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燃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涤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红磷是一种优良的无卤阻燃剂,具有添加量少、阻燃效率高等优点。但普通的红磷暴露在空气中,易氧化、吸湿、热稳定性差,同时红磷与大多数聚合物的相容性差,影响产品的阻燃与力学性能,因此在应用上受到限制。现有技术中,通常是用密胺树脂将红磷包覆起来,制成微胶囊化红磷(MRP),再使之与季戊四醇和三聚氰胺等进行复配,获得以MRP为基质的膨胀型阻燃体系,运用于聚合物材料中,对聚合物材料进行阻燃。涤纶(PET)由于其良好的电绝缘性广泛应用在阻燃材料生产中,为了克服涤纶(PET)尺寸稳定性差的缺点,往往进行玻纤增强。虽然这种MPR膨胀型阻燃体系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红磷的缺点,当应用在这类玻纤增强材料中时,在高温、强剪切作用下,红磷的胶囊层不可避免的被破坏或部分破坏,仍然会变质失效。因此,研制一种低析出、高阻燃的阻燃材料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涤纶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涤纶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涤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制备:(1)预聚:在pH=8~9的碱性条件下,将三聚氰胺和37%甲醛按质量比1:1~1:3置于容器中,70℃~9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溶液透明,制得密胺树脂预聚体;(2)分散:按配方量,往研磨好的红磷中加入适量水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常温搅拌下依次再加入高温硅油、含磷化合物、三嗪超支化成炭剂和抑烟剂,继续搅拌至分散均匀,制得红磷分散系;(3)微胶囊化:将步骤(1)中制得的密胺树脂预聚体缓慢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体系中,所述密胺树脂预聚体与制得红磷分散系质量比为1:5~1:9,搅拌均匀,使体系加热升温至60℃~80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析出红磷阻燃涤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以下步骤制备:(1)预聚:在pH=8~9的碱性条件下,将三聚氰胺和37%甲醛按质量比1:1~1:3置于容器中,70℃~90℃条件下,加热搅拌至溶液透明,制得密胺树脂预聚体;(2)分散:按配方量,往研磨好的红磷中加入适量水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常温搅拌下依次再加入高温硅油、含磷化合物、三嗪超支化成炭剂和抑烟剂,继续搅拌至分散均匀,制得红磷分散系;(3)微胶囊化:将步骤(1)中制得的密胺树脂预聚体缓慢加入到步骤(2)的反应体系中,所述密胺树脂预聚体与制得红磷分散系质量比为1:5~1:9,搅拌均匀,使体系加热升温至60℃~80℃,调节体系pH=4~6,并继续保温搅拌1~2小时;然后停止搅拌,调节体系pH至7,过滤所得固体经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得到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剂;(4)成型:按重量计,将20份~35份上述微胶囊化红磷阻燃剂、55份~65份涤纶、5份~10份协效阻燃剂、5份~10份滑石粉、0.5份~1份抗氧剂、0.5份~1份酸吸收剂、0.5份~1份稳定剂和0.2份~0.5份润滑剂熔融共混,同时加入15份~25份玻璃纤维造粒,即得低析出红磷阻燃涤纶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析出红磷阻燃涤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效阻燃剂为氢氧化镁或氢氧化铝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峰泰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