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粘附微粒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4591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粘附微粒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选用经口服吸收药物、载体材料和生物粘附材料,在有机溶媒为分散相的介质中分散均匀,运用超临界流体技术中的气体抗溶剂法和溶液被超临界流体增强分散法制备含药生物粘附微粒。本发明专利技术是在维持一定压力、温度条件下,通过连续通入超临界流体介质带走分散介质溶媒而制得生物粘附微粒。通过调节温度、压力和载体材料浓度可以控制微粒粒径。所制得含粘附材料的微粒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和粘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制药领域,涉及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物粘附微粒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有研究表明,高荷负电的羧基化聚合物(如丙烯酸类聚合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眼结膜上皮细胞具有显著高的生物粘附作用和低生物毒性[Park K.et al,Int J Pharm 1984,19107-127];动物体内外胃肠道粘附实验证明,丙烯酸类聚合物(如Polycarbophil)与胃肠道表面粘蛋白的相互作用,使胃肠道对其排空时间明显延长,从而得出该类聚合物可作为口服定位释药制剂的生物粘附材料[Ch’ng H.S.et al,J Pharm Sci 1985,74399-405]。研究认为生物粘附作用的发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主要分两个阶段。首先是生物粘附剂的吸水膨胀或表面润湿作用产生了与表面之间的紧密接触,紧接着粘附剂渗入组织表面缝隙或与粘液相互渗透而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粘附性。目前常用的生物粘附材料有聚卡波菲[Polycarbophil(CarbopolEX-55 resin)]、卡波姆(Carbomer,Carbopol934P)、脱乙酰壳多糖(chitosan)、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羟丙基纤维素(HPC)、透明质酸钠等。已知,具有以下性质的药物比较适宜制成生物粘附制剂,如体内溶解度小、吸收窗狭窄、吸收速度慢或有饱和吸收,生物半衰期短;或在有效作用部位停留时间过短,不足以发挥疗效。具有上述性质的药物经制成生物粘附制剂后,药物制剂可在设定给药部位,如胃肠道、眼部、口腔、鼻腔等粘附滞留,达到定位释药,提高疗效;或改善吸收,提高生物利用度。有报道,将茶碱制成生物粘附片[Peppas NA et al,Adv Drug Deliv Rev1993,11(1-2)1-7],或将氯噻嗪制成白蛋白颗粒后与PVP颗粒混合后装胶囊[Longer MA et al,J Pharm Sci 1985,74(4)406-415],或以PEG400和Carbopol为基质制备尼莫地平鼻用凝胶剂[Park K et al,Int J Pharm1984,19(2)107-127],或以CMC-Na和HPMC为粘附剂制备的盐酸索他洛尔胃内漂浮剂[Chueh HR et al,Drug Dev Ind Pharm 1995,21(15)1725-1747],或单以Polycarbophil、Carbomer包衣的、或以Carbomer和EudragitRL100混合包衣的小肠粘附微球[Lehr CM et al,J Controlled Release 1990,1351-57]、或以Carbomer分散于四甘油五硬脂酸(TGPS)和四甘油单硬脂酸酯(TGMS)制成的胃粘附微球[Akiyama Y et al,Pharm Res 1995,12(3)397-405],或以脱乙酰壳多糖制成的阿昔洛韦眼上皮粘附微球[Genta I et al,J PharmPharmacol 1997,49737-42],均证明,上述生物粘附制剂或明显延长制剂在给药部位滞留时间、或显著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幽门螺杆菌(HP)已被普遍认为是胃及十二指肠等消化道溃疡的主要病因。HP属于生长缓慢的微生物,对抗菌剂较易产生耐药性。目前临床上抗HP感染的有效给药方案多为抗菌药与标准抗溃疡药物联用,目的是根除HP、减少溃疡的复发率。HP的根除率取决于它对药物的敏感性和药物与它的作用时间。许多抗菌药物经口服给药后,胃内停留时间较短,不能在胃粘膜层或上皮细胞表面等HP存在的部位达到有效的杀菌浓度或持续时间,故而影响了它们对HP的根除率。1995年,Akiyama等报道了可在胃肠道粘膜表面粘附停留的阿莫西林聚卡波菲粘附微球,结果表明,阿莫西林生物粘附微球具有较高的HP清除率。此外,已报道的阿莫西林其他粘附制剂还有,Wang J等人制备的阳离子交换的明胶微球剂(2000年)、Guna M等人制备的离子交换粘附微粒剂(2001年)、Fontana G等人研制的聚烷基腈基丙烯酸酯粘附纳米粒(2001年)等。洛伐他汀(lovastatin)是第一个上市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他汀类药物。其具有预防和减少原发性和继发性冠心病风险及其死亡率的功效[Gotto AM et al,issues from theInterdisciplinary Council on Reducing the Risk for Coronary HeartDisease,ninth council meeting.Circulation 1999,99E1~E7]。对各种大量研究数据的分析结果还揭示,他汀类药物的上述作用与它们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幅度有关并呈线性正相关关系[Olsson AG et al,Am J Cardial 2001,8733~36]。洛伐他汀的体内生物利用度不高,已在美国上市的洛伐他汀缓释片剂的生物利用度(AUC2-24hr)是常规片剂的1.71倍。氢溴酸右美沙酚为中枢性镇咳药,镇咳作用显著,与相同剂量的可待因大体相同或稍强,但无止痛作用,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治疗剂量不会抑制呼吸,作用快且安全。可与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氨茶碱等平喘药、氯化铵和愈创木酚等祛痰药、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以及苯丙醇胺等拟交感神经药配伍制成复方制剂。盐酸苯丙醇胺缓释胶囊(康泰克缓释胶囊)中成分之一就是氢溴酸右美沙酚。目前已有的粘附微粒的制备方法有溶媒蒸发法[Ogawa,Y.et al,Chem.Pharm.Bull.1988,361095-1103];热融成囊法[Mathiowitz,et al,J.Control.Rel.1987,513-22];溶媒移去法[Carino,P.G.,et al,Novel Approaches and Develop-ment’98.Marcel Dekker,New York,459-475];交联固化法[Lim,F.,et al,J.Pharm.Sci.1981,70351-354];相倒置成囊技术[Chickering,D.,et al,Biotechnol.Bioeng.1996,5296-101];喷雾干燥法[Bodmeier,R.,et al,J.Pharm.Pharmacol.1988,40754-757];喷雾—骤冷法[Nagahara N.et al,Antimicrobial Agents and Chemother-apy 1998,42(10)2492-2494];粘附材料外包法[Cuna M.,et al,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and Biopharmaceutics 2001,51(3)199-205]。常用的超临界流体技术包括快速膨胀分离技术(RESS)、气体抗溶剂法或超临界抗溶剂法(GAS或SAS)及其改良方法,包括溶剂雾化超临界萃取法(ASES)、溶液被超临界流体增强分散法(SEDS)、饱和气体溶液制粒法(PGSS),二氧化碳由于其临界温度和压力都不高(Tc=31.1℃,Pc=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粘附微粒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药物、载体材料和生物粘附材料,在有机溶媒为分散相的介质中分散均匀,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含药生物粘附微粒,所述超临界流体技术包括其中的气体抗溶剂法和溶液被超临界流体增强分散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粘附微粒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药物、载体材料和生物粘附材料,在有机溶媒为分散相的介质中分散均匀,用超临界流体技术制备含药生物粘附微粒,所述超临界流体技术包括其中的气体抗溶剂法和溶液被超临界流体增强分散法。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粘附微粒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超临界流体技术是在维持压力、温度条件下,连续通入超临界流体介质带走分散介质溶媒制备粘附微粒。3.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药物是经口服吸收的胃肠道给药的药物。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的经口服吸收药物是溶解度小、吸收窗狭窄、吸收速度慢或有饱和吸收、生物半衰期短、在胃肠道停留时间短的药物,或是其它适宜制成粘附制剂的药物。5.按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药物是阿莫西林、氢溴酸右美沙酚或洛伐他汀。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载体材料可在有机溶媒中溶解。7.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载体材料是乙基纤维素,或是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乙醇酸和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的一或一种以上混合的药用辅料。8.按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生物粘附材料是卡波姆934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伟跃刘哲鹏潘俊陈岚张岩李保国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