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中药微囊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42940 阅读:4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中药微囊化方法属于中药包裹载药技术。涉及冰片等挥发性药物、粘稠性及油状中药的包裹载体技术。它解决了中成药现行生产中,挥发性药物流失、污染环境、存放期含量不稳定、影响疗效及粘稠性药物制剂阻力大等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将药用成分、囊材,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在搅拌条件下,加入到含表面活性剂的水相中,再经交联、固化、过滤和干燥,制成包裹载药微囊或微球。该技术可用于制备中成药新剂型,如中药口崩片的生产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入药的冰片、薄荷含量稳定、油状液态中药固态化,降低制剂阻力,为提高药品质量、优化生产环境、丰富中成药新剂型,制备稳定、含量可控的中药及制定中成药含量的可控标准奠定了基础。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包裹载药技术。涉及中药挥发油、挥发性药物、及各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浸膏及油的分散、包裹载药技术;提供了一种载药量大、包裹载药性能稳定的中药载药药剂学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成分复杂,中成药均由多种中药组成。挥发油和挥发性冰片,薄荷等是常用中药。在现行制剂生产工艺中,目前均以直接粉碎、或喷入群药,再制备成相应制剂。冰片、薄荷在现行制剂生产工艺中,入药存在两大技术问题。其一是生产过程由于其挥发性,工艺过程大量流失污染生产环境。其二是由于其有升华特性,目前国内传统工艺制备的片剂、胶囊剂、丸剂、散剂等均存在存放期药物从制剂中一刻不停地升华成分丢失的问题,经加速试验证明一些制剂中的冰片有效成分年内可流失30%左右,影响疗效。其三是冰片不断升华药用包装很难选择,特别是现代片剂,丸剂等的塑封“泡眼”透明包装,则经常因冰片升华、“霜雾”污染,而不能使用透明等现代包装物。中药挥发性成分大多是由几十至几百种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它们在中药中占有重要位置。现有的中药制剂技术,大部分挥发油成分多以直接喷进群药入药,很多挥发性成分在药物贮存期不稳定,不仅影响疗效、影响外观,特别是不能制定药品含量的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中药微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凝聚法或界面聚合法;将药用成分与囊材溶解在药典规定的、可用于制药的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另取水,加入2~3%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分散,形成水相;在对水相进行搅拌或超声条件下,将有机相匀速滴加到水相中,使其分散,调节PH值至4~10,加入增塑剂或交联剂、经交联和固化,得到药用的包裹载药微囊或微球;用过量的水提取有机溶剂、再经过滤、干燥,得到能够释放出药用成分的、易流动的包裹载药微囊或微球;上述囊材选自天然和合成高分子药用辅料,天然高分子药用辅 料包括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纤维素和纤维素的衍生物、壳聚糖;合成高分子药用辅料包括聚甲基丙稀酸、聚甲基丙稀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中药微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凝聚法或界面聚合法;将药用成分与囊材溶解在药典规定的、可用于制药的有机溶剂中,形成有机相;另取水,加入2~3%的表面活性剂进行分散,形成水相;在对水相进行搅拌或超声条件下,将有机相匀速滴加到水相中,使其分散,调节PH值至4~10,加入增塑剂或交联剂、经交联和固化,得到药用的包裹载药微囊或微球;用过量的水提取有机溶剂、再经过滤、干燥,得到能够释放出药用成分的、易流动的包裹载药微囊或微球;上述囊材选自天然和合成高分子药用辅料,天然高分子药用辅料包括明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纤维素和纤维素的衍生物、壳聚糖;合成高分子药用辅料包括聚甲基丙稀酸、聚甲基丙稀酸甲酯、聚甲基丙稀酸与聚甲基丙稀酸酯的共聚物,优特奇E-100、优特奇EPO、聚乙烯醇,聚乙烯吡咯烷酮和聚乙二醇中的1~3种。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微囊化方法,其特征在于药用成分是按药典常规方法得到的中药固体粉碎物、挥发油提取物、也可以是易挥发、易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韻慧李宁肖莉许建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