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88858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形成从活塞(32)的内面(32b)与圆筒形的嵌合部(32a)连通的供油孔(60),使得油槽(45)根据曲轴(31)的旋转按照一定的区间与该供油孔(60)连通,油槽(45)中的油液通过供油孔(60),被供给到由圆筒形的嵌合部(32a)和滑叶(33)前端的插入部(33a)形成的摆动部,这样,摆动部的滑动状态变得更好,摆动部的密封性也得以提高,能够进一步抑制气体通过摆动部的缝隙从高压的压缩室(39)向低压的吸入室泄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在空调机、制冷机、鼓风机、热水器等中使用的旋转式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制冷装置、空调装置等中使用旋转式压缩机,吸入由蒸发器蒸发的气 体制冷剂,将其压缩至凝结所需的压力,向制冷剂管路送出高温高压的气体制冷剂。作 为这种旋转式压缩机的一个例子是滚动活塞式压缩机。滚动活塞式压缩机如图19、图20所示,用曲轴31连结电动机2和压缩机构部3 然后将其收纳在密闭容器1内。压缩机构部3包括由气缸30和密闭该气缸30的两个 端面的上轴承34a的端板34和下轴承35a的端板35所形成的压缩室39 ;在该压缩室39 内与由上轴承34a和下轴承35a支承的曲轴31的偏心部31a嵌合的活塞132 ;在该活塞 132的外周根据偏心旋转而往复运动,将压缩室39内分割成低压部和高压部的滑叶133。 在曲轴31上沿着轴线设置油孔41,在与上轴承34a、下轴承35a相对的壁部分别设置与 油孔41连通的供油孔42、43。在与曲轴31的偏心部31a相对的壁部设置与油孔41连通 的供油孔44,在外周部形成油槽45。在气缸30内,开通朝着压缩室39内的低压部吸入 气体的吸入口 40,在上轴承34a上开通从压缩室39的低压部转变形成的高压部排出气体 的排出口 38。排出口 38形成贯通上轴承34a的俯视呈圆形的孔。在排出口 38的上表面 设置当承受规定大小以上的压力时打开的排出阀36。杯形消音器37覆盖排出阀36。在 低压部一侧,活塞132的滑动接触部经由吸入口 40,一边逐渐扩大吸入室一边离开,从 吸入口 40向吸入室内吸入气体。在高压部一侧活塞132的滑动部一边逐渐缩小压缩室39 一边接近排出口 38,在被压缩至规定压力以上时,排出阀36打开,气体从排出口 38流 出,通过杯形消音器37被排出至密闭容器1内。在上述构造中,活塞132和滑叶133前端的滑动部的表面压力高,难以保持 油液,滑动性差,因此,容易产生磨损。此外,如果使用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407C、 R410A作为替代制冷剂,那么,制冷剂本身的润滑性差,更容易产生磨损。为了解决该磨损问题,提出了图21所示的专利文献1。如图21所示,采用摆动 活塞式压缩机,它具有气缸30;在气缸30内与所设的曲轴31的偏心部31a嵌合的活 塞32 ;在气缸30内所设的槽内往复运动且前端部与活塞32按照自由摆动的方式连接的 滑叶33;闭塞气缸30的两个端面的两个端板34、35;至少在一个端板34、35上的排出 口 38,活塞32和滑叶33前端的摆动部的滑动面积大,因此,表面压力下降,滑动性得到 改善,能够提高可靠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0-805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构造中,滑叶33和活塞32嵌合的摆动部的润滑仅是通过压缩室中的雾状油液根据差压流入吸入室来进行的,在过负荷等严峻的运转条件下,有 可能发生摆动部磨损等可靠性问题。本专利技术就是鉴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这样的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不仅能 够积极地向滑叶和活塞的嵌合摆动部供油,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 性。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包括在气缸内旋转运动的活塞; 将所述气缸内分割形成吸入室和排出口开口的压缩室,被插入所述气缸的滑叶槽中的滑 叶;以及由所述滑叶前端的插入部和所述插入部插入其中的所述活塞的嵌合部所形成的 摆动部,在所述摆动部中,所述活塞和所述滑叶按照自由摆动的方式连接,并且形成从 高压的储油器向所述摆动部的供油路径。这样不仅积极地向滑叶和活塞的嵌合摆动部供油,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式 压缩机的可靠性。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通过形成向滑叶和活塞的嵌合摆动部供给高压油液的路 径,这样不仅能够积极地供油,并且能够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纵剖面图。图2是该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放大剖面图。图3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操作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放大剖面图。图7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放大剖面图。图9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0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的第4实施方式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放大剖面图。图12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3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放大剖面图。图14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5是该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放大剖面图。图16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的第5实施方式中的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放大剖面图。图18是表示该旋转式压缩机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19是现有的滚动活塞式压缩机的纵剖面图。图20是表示该压缩机构部的剖面图。图21是表示现有的摆动活塞旋转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部的纵剖面图和横剖面图。符号说明1密闭容器2电动机3压缩机构部5上壳6储油器7弹簧22定子24转子30气缸30a气缸内壁30b槽31曲轴31a偏心部32活塞32a嵌合部32b活塞内面32c凹处33滑叶33a插入部33b滑叶背面33c滑叶下端面33d凹处34端板34a上轴承35端板35a下轴承36排出阀37杯形消音器38排出口39压缩室40吸入口41油孔42供油孔43供油孔44供油孔45油槽48路径51制冷剂排出管52排出空间60供油孔61供油孔62供油孔63供油孔具体实施例方式第1专利技术是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它包括在气缸内旋转运动的活塞;将所述气 缸内分割成吸入室和排出口开口的压缩室,且被插入所述气缸的滑叶槽中的滑叶;和由 所述滑叶前端的插入部和所述插入部被插入其中的所述活塞的嵌合部形成的摆动部,在 所述摆动部中,所述活塞和所述滑叶按照自由摆动的方式连接,并且形成从高压储油器 向所述摆动部的供油路径,这样不仅能够积极地向滑叶和活塞的嵌合摆动部供油,并且 能够进一步提高旋转式压缩机的可靠性。第2专利技术,特别是第1专利技术的供油路径,它由从活塞的内面与所述活塞的嵌合部 连通的供油孔构成,这样就能构成很容易从高压储油器向摆动部供油的路径。第3专利技术,特别是第1专利技术的供油路径,它由从滑叶的背面与所述滑叶的插入部 前端连通的孔构成,这样就能构成很容易从高压储油器向摆动部供油的路径。第4专利技术,特别是第1专利技术的供油路径,由贯通在气缸的端面配置的下轴承的 孔、和按照根据滑叶的往复运动而向所述孔间歇地开口的方式,从所述滑叶前端的插入 部的端面与所述滑叶的插入部前端连通的孔构成,这样不仅能够调节油量而供给摆动 部,并且能够提高摆动部的可靠性,也能提高效率。第5专利技术,特别是第1至第4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在滑叶的插入部前端形成凹 处,这样就能切实地向摆动部供油。第6专利技术,特别是第1至第4专利技术的旋转式压缩机,在活塞的所述嵌合部形成凹 处,这样就能切实地向摆动部供油。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实施方 式。(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  在气缸内旋转运动的活塞;  将所述气缸内分割成吸入室和在排出口开口的压缩室,且被插入到所述气缸的滑叶槽中的滑叶;以及  由所述滑叶前端的插入部和所述插入部插入其中的所述活塞的嵌合部形成的摆动部,在所述摆动部中,所述活塞和所述滑叶按照自由摆动的方式连接,  形成从高压储油器向所述摆动部的供油路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9-1-29 2009-0175721.一种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包括在气缸内旋转运动的活塞;将所述气缸内分割成吸入室和在排出口开口的压缩室,且被插入到所述气缸的滑叶 槽中的滑叶;以及由所述滑叶前端的插入部和所述插入部插入其中的所述活塞的嵌合部形成的摆动部,在所述摆动部中,所述活塞和所述滑叶按照自由摆动的方式连接, 形成从高压储油器向所述摆动部的供油路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路径由从所述活塞的内 面与所述活塞的所述嵌合部连通的供油孔构成。3.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饭田登苅野健船越大辅鶸田晃中野雅夫泽井清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