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539236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蓄电装置具有:密闭容器(11);蓄电单元(12),其容纳在密闭容器(11)中;冷却剂(23),其容纳在密闭容器(11)中,用于对蓄电单元(12)进行冷却;突起部(141),其延伸到冷却剂(23)中,并将冷却剂(23)的热量传导到密闭容器(11)的顶盖(14)。突起部(141)形成于顶盖(14)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蓄电装置,在该装置中,密闭容器容纳蓄电单元以及用于 对该蓄电单元进行冷却的冷却剂。
技术介绍
以电为动力的车辆(例如电动车辆和混合动力车辆)己经得到了积极 的发展。对于具有优秀性能、可靠性和安全性的二次电池的需要正在发 展,所述二次电池用作对于这些电动力车辆的驱动动力源或辅助动力源。在电动力车辆的领域中,驱动动力源或辅助动力源需要具有高的功率 密度。作为这种动力源的一种示例,已有一种蓄电装置,其具有密闭容 器,该密闭容器容纳电池组和用于对电池组进行冷却的冷却剂,在所述电池组中,多个单电池(cell)被串联或并联连接。该密闭容器包括容器主 体和顶盖,容器主体的上侧敞开,而顶盖覆盖了容器主体的上侧开口。在上述蓄电装置中,当电池组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产生热量时,冷却 剂被加热,冷却剂的热量从该密闭容器散发到该蓄电装置的外部。以此方 式,电池组的温度升高得到控制。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6-127921 (JP-A-2006-127921 )公开了一种电源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电池模块、容纳这些电池模块的壳体、利用循 环的冷却剂对壳体中容纳的电池模块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以及使冷却剂 受到冷却的散热器。但是,如果顶盖与冷却剂之间存在空气隙,则从冷却剂到容器的热传 递速率将降低,电池组的冷却可能会不足。因此,在冷却剂被注入到容器 中时,必须精确测量冷却剂的量,以使冷却剂与容器的顶盖接触。此外,受热的冷却剂会在密闭容器中向上运动,如果顶盖与冷却剂之 间存在空气隙,则散热可能会受到阻碍。可以想到这样一种方法将略少的冷却剂注入到容器中,将顶盖固定 到容器,然后通过顶盖中形成的冷却剂入口来添加冷却剂。但是对于这种 方法,在固定了盖子之后注入冷却剂并关闭冷却剂入口很麻烦。此外,在 顶盖中形成冷却剂入口时,顶盖的强度可能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想到这样一种方法将冷却剂注入到容器的上限水 平,然后将顶盖固定到容器。但是对于这种方法,在固定盖子时,冷却剂 可能泄漏出容器,这可能造成空气被混合到冷却剂中,并可能随之造成散 热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蓄电装置,其具有优秀的从冷却剂散热的能力,并 且用简单的过程来制造。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蓄电装置,该装置包括密闭容器,其设 有顶盖;蓄电单元,其容纳在密闭容器中;冷却剂,其容纳在密闭容器 中,用于对蓄电单元进行冷却;突起部,其从顶盖突出到冷却剂中,用于将冷却剂中的热量传送到密闭容器的顶盖。在上述蓄电装置中,突起部可以仅形成于顶盖上。可以设置多个突起部。顶盖的内表面可以平行于冷却剂的表面。突起部还可以用作导向件,用于对由于从蓄电单元接收的热量而向上 运动的冷却剂进行导向。蓄电单元可以是通过将多个蓄电元件串联或并联地电连接而获得的蓄 电元件组件。每个蓄电元件可以具有圆柱形状。每个突起部可以沿与蓄电 元件的纵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延伸,还作为导向件以对其中发生自然对流的 冷却剂进行导向。蓄电单元可以具有一对保持部件,多个蓄电元件可以布置在这对保持 部件之间,使得蓄电元件的轴线相互平行。突起部可以被形成为沿与蓄电 元件的轴线方向垂直的水平方向延伸,以沿大体上水平方向将由于从蓄电 单元接收的热量而向上运动的冷却剂朝着密闭容器的侧表面导向。这对保持部件的顶部区域可以被固定到顶盖。顶盖可以包括内板部分,突起部可以被利用内板部分而形成于顶盖上。顶盖可以由具有高导热性的材料制成;顶盖、内板部分和突起部被一 体地形成。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制造蓄电装置的方法,在该蓄电装置中, 包括容器主体和顶盖的密闭容器容纳蓄电单元和用于对蓄电单元进行冷却 的冷却剂。突起部被形成于顶盖的内表面上,冷却剂被注入到容器主体 中,使得冷却剂的表面位于突起部的底端部分的水平与突起部的上端部分 的水平之间。根据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突起部将冷却剂中的热量向顶盖传递,并从顶 盖释放该热量。另外,由于冷却剂只需与突起部接触,所以容易对冷却剂 的量进行调节。附图说明从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的下述说明可以了解本专利技术前述的以及其他 的目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用于代表相同的元件,其 中图l是电池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电池装置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顶盖的立体图5是沿图2所示电池组1的线Z-Z'所取的剖视图; 图6A、图6B、图6C示出了顶盖的改变形式; 图7是示出顶盖的改变形式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电池装置(蓄电视图。图3是该电池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在该图中,图2的虚线P所包围 的区域被放大。该实施例的电池装置能够用作用于电动车辆或混合动力车 辆的驱动动力源或辅助动力源。容器主体13具有向上敞开的开口,并容纳电池组(蓄电单元)12和 用于对电池组12进行冷却的冷却剂23。顶盖14固定到容器主体13的盖 固定表面13e上,以覆盖该开口。顶盖14和容器主体13构成了密闭容器 11。电池组12是通过将多个圆柱形电池(蓄电元件)122平行地布置在一 对电池保持器(保持部件)123之间而形成的。每个圆柱形电池122在被 充电或放电时产生热量,如果由充电和放电而产生的热量造成的温度升高 过大,则电池的劣化加速。因此,需要将冷却剂23中的热量迅速地释放 到电池装置的外部。考虑到上述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顶盖14的内表面上 设有多个突起部141,这些突起部突出到冷却剂23中。这样,即使当在顶盖14与冷却剂23之间存在空气隙时,突起部141 的至少一部分也与冷却剂接触。因而,可以通过突起部141将冷却剂23 中的热量传递到顶盖14,因此可以充分地从顶盖14释放热量。当冷却剂23的表面位于突起部141的下端部分的水平与其上端部分 的水平之间时,可以通过突起部141充分地从顶盖14释放热量。这样, 在将冷却剂23注入到容器主体13中时,不需要精确测量冷却剂23的量。下面将详细说明电池装置1的各个部件的构造。容器主体13的外表 面设有多个散热器翅片31,这增大了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的面积,以加速从 电池组12散热。能够用于顶盖14和容器主体13的材料的示例包括金属材料,例如高 导热性的不锈钢。容器主体13由紧固部件(未示出)安装在车辆座椅下方的底板2上。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4详细说明顶盖14的构造。图4是顶盖14的立体图。内板部分140与顶盖14的内表面一体地形成。在顶盖14被固定到容 器主体13的状态下,内板部分140在其水平方向边缘处的表面(与X-Y 平面垂直的边缘表面)与容器主体13的内表面接触。顶盖14的端部位于内板部分140外侧,该端部的内表面与容器主体 13的盖固定表面13e接触,顶盖14由紧固部件(未示出)固定到盖固定 表面13e。可以通过焊接或者利用粘合剂进行粘接来执行固定。多个突起部141与内板部分140 —体地形成。每个突起部141沿Y-Z 平面所取的截面形状是矩形,突起部141沿水平方向(X方向)延伸,所 述水平方向与圆柱形电池122的纵向垂直。这些突起部141之间的间隔被 设定成彼此相等。各个突起部141的大部分(包括其下端部分在内)与冷却剂23接 触,其剩余部分不与冷却剂23接触。具体而言,在图3中,冷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密闭容器,其设有顶盖; 蓄电单元,其容纳在所述密闭容器中; 冷却剂,其容纳在所述密闭容器中,用于对所述蓄电单元进行冷却;和 突起部,其从所述顶盖突出到所述冷却剂中,用于将所述冷却剂中的 热量传送到所述密闭容器的所述顶盖。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崇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