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41764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个圆柱形蓄电体(1)被浸没在填充在供电装置(100)中的冷却液体(30)中。所述供电装置(100)包括:旋转构件(50),其被布置来分别围绕相应的圆柱形蓄电体(1),并且旋转来围绕所述圆柱形蓄电体搅动冷却液体;以及驱动装置(60),其用于旋转所述旋转构件(5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供电装置,更具体而言,涉及用于供电装置的冷却控制。
技术介绍
供电装置中的诸如电池组单电池或电容器的蓄电体在放电/充电时产生 热。供电装置中的诸如燃料电池或电容器的蓄电体在放电/充电时产生热。 因此,通过利用设置在供电装置中的冷却装置冷却蓄电体,整个供电装置 的温度被控制以使得从蓄电体的输出恒定,从而延长蓄电体的寿命并供应 恒定的电力。冷却供电装置(蓄电体)的方法的实例包括气体冷却方法和液体冷却 方法。在这些冷却方法中,从蓄电体传到气体或液体冷却介质的热被传到 构成供电装置的一部分的外壳,然后被从供电装置释放。用于气体冷却方 法的气体冷却介质较之用于液体冷却方法中的液体冷却介质更容易处置。 但是,气体冷却介质的热导率比液体冷却介质的低。不大相同的是,在液体冷却方法中,液体冷却介质需要被小心地处置。例如,需要设置密封机 构来防止冷却液体从供电装置泄漏。但是,液体冷却介质较之气体冷却介 质更高效地冷却供电装置(蓄电体),这是因为液体冷却介质的热导率明 显高于气体冷却介质。近年来,诸如二次电池或双电层电容器(电容器)的供电装置已经被 用作混合动力车和电动车用电池。在这样的供电装置中,多个蓄电体被布 置成靠近在一起,从而使得供电装置紧凑。于是,供电装置可以输出高的 电力。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液体冷却介质被使用,于是具有高热导率 的液体冷却介质使用,使得被布置成靠近在一起的蓄电体内的热被高效地 从蓄电体的外周释放。当使用液体冷却介质时,冷却液体被填充在构成供电装置的一部分的外壳中,并且多个蓄电体被布置在冷却液体被填充在其中的外壳中。盖构 件将冷却液体和包含多个蓄电体的蓄电模块密封在外壳中。当蓄电体由于 充电/放电产生热时,热被传导冷却液体,然后被从冷却液体传到外壳。于 是,热被从供电装置释放出。此时,如同气体的情形,在密封的外壳中发 生冷却液体的对流(自然对流)。在蓄电体中产生的热由于冷却液体的对 流作用以及热导率而被从供电装置释放出。如上所述,液体的热导率和对流是提高液体冷却方法中的冷却效率的主要因素。例如,如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5-19134 (JP-A-2005-19134)中所述的,提出了其中供电装置中的冷却液体由泵强迫循环以通过 强迫对流提高冷却效率的技术。此外,日本专利No. 2775600 (JP-B-2775600)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9-266016 (JP-A-9-266016)描述了相似的技术。在其中设置了多个蓄电体的供电装置中,如果在蓄电体之间存在性能 差异,则整个蓄电装置的寿命下降。更具体地,如果围绕蓄电体的冷却液 体的温度根据冷却液体的不同部分而变化,则冷却液体对多个蓄电体中的 一部分具有强的冷却作用,而对多个蓄电体中的另一部分具有弱的冷却作 用。于是,在蓄电体中出现不同的劣化速率。这降低了供电装置的寿命。因此,在上述的JP-A-2005-19134、 JP-B-2775600和JP-A-9-266016中 所描述的技术中,冷却液体被强迫循环(使得冷却液体通过入口流入电池 设备,并且通过出口从电池设备排出)。但是,在其中多个蓄电体被布置 成靠近在一起的供电装置中,冷却液体不能充分地在被布置成靠近在一起 的蓄电体之间循环。因此,例如,在蓄电体之间的区域中的冷却液体的温 度不同于在蓄电体的外围的冷却液体的温度,于是蓄电体不能被适当地冷 却。因此,降低了供电装置的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其中冷却液体的温度变化被减小的供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其中多个圆柱形蓄电体被布置 在容纳冷却液体的外壳中。所述供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旋转的旋转构件。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构件中的每一个被布置来围绕所述圆柱形蓄 电体中的至少一个。在第一方面中,所述供电装置可以还包括用于旋转多个旋转构件的驱 动装置。在所述供电装置中,可以对于各个圆柱形蓄电体分别设置所述旋转构件;以及所述旋转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驱动动力传递装置,所述 驱动动力传递装置用于将旋转驱动动力从每一对相邻的旋转构件中的一个 旋转构件传递到另一个旋转构件。在前述的方面中,所述驱动装置可以旋转所述旋转构件中的至少一 个,并且由所述驱动装置旋转的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构件可以通过所述驱动 动力传递装置旋转其它旋转构件。在前述的方面中,所述旋转构件可以彼此平行地布置;所述驱动装置 可以旋转彼此平行布置的所述旋转构件中紧邻所述驱动装置布置的所述旋 转构件;以及紧邻所述驱动装置布置的所述旋转构件可以通过所述驱动动 力传递装置旋转其它旋转构件。此外,在前述的方面中,所述旋转构件可 以平行布置成多排,并且所述旋转构件可以由一个所述驱动装置旋转。此外,在前述的方面中,彼此相邻的所述旋转构件可以沿彼此相反的 方向旋转。此外,在前述的方面中,所述旋转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由所述相应的 圆柱形蓄电体的电极部分轴向支撑,并且可以以所述电极部分充当旋转中 心的方式围绕所述圆柱形蓄电体旋转。所述旋转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 相对于所述相应的圆柱形蓄电体的轴偏心的旋转轴,并且可以围绕所述圆 柱形蓄电体以偏心方式旋转。除外,在前述的方面中,所述旋转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被布置来围绕 所述相应的圆柱形蓄电体,使得所述旋转构件和所述相应的圆柱形蓄电体 之间形成空间,并且所述冷却液体流入所述空间;以及所述旋转构件可以 具有开口部分,所述冷却液体通过所述开口部分流入和流出所述空间。由 于所述旋转构件的旋转,在每一个所述旋转构件外流动的所述冷却液体的 流速可以不同于在所述旋转构件内流动的所述冷却液体的流速,并且由于 流速之间的差异,所述冷却液体可以通过所述开口部分流入和流出所述空间。在前述的方面中,所述旋转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沿所述相应的圆柱形 蓄电体的纵向延伸,并且可以由多个罩构件形成,所述多个罩构件以预定 间隔布置来围绕所述相应的圆柱形蓄电体。此外,在前述的方面中,所述罩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以如下方式形 成所述罩构件与所述相应的圆柱形蓄电体之间在第一位置处的距离不同 于所述罩构件与所述相应的圆柱形蓄电体之间在第二位置处的距离。或 者,其中所述罩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以如下方式形成在所述罩构件的剖 视图中,所述罩构件在第一位置处的形状不同于所述罩构件在第二位置处 的形状。或者,所述罩构件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凸起部分,所述凸起部分 朝向与布置所述圆柱形蓄电体的一侧相反的一侧凸起。或者,所述罩构件 中的每一个可以具有形成在所述罩构件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中的至少之一上 的槽和凸起中的至少一个。在前述的方面中,所述供电装置可以还包括温度传感器,其检测所 述冷却液体的上部分的温度和所述冷却液体的下部分的温度;以及温度控 制部分,其在所述上部分的所述温度和所述下部分的所述温度之间的差等 于预定值时驱动所述驱动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涉及一种供电装置,包括蓄电模块,其包含多个 圆柱形蓄电体;外壳,其容纳所述蓄电模块;冷却介质,其填充在所述外 壳中;盖构件,其覆盖所述外壳,并且将所述蓄电模块和所述冷却介质密 封在所述外壳中;多个旋转构件,其被分别布置来围绕相应的圆柱形蓄电 体,并且围绕所述相应的圆柱形蓄电体旋转;以及驱动部分,其旋转所述 旋转构件。此外,在前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供电装置,其中多个圆柱形蓄电体被布置在容纳冷却液体的外壳中,所述供电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旋转的旋转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旋转构件中的每一个被布置来围绕所述圆柱形蓄电体中的至少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村田崇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