轻油;所述化工轻油 进入化工轻油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所述加氢后的化工轻油作为优质乙 烯料或重整料采出;所述抽提系统中的抽出油进入抽出油加氢装置进行加 氢处理;加氢后的抽出油与所述轻汽油混合后作为调和汽油采出;所述蒸 馏系统切割后的柴油直接采出。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系统为蒸馏塔,塔顶温度为77 95 。C,塔底温度为173 194°C;所述蒸馏塔的塔顶压力为0. 15 0. 25MPa(绝), 塔底压力为0.20 0. 30MPa (绝);所述轻汽油的馏程控制在30。C 110。C; 所述化工轻油的馏程为110 16(TC;所述柴油的馏程为160 205°C。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系统为蒸馏塔,塔顶温度为87 °C,塔底温度为184°C;所述蒸馏塔的塔顶压力为0.2MPa (绝),塔底压力 为0. 25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系统中所用溶剂为环丁砜,萃取温度为120°C,溶剂比(溶剂/进料)为3.5(质量),抽余油水洗比为0.2(质 量),溶剂回收温度为165°C,溶剂回收压力为0.1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系统中所用溶剂为N—甲基吡 咯垸酮,萃取温度为13(TC,溶剂比(溶剂/进料)为2.5(质量),抽余油水 洗比为0.25 (质量),溶剂回收温度为177'C,溶剂回收压力为0.15MPa(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系统中所用溶剂为N—甲酰基 吗啉,萃取温度为150'C,溶剂比(溶剂/进料)为6(质量),抽余油水洗比 为0.3(质量),溶剂回收温度为185°C,溶剂回收压力为0.2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轻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剂为全 部加氢催化剂GHT-22;所述化工轻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1 4h;氢 /油体积比为250-500;操作温度为250 32(TC,操作压力为1 4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轻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 2.5h—';氢/油体积比为300;操作温度为285'C,操作压力为2.5MPa (绝)。6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剂为全部 加氢催化剂GHT-22,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1 4h;氢/油体 积比为250 500;操作温度为250 290。C,操作压力为l~4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2.5h;氢/油体积比为300;操作温度为270。C,操作压力为2.5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工轻油和抽出油加氢装置中的全部加氢催化剂GHT-22的理化性质如下表所示。指标名称单位GHT-22外观—灰色三叶型规格mmO1.5-2.0强度N/cm180堆密度g/ml0.73比表面积m2/g180孔容ml/g0.5-0.6wo3m%15NiOm%1.7C00m%0.15Na20m%<0.0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提系统,蒸馏系统和加氢装置,所述抽提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所述蒸馏系统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所述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加氢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蒸馏系统上部的管线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上部通过管线直接采出产品,所述蒸馏系统中部通过管线与另一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下部通过管线直接采出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抽提系统,蒸馏系统和加氢装置,所述抽提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所述蒸馏系统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所述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加氢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蒸馏系统上部的管线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上部通过管线直接采出产品,所述蒸馏系统中部通过管线与另一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下部通过管线直接采出产品。2、 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原料进入抽提系统进行萃取分离,分离出抽余油和抽出油;所述抽提系统 的抽余油进入蒸馏系统进行切割分馏,所述蒸馏系统上部蒸出轻汽油,并 作为调和汽油采出;所述蒸馏系统中部侧线抽出化工轻油;所述化工轻油 进入化工轻油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所述加氢后的化工轻油作为优质乙 烯料或重整料采出;所述抽提系统中的抽出油进入抽出油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后的抽出油与所述轻汽油混合后作为调和汽油采出;所述蒸 馏系统切割后的柴油直接采出。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系统为蒸馏塔,塔顶温度为77~95°C,塔底 温度为173 194°C;塔顶压力为O. 15 0.25MPa (绝),塔底压力为0. 20 0.30MPa (绝);所述轻汽油的馏程控制在30'C 11(TC;所述化工轻油的馏 程为110 160'C;所述柴油的馏程为160 205°C。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系统为蒸馏塔,塔顶温度为87'C,塔底温度 为184。C;塔顶压力为0.2MPa (绝),塔底压力为0. 25MPa (绝)。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柴油的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系统中所用溶剂为环丁砜,萃取温度为120°C, 溶剂比(溶剂/进料)为3.5(质量),抽余油水洗比为0.2(质量),溶剂回收温 度为165°C,溶剂回收压力为O.lMPa (绝)。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冉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伟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