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希玉专利>正文

多工位钢丝圈压合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2202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工位钢丝圈压合机,除由弧形千层片(3)、千层片压板架(4)、活动连杆I(6)、支架(8)、活动连杆II(10)、汽缸(11)、固定立柱(17)、底座(18)组成外,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固定立柱(17)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轴承(15),轴承(15)外通过轴承套座(16)连接至少两个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端连接弧形马鞍板(2),固定立柱(17)的上端通过螺栓(13)与支架座(14)固定连接,支架座(14)的上端与所述的支架(8)连接,因而,增加了存放数量也延缓了压合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工劳动强度,特别适合于钢丝圈压合之用。(*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合机械,特别是一种轮胎钢丝圈压合机。技术背景目前,我国轮胎行业半钢子午胎生产的钢丝带多层排列方式的钢丝圈,为了防止 出现钢丝圈接头翘头及变形问题,采用压合机对钢丝圈接头处进行压合,但都采用单工位 压合机,每个压合机一次压合40-50个钢丝圈,由辅机手负责压合,钢丝圈缠绕40-50个钢 丝圈用时3-5分钟,而辅机手需要割胶条、填写卡片、记录、测量直径、检查钢丝运行、看管 挤出机、压合钢丝圈、往车辆上摆放等工作,3-5分钟时间经常干不完1项工作,就需要主机 手压合钢丝圈,而缠绕工作需停止,影响了生产效率,单工位压合也增加了辅机手的劳动强 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的多工位钢丝圈压合 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工位钢丝圈压合机,由弧形千层片、千层 片压板架、活动连杆I、支架、活动连杆II、汽缸、固定立柱、底座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 定立柱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轴承,轴承外通过轴承套座连接至少两个支撑板,支撑板 的上端连接弧形马鞍板,固定立柱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支架座固定连接,支架座的上端与所 述的支架连接。本技术最佳实施方案为支撑板最佳为3个,每个间隔120°有一个。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采用了固定立柱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轴承,轴承外通过轴承套座连接至 少两个支撑板,支撑板的上端连接弧形马鞍板,固定立柱的上端通过螺栓与支架座固定连 接,支架座的上端与所述的支架连接的结构形式,支撑板可以通过轴承及轴承套座可以转 动,这样,两个工位可以轮流使用,增加了存放数量也延缓了压合时间,主机手可以专心的 缠绕钢丝圈,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工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为本技术具体结构示意图1、支撑板2、弧形马鞍板3、弧形千层片4、千层片压板架5、活动连接销I 6、活动连杆I 7、活动连接销II 8、支架9、连接销III 10、活动连杆II 11、汽缸12、汽缸活动连接座13、螺栓 14、支架座 15、轴承 16、轴承套座 17、固定立柱18、底座具体实施方式底座18采用铁板制成,其上端的中间部位固定连接固定立柱17,固定立柱17上 端的侧面上固定连接两个轴承15,轴承15外侧通过轴承套座16连接3个支撑板1,每个间 隔120°有一个,支撑板1上连接弧形马鞍板2,固定立柱17上端通过螺栓13连接支架座 14,支架座14上端固定连接支架8,支架8底部的一侧活动连接千层片压板架4,千层片压 板架4内连接5毫米厚的弧形千层片3,弧形千层片3为70-90片,在千层片压板架4上端 的中间部位通过活动连接销I 5连接活动连杆I 6的一端,活动连杆I 6的另一端通过活 动连接销II 7连接汽缸11和活动连杆II 10的一端,活动连杆II 10的另一端通过连接 销III9连接在支架8的上端,汽缸11通过汽缸活动连接座12与支架8连接。使用时,将汽缸11压力调到需求值,将钢丝圈放在弧形马鞍板2上,按下按钮,汽 缸11动作,推动千层片压板架4压下,并压在钢丝圈上,受时间继电器控制在到达工艺时间 后汽缸11自动动作将千层片压板架4抬起,完成1个压合周期,然后转动支撑板1,使之转 动,将另一个空闲支撑板转到千层片压板架下,放上钢丝圈重复压合动作,这样三个工位可 以轮流使用,增加了钢丝圈的存量,可以同时将三个工位的钢丝圈摆放到车子上,可以延长 辅机手其他工作时间,也免去了主机手帮助压合钢丝圈的动作,能够专心缠绕钢丝圈,不仅 提高了钢丝圈缠绕效率,也提高了压合效率,减轻了操作工劳动强度。权利要求一种多工位钢丝圈压合机,由弧形千层片(3)、千层片压板架(4)、活动连杆I(6)、支架(8)、活动连杆II(10)、汽缸(11)、固定立柱(17)、底座(1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立柱(17)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轴承(15),轴承(15)外通过轴承套座(16)连接至少两个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端连接弧形马鞍板(2),固定立柱(17)的上端通过螺栓(13)与支架座(14)固定连接,支架座(14)的上端与所述的支架(8)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工位钢丝圈压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板(1)最佳为 3个,每个间隔120°有一个。专利摘要一种多工位钢丝圈压合机,除由弧形千层片(3)、千层片压板架(4)、活动连杆I(6)、支架(8)、活动连杆II(10)、汽缸(11)、固定立柱(17)、底座(18)组成外,其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的固定立柱(17)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轴承(15),轴承(15)外通过轴承套座(16)连接至少两个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端连接弧形马鞍板(2),固定立柱(17)的上端通过螺栓(13)与支架座(14)固定连接,支架座(14)的上端与所述的支架(8)连接,因而,增加了存放数量也延缓了压合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减轻了操作工劳动强度,特别适合于钢丝圈压合之用。文档编号B29D30/48GK201659703SQ201020111119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4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希玉 申请人:王希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工位钢丝圈压合机,由弧形千层片(3)、千层片压板架(4)、活动连杆Ⅰ(6)、支架(8)、活动连杆Ⅱ(10)、汽缸(11)、固定立柱(17)、底座(1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立柱(17)上端的侧面固定连接两个轴承(15),轴承(15)外通过轴承套座(16)连接至少两个支撑板(1),支撑板(1)的上端连接弧形马鞍板(2),固定立柱(17)的上端通过螺栓(13)与支架座(14)固定连接,支架座(14)的上端与所述的支架(8)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希玉
申请(专利权)人:王希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