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超小型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5874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超小型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方法,其步骤为:①在氮气保护、4-7℃环境下,将浓度为25-30%的氨水滴加到铁盐、亚铁盐和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铁盐与亚铁盐摩尔比为1∶2到2∶1,多糖与铁盐的重量比为4∶1到10∶1,使混合溶液的pH值为9.5-10.0,并搅拌均匀;②将混合溶液的温度逐步升至60-90℃后保温50-70分钟,保温过程中加以搅拌;③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盐酸调定混合溶液的pH至7.4-7.6,再加入PBS保持缓冲体系pH值;④滤过除菌,加入50%的葡萄糖溶液,并4-15℃下保存。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超小型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粒径在10nm以下,分散均匀;有良好的超顺磁性(矫顽力剩磁接近于零),饱和磁化强度较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纳米技术,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磁共振对比剂用于磁共振成像技术,以提高成像对比度,使原来缺乏对比差异的组织结构显示得更加清晰,从而更好的显示体内组织器官的结构和病变的性质及功能状态,能够大大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早期性。目前常用的磁共振对比剂是二乙二胺醋酸钆,但这种对比剂体内分布无特异性,入血后迅速进入细胞间隙,要在成像时间内保持足够的浓度,需注射较大剂量,而且只能改变组织的T1信号,用途较为有限。因此人们力图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磁共振对比剂来满足临床需要。超小型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是一种特异性对比剂,可以同时改变组织的T1和T2信号,用途较为广泛。对于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国内外已有相关报道,但用常规的化学方法制备的磁共振对比剂有诸如分散性不好,粒径大,成像效果不佳等问题。当前国内外制备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方法主要是共沉淀法将一定量的高聚物、铁盐和亚铁盐溶于水,搅拌下滴加一定量的氨水,在一定温度下反应一段时间,离心去除聚集物。这种方法从制备过程来看采用离心分离,成本较高且浪费;从其发表的结果来看,分散效果并不好,粒径较大,一般在20nm以上,且有较多粒子团聚在一起的现象。总之,当前国内外制备超小型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方法存在粒径分步宽、成本高、成像效果不佳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磁共振对比剂分散性良好,粒径在10nm以下,成本低,具有超顺磁性,动物实验效果良好。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超小型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的方法,其步骤为(1)在氮气保护、4-7℃环境下,将浓度为25-30%的氨水滴加到铁盐、亚铁盐和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铁盐与亚铁盐摩尔比为1∶2到2∶1,多糖与铁盐的重量比为4∶1到10∶1,使混合溶液的pH值为9.5-10.0,并搅拌均匀;(2)将混合溶液的温度逐步升至60-90℃后保温50-70分钟,保温过程中加以搅拌;(3)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盐酸调定混合溶液的pH至7.4-7.6,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保持缓冲体系pH值;(4)滤过除菌,加入50%的葡萄糖溶液,并4-15℃下保存。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专利技术在低温下滴加氨水,使最后所得溶液为胶体溶液,无沉淀产生,成本降低。(2)加热过程,使所得氧化铁颗粒粒径分布较窄,粒径较小,分散性较好且颗粒形状规则。(3)滤过除菌法效率高,安全性好。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超小型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粒径在10nm以下,分散均匀(图1);有良好的超顺磁性(矫顽力剩磁接近于零),饱和磁化强度较大(图2);具有升高T1信号,降低T2信号的作用(图3)。附图说明图1为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对比剂电镜图;图2为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对比剂磁滞回线图;图3(A)为注射对比剂前,肝组织信号均匀;图3(B)为注射USPIO后T1扫描,肝动脉T1信号明显升高;图3(C)为注射USPIO后T2扫描,肝动脉T2信号明显降低。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以实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10克分子量为2万的葡聚糖与2.34克氯化铁、0.86克氯化亚铁混合,配成水溶液,在温度在5℃,机械搅拌速度1500转/分下逐步滴加30毫升5℃浓度为28%的氨水,氨水滴加完毕后,温度在30分钟内加热到80℃,继续搅拌、控制温度80℃约1小时。冷却后,加入稀盐酸调定PH至7.4-7.6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即PBS)保持缓冲体系PH值。滤过除菌,加入50%葡萄糖溶液,并4℃下保存。实施例2 15克分子量为2万的葡聚糖与2.34克氯化铁、0.86克氯化亚铁混合,配成水溶液,在温度在5℃,机械搅拌速度1500转/分下逐步滴加30毫升5摄氏度浓度为28%的氨水,氨水滴加完毕后,温度在30分钟内加热到80℃,继续搅拌、控制温度80℃约1小时。冷却后,加入稀盐酸调定PH至7.4-7.6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即PBS)保持缓冲体系PH值。滤过除菌,加入50%葡萄糖溶液,并10℃下保存。实施例325克分子量为2万的葡聚糖与2.34克氯化铁、0.86克氯化亚铁混合,配成水溶液,在温度在5℃,机械搅拌速度1500转/分下逐步滴加30毫升5℃浓度为30%的氨水,氨水滴加完毕后,温度在30分钟内加热到80℃,继续搅拌、控制温度80℃约1小时。冷却后,加入稀盐酸调定PH至7.4-7.6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即PBS)保持缓冲体系PH值。滤过除菌,加入50%葡萄糖溶液,并10℃下保存。实施例415克淀粉与3.47克硝酸铁、1.20克硫酸亚铁混合,配成水溶液,在温度在5℃,机械搅拌速度1500转/分下逐步滴加30毫升5摄氏度浓度为30%的氨水,氨水滴加完毕后,温度在30分钟内加热到80℃,继续搅拌、控制温度80℃约1小时。冷却后,加入稀盐酸调定PH至7.4-7.6后,加入磷酸盐缓冲液(即PBS)保持缓冲体系PH值。滤过除菌,加入50%葡萄糖溶液,并4℃下保存。权利要求1.一种制备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对比剂的方法,其步骤为(1)在氮气保护、4-7℃环境下,将浓度为25-30%的氨水滴加到铁盐、亚铁盐和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铁盐与亚铁盐摩尔比为1∶2到2∶1,多糖与铁盐的重量比为4∶1到10∶1,使混合溶液的pH值为9.5-10.0,并搅拌均匀;(2)将混合溶液的温度逐步升至60-90℃后保温50-70分钟,保温过程中加以搅拌;(3)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盐酸调定混合溶液的pH至7.4-7.6,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保持缓冲体系pH值;(4)滤过除菌,加入50%的葡萄糖溶液,并4-15℃下保存。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其步骤为①在氮气保护、4-7℃环境下,将浓度为25-30%的氨水滴加到铁盐、亚铁盐和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铁盐与亚铁盐摩尔比为1∶2到2∶1,多糖与铁盐的重量比为4∶1到10∶1,使混合溶液的pH值为9.5-10.0,并搅拌均匀;②将混合溶液的温度逐步升至60-90℃后保温50-70分钟,保温过程中加以搅拌;③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盐酸调定混合溶液的pH至7.4-7.6,再加入PBS保持缓冲体系pH值;④滤过除菌,加入50%的葡萄糖溶液,并4-15℃下保存。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超小型超顺磁性磁共振对比剂,粒径在10nm以下,分散均匀;有良好的超顺磁性(矫顽力剩磁接近于零),饱和磁化强度较大。文档编号A61K49/06GK1562376SQ20041001288公开日2005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2日专利技术者刘祖黎, 胡道予, 杜玉卿, 李震, 杜桂焕, 褚倩, 卢强华, 孙素静 申请人:华中科技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备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磁共振对比剂的方法,其步骤为:(1)在氮气保护、4-7℃环境下,将浓度为25-30%的氨水滴加到铁盐、亚铁盐和多糖的混合溶液,其中,铁盐与亚铁盐摩尔比为1∶2到2∶1,多糖与铁盐的重量比为4∶1到10∶1 ,使混合溶液的pH值为9.5-10.0,并搅拌均匀;(2)将混合溶液的温度逐步升至60-90℃后保温50-70分钟,保温过程中加以搅拌;(3)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稀盐酸调定混合溶液的pH至7.4-7.6,再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保持缓 冲体系pH值;(4)滤过除菌,加入50%的葡萄糖溶液,并4-15℃下保存。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祖黎胡道予杜玉卿李震杜桂焕褚倩卢强华孙素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