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件随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897546 阅读:3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高速铁路轨道板模具相关部件,具体涉及一种预埋件随动脱模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预埋套管上浮和精确定位的问题。预埋件随动脱模装置,包括内轴,内轴下端设紧固螺母,内轴位于底模上部并与底模相接的部位套设密封圈,内轴上端为上小下大的变径结构且其外部套有可相对内轴轴向运动、而周向固定的外轴,外轴上开有至少两个内大外小的阶梯孔,阶梯孔内设可卡设于预埋套管的内螺纹沟槽中的钢珠,内轴和外轴通过螺纹杆连接,螺纹杆上留有脱模空间,脱模空间所在的螺杆部位套设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防止了预埋套管在打板过程中的上浮,实现预埋套管随动脱模的功能大大减少了工人的工作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高速铁路轨道板模具相关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能够将轨道 板的预埋套管精确定位在轨道板上,并能随动完成脱模功能的预埋件随动脱模 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轨道板模具也有了相当广阔的市场。许多 有着丰富机械设计制造经验的公司都开始进军到这个领域,已经有很多公司的 产品正在投入使用。但是,就目前来讲,轨道板模具的设计制作在我国还不是 很成熟,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不足之处,尤其是预埋件脱模机构更是良莠不齐;有的预埋套管为卡环等弹性结构,容易失效,造成在打板过程中存在 上浮现象而且定位不准确,生产的轨道板废品率比较高;有的预埋套管与底模 采用螺纹等连接方式连接,虽不存在上浮现象但需手动脱模,操作步骤繁冗复 杂,浪费劳动力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埋套管上浮和精确定位的问题,以及减 少劳动力资源,提供了一种预埋件随动脱模装置。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预埋件随动脱模装置,包括内轴, 内轴下端设紧固螺母,内轴位于底模上部并与底模相接的部位套设密封圈,内 轴上端为上小下大的变径结构且其外部套有可相对内轴轴向运动、而周向固定 的外轴,外轴上开有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埋件随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轴(4),内轴(4)下端设紧固螺母(5),内轴位于底模(9)上部并与底模(9)相接的部位套设密封圈(10),内轴(4)上端为上小下大的变径结构且其外部套有可相对内轴轴向运动、而周向固定的外轴(2),外轴(2)上开有至少两个内大外小的阶梯孔,阶梯孔内设可卡设于预埋套管(7)的内螺纹沟槽中的钢珠(3),内轴(4)和外轴(2)通过螺纹杆(6)连接,螺纹杆(6)上留有脱模空间,脱模空间所在的螺纹杆的部位套设弹簧(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埋件随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内轴(4),内轴(4)下端设紧固螺母(5),内轴位于底模(9)上部并与底模(9)相接的部位套设密封圈(10),内轴(4)上端为上小下大的变径结构且其外部套有可相对内轴轴向运动、而周向固定的外轴(2),外轴(2)上开有至少两个内大外小的阶梯孔,阶梯孔内设可卡设于预埋套管(7)的内螺纹沟槽中的钢珠(3),内轴(4)和外轴(2)通过螺纹杆(6)连接,螺纹杆(6)上留有脱模空间,脱模空间所在的螺纹杆的部位套设弹簧(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埋件随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钧乔新潮雷海明高红平李小朋宋新勇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川荣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