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螺栓接头构造以及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60529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无螺栓接头构造以及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具备密封所述接受口部(1a)与插口部(2a)间的密封环(3)、在接受口部(1a)的内周设置并且与聚乙烯管(2)的外周面(25)卡合,以防止聚乙烯管2从所述接受口部(1a)脱离的卡合部件(11)、与聚乙烯管(2)的插口部(2a)的内周(26)嵌合的管状的金属内芯(4),内芯(4)被塑性变形,并且具有朝着径向的外方膨胀的纵剖面形状弯曲的第1膨胀部(40),沿着内芯(4)的第1膨胀部(40),形成有聚乙烯管(2)的插口部(2a)朝着所述径向的外方膨胀变形的第2膨胀部,卡合部件(11)与第2膨胀部(20)的外周面(25)卡合,由此防止聚乙烯管(2)的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在接合金属制造的流体管与聚乙烯管的情况下,如果用螺栓紧固分别设在所述流体管与聚乙烯管上的凸缘,那么,由于该部分的可挠性小,因此,管路就会产生弱点。因此,采用一种不使用螺栓而将两个管相互连接的无螺栓接头构造。在POLITEC (配水用聚乙烯管协会)中,也推荐不使用凸缘的无螺栓接头构造。无螺栓接头构造可以列举以下文献。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1-124278 (摘要)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5-61549 (摘要)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270763号(摘要)
技术实现思路
图4表示上述无螺栓接头构造的一个例子。在图4中,在与阀的阀体100连通的金属制造(FCD)的第1流体管IOI中接合聚乙烯管102。在传统的无螺栓接头构造中,在第1流体管101的内周形成阴螺纹部103,在聚乙烯管102的外周形成阳螺纹部104,使阳螺纹部104与阴螺纹部103螺合,这样,将第1流体管101与聚乙烯管102接合。105是内芯。但是,在传统的无螺栓接头构造中,通过使用螺纹构造将两个管101、 102接合,因此,必须成型具有所述螺纹构造的专用聚乙烯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成型专用聚乙烯管的无螺栓接头构造。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无螺栓接头构造是一种在第1流体 管的接受口部中插入聚乙烯管的插口部,不使用螺栓而将所述两个管 相互连接的流体管的无螺栓接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被插入所 述接受口部与所述插口部之间以密封所述接受口部与插口部间的密封 环、在所述接受口部的内周设置并且与所述聚乙烯管的外周面卡合, 以防止所述聚乙烯管从所述接受口部脱离的卡合部件、与所述聚乙烯 管的插口部的内周嵌合的管状的金属制内芯,所述内芯被塑性变形并 且具有朝着径向的外方被扩径的第1膨胀部,沿着所述内芯的第1膨 胀部形成有所述聚乙烯管的插口部朝着所述径向的外方被扩径的第2 膨胀部,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第2膨胀部的外周面卡合,这样,防止 所述聚乙烯管的脱离。根据本专利技术,与传统的螺栓接合不同,第1流体管的所述卡合部 件与聚乙烯管的所述第2膨胀部的外周面卡合,由此,两个管被接合, 能够防止聚乙烯管的脱离。而且,由于利用金属制内芯被塑性变形后的第1膨胀部保持聚乙 烯管的第2膨胀部的形状,所述第2膨胀部日后的变形的可能性小。 因此,第l流体管与聚乙烯管意外脱离的可能性小。另外,聚乙烯管只要为将切取后的直管,并且插入接受口部中即 可,因此,无需成型具有螺纹构造的专用聚乙烯管。而且,由于不需 要螺栓,因此,零件数量也变少。通过使用治具使内芯塑性变形,由此连接两个管,因此,制造时 的连接也变得容易。由于不需要使用压环或者接头,因此,能够大幅降低成本。另外,如果第1膨胀部的纵剖面形状按照朝着径向的外方膨胀的 方式弯曲,那么,所述第2膨胀部的外周面就能沿着第1流体管的内 侧弯曲,因此,可挠性提高。即,由于所述第2膨胀部的外周面能够 沿着第1流体管的内周面可以如球面滑动轴承地弯曲,因此,可挠性 提高。5在本专利技术中,内芯的纵剖面是指包括筒状的内芯的轴线的剖面。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内芯的所述第1膨胀部最好具有随着深入所述接受口部的进深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第1锥形部,所述第2膨胀部的与该第1锥形部对应的部分卡合有所述卡合部件。根据上述方式,聚乙烯管的第2膨胀部的与第1锥形部对应的部分形成为随着深入接受口部的进深方向直径逐渐增大的锥形,卡合部件与该锥形的部分卡合,由此确保防止聚乙烯管的脱落。所述内芯的所述第1膨胀部中,随着深入所述接受口部的进深方向直径逐渐縮小的第2锥形部最好被设置在第1锥形部的进深侧。在此情况下,与内芯的第1膨胀部对应的聚乙烯管2的第2膨胀部沿着内芯的第l膨胀部而形成大致酒桶状,因此,在第l流体管内,聚乙烯管以关节状卡合,由此可挠性提高。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密封环的位置最好与所述卡合部件的位置相比在所述接受口部的进深侧。根据上述方式,能够小型化第1流体管与聚乙烯管的接合部分。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卡合部件最好与所述第1流体管一体形成。根据上述方式,能够进一步降低成本。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接受口部也可以是与阀的阀体一体相连的接受口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具备在所述变形前的聚乙烯管的插口部的内周插入所述塑性变形前的内芯的第1插入工序、将所述变形前的聚乙烯管插入所述接受口部中的第2插入工序、在所述第2插入工序后,将从所述内芯的内侧朝着径向的外方的力施加在所述内芯上,而使该内芯的扩径,这样实施所述内芯的塑性变形的扩径工序。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1的无螺栓接头构造的纵剖面概图。图2A以及图2B是表示该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的纵剖面概图。图3A以及图3B是表示实施例2的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的 纵剖面概图。图4是表示传统的无螺栓接头构造的部分剖断的侧面概图。 图5A以及图5B是表示变形例的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的纵 剖面概图。图6A以及图6B是表示实施例3的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的 纵剖面概图。图7是表示加压状态下该无螺栓接头构造的纵剖面概图。图8是表示实施例4的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的纵剖面概图。图9是表示该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的纵剖面概图。图IOA是表示治具的变形例的横剖面概图,图10B是其侧面概图,图IOC是表示直径扩大时该治具的横剖面概图,图IOD是该治具的侧面概图。图11A以及图11B是表示实施例5的无螺栓接头构造的形成方法 的纵剖面概图。 符号说明 1,第l流体管 la,接受口管 2,聚乙烯管 2a,插口部 3,密封环 4,内芯 11,卡合部件 20,第2膨胀部 40,第l膨胀部 41,第l锥形部 42,第2锥形部 XI,进深方向 X2,脱离方向具体实施方式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最佳实施例的说明,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实施例以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范围所决定。在附图中,多个附图中的相同部分通过相同编号表示。实施例1:下面,参照图1以及图2,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l。无螺栓接头构造-如图1所示,在球墨铸铁这样的金属制造的第1流体管1的接受口部la中插入有构成第2流体管的聚乙烯管2的插口部2a。所述第1流体管1的接受口部la例如是图4的阀的第1流体管101的接受口部。聚乙烯管2的全长例如是数十厘米,可以通过切取市场上销售的聚乙烯管的直管而获得。在所述接受口部la与插口部2a之间插入例如由橡胶等制成的密封环3,接受口部la与插口部2a之间被该密封环3所密封。在所述聚乙烯管2的插口部2a的内周26中嵌合管状的金属内芯4。所述内芯4例如通过图中未示的治具被塑性变形。这样,以朝着第1流体管1的径向的外方膨胀的方式,在所述内芯4中形成纵剖面形状弯曲的第1膨胀部40。按照聚乙烯管2的插口部2a朝着第1流体管1的径向的外方膨胀的方式而发生变形的第2膨胀部20,沿着所述内芯4的第1膨胀部40而形成。S卩,第2膨胀部20的外周面25形成球面形状。另一方面,在第1流体管1的接受口部la的内周16形成卡合部件ll,该卡合部件11与所述聚乙烯管2的外周面25卡合,用来防止聚乙烯管2从第1流体管1的接受口部la中脱离。卡合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螺栓接头构造,其为在第1流体管的接受口部插入聚乙烯管的插口部,不使用螺栓地将所述两个管相互连接的流体管的无螺栓接头构造,其特征在于: 具备:被插入所述接受口部与所述插口部之间,对所述接受口部与插口部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环; 设置在所 述接受口部的内周,与所述聚乙烯管的外周面卡合,防止所述聚乙烯管从所述接受口部脱离的卡合部件; 与所述聚乙烯管的插口部的内周嵌合的管状的金属制内芯, 所述内芯被塑性变形,具有朝着径向的外方被扩径的第1膨胀部,沿着所述内芯的第1膨胀部,形成 有所述聚乙烯管的插口部朝着所述径向的外方被扩径的第2膨胀部, 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第2膨胀部的外周面卡合,由此防止所述聚乙烯管的脱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2007-6-5 149081/20071、一种无螺栓接头构造,其为在第1流体管的接受口部插入聚乙烯管的插口部,不使用螺栓地将所述两个管相互连接的流体管的无螺栓接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被插入所述接受口部与所述插口部之间,对所述接受口部与插口部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环;设置在所述接受口部的内周,与所述聚乙烯管的外周面卡合,防止所述聚乙烯管从所述接受口部脱离的卡合部件;与所述聚乙烯管的插口部的内周嵌合的管状的金属制内芯,所述内芯被塑性变形,具有朝着径向的外方被扩径的第1膨胀部,沿着所述内芯的第1膨胀部,形成有所述聚乙烯管的插口部朝着所述径向的外方被扩径的第2膨胀部,所述卡合部件与所述第2膨胀部的外周面卡合,由此防止所述聚乙烯管的脱离。2、 一种无螺栓接头构造,其为在第l流体管的接受口部插入聚乙烯管的插口部,不使用螺栓地将所述两个管相互连接的流体管的无螺栓接头构造,其特征在于具备被插入所述接受口部与所述插口部之间,对所述接受口部与插口部之间进行密封的密封环;设置在所述接受口部的内周,与所述聚乙烯管的外周面卡合,防止所述聚乙烯管从所述接受口部脱离的卡合部件;与所述聚乙烯管的插口部的内周嵌合的管状的金属制内芯,所述内芯被塑性变形,具有朝着径向的外方膨胀的纵剖面形状弯曲的第l膨胀部,沿着所述内芯的第1膨胀部,形成有所述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下保横山大平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水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