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品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菌阻燃针织布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针织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针织物质地松软,除了有良好的抗皱性和透气性外,还具有较大的延伸性和弹性,适宜于做针织仿羊绒内衣、紧身衣和运动服等。针织物在改变结构和提高尺寸稳定性后,同样可做外衣。针织物可以先织成坯布,经裁剪、缝制而成各种针织品;也可以直接织成全成形或部分成形产品,如袜子、手套等。针织物除作内衣、外衣、袜子、手套、帽子、床单、床罩、窗帘、蚊帐、地毯、花边等衣着、生活和装饰用布外,在工业、农业和医疗卫生等领域也得到广泛应用。如除尘用滤布,输油、输气用高压管,橡胶和塑料工业用衬垫布,石油港口用围油栏,建筑用安全网,农副产品用包装袋,灌溉施肥用低压软管,农作物裁培用网,保护堤岸斜坡用网,渔网,人造血管,人造心脏瓣膜,绷带以及护膝等。针织物的缺点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阻燃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包括:基布层,由作为经纱的抗菌纱线和作为纬纱的阻燃纱线交织形成;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基布层一面的第一抗菌涂层、第一隔热纤维层及第一阻燃涂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基布层另一面的第二抗菌涂层、第二隔热纤维层及第二阻燃涂层;所述抗菌纱线由纳米二氧化钛触媒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形成;所述阻燃纱线由PPT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纺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阻燃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布包括:基布层,由作为经纱的抗菌纱线和作为纬纱的阻燃纱线交织形成;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基布层一面的第一抗菌涂层、第一隔热纤维层及第一阻燃涂层;由内至外依次设置于基布层另一面的第二抗菌涂层、第二隔热纤维层及第二阻燃涂层;所述抗菌纱线由纳米二氧化钛触媒纤维和竹炭纤维混纺形成;所述阻燃纱线由PPT纤维和聚四氟乙烯纤维混纺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阻燃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抗菌涂层分别为纳米银颗粒抗菌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阻燃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隔热纤维层分别由铝箔隔热纤维线和玻璃纤维线经纬交织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阻燃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阻燃涂层分别为聚氯乙烯阻燃涂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阻燃针织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纱线的线圈长度为23~25cm/100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