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94520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系统,抽提系统和加氢装置,所述蒸馏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轻汽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所述抽提系统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抽余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抽出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的末端管线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和方法不仅能脱烯烃,还能脱硫醇和双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和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和方法,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催化裂化、催化裂解及重油催化裂解技术是炼油的核心技术,催化裂化分为蜡油催化裂化、重油催化裂化;从这些工艺生产的生成油统称为催化烃,所得催化烃经过加工处理, 一般是分馏塔分馏,可以分馏出干气、液化气、汽油、柴油、重油等产品,其中汽油、柴油占据市场上汽油、柴油供应总量的70%以上。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严格,汽油、柴油的标准不断提高,现有的催化烃经过分馏塔分馏的加工处理方法显出以下不足 一个是该处理方法所生产的汽油和柴油的质量有待提高汽油的烯烃含量偏高,辛垸值(RON)偏低,柴油的十六垸值偏低,安定性不符合要求;二是上述处理方法不能同时生产多种标号的汽油,而且产品品种单一;三是所生产的柴油、汽油的比例与市场的需求不匹配,柴油不能满足需求,而汽油供大于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03148181.7的催化烃重组处理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供了一种催化烃重组处理方法,并且专利号分别为200310103541.9和200310103540.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其改进专利,涉及水洗系统及溶剂回收,但这些公开的专利中均未涉及如何降硫和降烯烃的问题。目前的GB17930汽油标准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05% (wt)、烯烃含量不大于35% (v)、苯含量不大于2.5% (v),绝大部分炼油厂可以保证汽油质量。但是,即将于2010年实施的国家111汽油标准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015%(wt)、烯烃含量不大于30% (v),苯含量不大于1% (v)。对大多数炼油厂而言,必须面对更高的国家IV汽油标准要求:硫含量不大于0.005%(wt)、烯烃不大于25% (v)或更低。汽油质量解决方案必须考虑从国家III汽油标准到国家IV汽油标准的过渡,较好的规划方案应该是一次性按照国家IV汽油标准规划方案。由于我国汽油产品中各调和组分的比例与发达国家差别很大,催化裂化汽油占有很高的比例,重整汽油、垸基化汽油所占比例较小,而且,这种状况将长期存在。因此,汽油质量升级所要解决的降硫和降烯烃的问题主要涉及催化汽油的问题。一般认为,催化裂化原料中总硫的5-10%将进入汽油馏分,根据我国炼油厂催化原料加氢精制能力很小、二次加工催化裂化能力较大并有渣油焦化的特点,加工低硫(含硫0.3%)原油的炼油厂催化汽油硫含量约200ppm,加工含硫0.8%的原油,催化汽油中硫含量约900ppm,因此,汽油质量升级的难点从降烯烃转变为降硫的问题。催化裂化工艺或催化剂的改进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硫的问题,催化裂化原料加氢脱硫由于投资大、运行费用高、现有炼油厂条件有限而不可能大规模应用,而且对于加工较低含硫原油的炼油厂并不适用,同时,催化裂化装置过度降低烯烃还会加剧轻质产品及汽油辛垸值(RON)的损失。用碱洗脱硫不能脱烯烃,而且还会造成环境污染;通过对轻汽油加氢处理,不仅能耗高,费用也高。因此,提供一种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制备低硫含量、低烯烃含量并且辛烷值(RON)高的调和汽油的处理系统及其方法就成为该
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低成本、低能耗、无污染制备低硫含量、低烯烃含量并且提高辛垸值(RON)汽油的系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系统,抽提系统和加氢装置,所述蒸馏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轻汽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所述抽提系统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抽余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抽出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轻6汽油加氢装置的末端管线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达到的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方法,其步骤如下原料在蒸馏系统中进行切割分馏,分别得到轻汽油和重汽油,所述轻汽油通过蒸馏系统上部蒸出,然后进入轻汽油加氢装置中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后的轻汽油作为调和汽油采出;所述重汽油进入抽提系统中萃取分离,分离出重汽油抽余油和重汽油抽出油;所述重汽油抽余油进入抽余油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后作为优质乙烯料或重整料采出;所述重汽油抽出油进入抽出油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后与所述加氢处理后的轻汽油混合后作为调和汽油采出。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系统为蒸馏塔,塔顶温度为78~97°C,塔底温度为167~187°C;塔顶压力为0.15 0.25MPa (绝),塔底压力为0.20 0.30MPa (绝);所述轻汽油的馏程控制在30°C~110°C;所述重汽油的馏程控制在110°C 185°C。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塔的塔顶温度为88'C,塔底温度为178'C;所述蒸馏塔的塔顶压力为0.20MPa(绝),塔底压力为0.25MPa(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剂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GHT-20;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1.0~4.0h;氢/油体积比为100~300;操作温度为150~220°C,操作压力为1.0~4.0MPa(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2.5h;氢/油体积比为150;操作温度为18(TC,操作压力为2.0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余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剂为全部加氢催化剂GHT-22;所述抽余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1.0 4.0h;氢/油体积比为250 500;操作温度为250 32(TC,操作压力为1.0 4.0MPa(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余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2.5h;氢/油体积比为300;操作温度为285T,操作压力为2.5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剂为全部加氢催化剂GHT-22;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1.0 4.0h;氢/油体积比为250 500;操作温度为250 2卯。C,操作压力为1.0 4.0MPa(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2.5h;氢/油体积比为300;操作温度为270'C,操作压力为2.5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系统中所用溶剂为环丁砜,萃取温度为120°C,溶剂比(溶剂/进料)为3.5(质量),抽余油水洗比为0.2(质量),溶剂回收温度为165°C,溶剂回收压力为0.1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系统中所用溶剂为N—甲基吡咯垸酮,萃取温度为13(TC,溶剂比(溶剂/进料)为2.5(质量),抽余油水洗比为0.25(质量),溶剂回收温度为177°C,溶剂回收压力为0.15MPa(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提系统中所用溶剂为N—甲酰基吗啉,萃取温度为150C,溶剂比(溶剂/进料)为6.0(质量),抽余油水洗比为0.3(质量),溶剂回收温度为185°C,溶剂回收压力为0.2MPa (绝)。一种优选方案,其特征在于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的选择性加氢催化剂GHT-20的理化性质如下表1所示;所述抽余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系统,抽提系统和加氢装置,所述蒸馏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轻汽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所述抽提系统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抽余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抽出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的末端管线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系统,抽提系统和加氢装置,所述蒸馏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轻汽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蒸馏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所述抽提系统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上部通过管线与抽余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抽提系统下部通过管线与抽出油加氢装置相连接;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通过管线与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的末端管线相连接。2、 一种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原料在蒸馏系统中进行切割分馏,分别得到轻汽油和重汽油,所述轻汽油 通过蒸馏系统上部蒸出,然后进入轻汽油加氢装置中进行加氢处理,加氢 处理后的轻汽油作为调和汽油采出;所述重汽油进入抽提系统中萃取分离, 分离出重汽油抽出油和重汽油抽余油;所述重汽油抽余油进入抽余油加氢 装置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后作为优质乙烯料或重整料采出;所述重汽 油抽出油进入抽出油加氢装置进行加氢处理,加氢处理后与所述加氢处理 后的轻汽油混合后作为调和汽油采出。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系统为蒸馏塔,塔顶温度为78~97°C,塔底温 度为167~187°C;塔顶压力为0.15 0.25MPa (绝),塔底压力为0.20 0.30MPa (绝);所述轻汽油的馏程控制在3(TC 11(TC;所述重汽油的馏程 控制在110°C~185°C。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馏塔的塔顶温度为88°C,塔底温度为178°C;塔 顶压力为0,20MPa (绝),塔底压力为0.25MPa (绝)。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分炼油烃重组后加氢制备高质量汽油的方 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剂为选择性加氢催化剂 GHT-20;所述轻汽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1.0 4.0h;氢/油体积比为 100~300;操作温度为150 220°C,操作压力为L0 4.0MPa (绝);所述抽 余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剂为全部加氢催化剂GHT-22;所述抽余油加氢装置 的体积空速比为1.0 4.0h;氢/油体积比为250 500;操作温度为250 320°C,操作压力为1.0~4.0MPa (绝);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中的催化 剂为全部加氢催化剂GHT-22;所述抽出油加氢装置的体积空速比为 1.0 ;氢/油体积比为250 500;操作温度为250~290°C,操作压力为 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冉峰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金伟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