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先德专利>正文

球体等离子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707027 阅读:8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球体等离子发电装置,包括球形强核力密蔽体、套装在球形强核力密蔽体内且由电磁材料制成的白洞球、套装在白洞球内且由弱力材料制成的虫洞球、套装在虫洞球内且由强力材料制成的黑洞球、分别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外侧伸入至虫洞球和黑洞球的燃料输入通道一和燃料输入通道二,及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外侧伸入至虫洞球的驱动能通道;白洞球、虫洞球和黑洞球均为筛球且三者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的球心均为同一球心O;球形强核力密蔽体、白洞球、虫洞球和黑洞球的直径比为4∶3∶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且使用操作简便、使用效果好,不仅能连续稳定地输出最大能量的电功率,而且成本低、所用燃料少且具有洁净燃料的功能。(*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发电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球体等离子发电装置。技术背景ToKamak (即托卡马克)乃俄文缩写的音译,原意为载电流的环形 捕集室,中译文简称为环流器。ToKamak装置是1950年苏联科学家 萨哈罗夫和塔姆提出来的,用磁场来约束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使其不逃逸 掉的方法,简称磁约束,,容器(或装置)。ToKamak的工作原理是利 用磁场来约束等离子体中的带电粒子的运动轨道,使带电粒子绕着磁场生 成的磁力线轨道运动。实际使用时,人工给ToKamak装置制造一个外加的 环向磁场Bp,使plasma带电粒子绕着磁力线做拉莫运动,此时存在一 plasma电流Ip,这个电流则会产生 一个环向磁场B 4> ,这时在plasma带 电粒子上则同时存在两个磁场的叠加,生成总的磁场B: BA=Bcb+Bp,总磁 场B的磁力线沿着环面绕行而形成一个磁面,从而将plasma带电粒子约 東住,这个ToKamak装置则称为环形环流器,即轮胎式环流器。当今国际上所釆用的磁约東装置,都是按ToKamak的工作原理和装置 来进行的,虽进行过若干次改进,但至今仍无法连续进行发电。ToKamak 装置是美、苏首脑1958年合作,联合设计建造的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ITER (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 目前囯际上 参加ITER计划的正式成员国包括中国、欧盟等家、俄国、美国、日本、 韩国、印度。2005年正式选定法国Cadaracbe为ITER的厂址,计划2018 年左右建成,ITER计划已进入实质性阶段。ITER的磁体被浸泡在-269°C 的低温液氮中的超导线圈来生成,釆用电磁波或高能粒子東加热,可以将 堆芯plasma加热到超过一亿度,实现核聚变,产生热功率500MW,增益高4达十倍。但是,ToKamak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和不足第一、 ToKamak轮胎式结构失稳,由于ToKamak中存在大量的中性粒子(这是发 电的必备条件),而磁场虽然可以控制带电粒子的运动轨道,但是无法控 制中性粒子的运动轨道。大量存在的中性粒子,由于粒子分布不均,因而 粒子碰撞进行能量交换的同时,粒子相对运动耗损摩阻能量,则粒子在输 送和离子迁移过程中,其压力场、密度场、时间场均不稳定,易发生形态 结构失稳。Plasma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结构失稳轨道发生干涉,致使 ToKamak环向电流熄灭,电压出现负尖峰,从而破坏离子导路,无法发电, 这一点已被大量实验所证实,并记录在案,包括Mirnow振荡、锯齿振荡、 VDE和Halo电流、ELMS、 Fishbone稳定性、误差场稳定性以及锁模现象 和plasma破裂。在放电中发生破裂(disruption )即plasma撕裂模迅速 发展,所生成的磁导结构与容器器壁发生直接热接触或者Plasma位形不 稳定(失稳),使plasma柱整体碰撞,造成强力相互作用,引起大量杂 质进入plasma中,使plasma急冷,并使得电流通道(导路)发生堵塞, 最终使得Plasma中热能及周围导体中所储存的磁能在瞬时(<ms )释放出 来,造成灾难性后果。在实践中,大量发生电流极限破裂(plasma总电流 超过其稳定性极值)、密度极限破裂、平衡位置控制失控、电流上升过快、 比压极限破裂等一系列破裂,均证明轮胎式结构失稳。综上,进一步说明 中性粒子的自由能导致的Plasma带电粒子失稳是由轮胎式结构失稳所造 成的。第二、 ToKamak容器能级不足,要连续发电的充分条件是具备强核 力(>103Gev),必须能将分子原子燃料通过高能转变为Q(夸克)-G(胶 子)或F (费米子)-B (玻色子)燃料才有可能,而ToKamak容器电磁力 的能级与强核力相差102量级,这是ToKamak力莫能及的。当然,目前国 际上所有电源装置并不是都要求强核力发电,用化学电源ev。/。。都可以,这 不是ToKamak核聚变的发电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 供一种球体等离子发电装置,其结构简单合理且使用搡作简便、使用效果 好,不仅能连续稳定地输出最大能量的电功率,而且成本低、所用燃料少 且具有洁净燃料的功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釆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球体等离子 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强核力密蔽体、套装在球形强核力密蔽 体内且由电磁材料制成的白洞球、套装在白洞球内且由弱力材料制成的虫 洞球、套装在虫洞球内且由强力材料制成的黑洞球和分别从球形强核力密 蔽体外侧伸入至虫洞球和黑洞球且用于输入氖氚燃料的燃料输入通道一 和燃料输入通道二,以及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外侧伸入至虫洞球且用于输 入驱动能量的驱动能通道;所述白洞球、虫洞球和黑洞球均为筛球且三者 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的球心均为同一球心0;所述球形强核力密蔽体、白 洞球、虫洞球和黑洞球的直径比为4:3:2:l。所述燃料输入通道一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燃料输入通道一位于穿过 所述球心0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燃料输入通道二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燃 料输入通道二位于穿过所述球心0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燃料输入通道一和 燃料输入通道二相垂直;所述驱动能通道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驱动能通道位于穿过所述球心 0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燃料输入通道一和燃料输入通道二关于驱动能通道 对称。所述球形强核力密蔽体与白洞球之间,白洞球与虫洞球之间以及虫洞 球和黑洞球之间均通过多个固定连接杆进行固定。所述白洞球、虫洞球和黑洞球分别固定在燃料输入通道二的外壁上, 且虫洞球和黑洞球分别固定在燃料输入通道一的外壁上;燃料输入通道一 和燃料输入通道二的外端部均固定在球形强核力密蔽体上。所述球形强核力密蔽体外部设置有一内部为正方体内腔的机壳,所述燃料输入通道一和燃料输入通道二分别位于在机壳的两个左右对称的对 角线上,所述驱动能通道为设置在机壳上的两个水平向通道。 所述正方体内腔的边长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的外径相同。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且设计新颖、 合理。2、使用操作简便且使用效果好,本发电装置为一球体电容器,其 不仅能获得终极能源且所获得的能源具有最大强核力,并且本发电装置为一强核力蔽体,因而不会对外界环境造成任何不良影响。3、本技术 解决了洁净燃料的问题,实际使用过程中,将氘氚燃料即DT燃料装入本 装置内部后,在外驱动能在驱动作用下引发白洞球、虫洞球和黑洞球三洞 球碰撞并引发强核力发应,将氘氚燃料转换为Q (夸克)-G (胶子)洁净 燃料,同时释放强核能Q-G-plasm (等离子能量),因而本技术能杜 绝燃料污染,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4、本技术能完全取代 ToKamak装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将氘氚燃料通过燃料输入 通道连续不断地输入发电装置内部并将其内部装满,之后将驱动能通过驱 动能通道也连续不断地输入发电装置内部,因而输入至发电装置内部的氖 氚燃料在驱动能的作用下,引发白洞球、虫洞球和黑洞球三洞球发生强力 碰撞,并引发强核力反应,将氘氚燃料(包括原子和分子)转换为Q-G洁 净燃料且释放Q-G-plasm高强力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体等离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套装在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内部且由电磁材料制成的白洞球(2)、套装在白洞球(2)内部且由弱力材料制成的虫洞球(3)、套装在虫洞球(3)内部由强力材料制成的黑洞球(4)和分别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外侧伸入至虫洞球(3)和黑洞球(4)且用于输入氘氚燃料的燃料输入通道一(6)和燃料输入通道二(7),以及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外侧伸入至虫洞球(3)且用于输入驱动能量的驱动能通道(8);所述白洞球(2)、虫洞球(3)和黑洞球(4)均为筛球且三者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的球心均为同一球心0;所述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白洞球(2)、虫洞球(3)和黑洞球(4)的直径比为4∶3∶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球体等离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套装在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内部且由电磁材料制成的白洞球(2)、套装在白洞球(2)内部且由弱力材料制成的虫洞球(3)、套装在虫洞球(3)内部由强力材料制成的黑洞球(4)和分别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外侧伸入至虫洞球(3)和黑洞球(4)且用于输入氘氚燃料的燃料输入通道一(6)和燃料输入通道二(7),以及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外侧伸入至虫洞球(3)且用于输入驱动能量的驱动能通道(8);所述白洞球(2)、虫洞球(3)和黑洞球(4)均为筛球且三者与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的球心均为同一球心0;所述球形强核力密蔽体(1)、白洞球(2)、虫洞球(3)和黑洞球(4)的直径比为4∶3∶2∶1。2. 按照权利要求l所述的球体等离子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 料输入通道一 (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燃料输入通道一 (6)位于穿过 所述球心0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燃料输入通道二 (7)的数量为两个,且 两个燃料输入通道二 (7)位于穿过所述球心0的同一直线上;所述燃料 输入通道一 (6)和燃料输入通道二 (7)相垂直;所述驱动能通道(8)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驱动能通道(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先德朱小鸣周铭周锋
申请(专利权)人:周先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