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367576 阅读:4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属于酿酒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酱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下沙、糙沙、回沙、第3至第8轮次取酒等工艺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整粒高粱投料发酵、特殊润粮、前3轮次连续使用较粗高温大曲、控制下沙、糙沙堆积时间,降低了前3轮次出酒率且使酒质有所提高,打破了“8次发酵,7次取酒”而成为“8次发酵,8次取酒”,使得整个轮次酒出酒率提高了2%~3%,而前3次出酒率由传统的13%~15%降至9%~11%,使后几轮次优质酒的出酒率提高5%~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酱香型白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工艺步骤:  (1)、下沙:  取总投粮量50%的整粒原粮投入润粮器中,向润粮容器中加入预热到40℃~65℃的润粮水浸泡润粮8~12h,所加水的水面高过原粮10~30cm,浸泡过程中润粮容器内的温度控制在40℃~60℃,浸泡中换水1~3次,润粮至原料中含水量为38%~42%时放干润粮水;  将润粮后的原粮上甑蒸煮2~3h后出甑摊凉至28℃~32℃,加入大曲粉,加曲量为投料量的10%~12%,堆积发酵12~48h,待顶温上升至35℃~48℃时将堆积发酵后的生沙酒醅拌匀,入窖池发酵30~33天,发酵温度为 35℃~48℃;  (2)、糙沙:  取总投粮量50%的整粒原粮投入润粮器中润粮,将润粮后的原粮与发酵成熟的生沙酒醅按照1∶1的比例拌和均匀后装甑,混蒸,取第1轮次酒,即生沙酒,蒸熟的料醅摊凉至28℃~32℃,加入大曲粉拌匀,加曲量为料醅量的18~20%,堆积发酵12~48h,待顶温上升至35℃~48℃时将堆积发酵后的糙沙酒醅拌匀,入窖池发酵30~33天后开窖蒸酒,量质摘酒,分等存放,发酵温度为35℃~48℃;  (3)、回沙: 起出已发酵的糙沙酒醅,蒸酒,取第2轮次酒,料醅出甑摊凉至28℃~32℃,加入大曲粉拌匀,加曲量为料醅量的13~15%,堆积发酵48~60h,待顶温上升至45℃~51℃时将堆积发酵后的酒醅拌匀,入窖池发酵30~33天后开窖蒸酒,量质摘酒,分等存放,发酵温度为35℃~48℃;  (4)、第3至第8轮次取酒:  上一轮次酒醅出甑后不再添加新料,经摊凉,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积,再入窖发酵30~33天,取出蒸酒,开窖蒸酒,取酒,完成第3至8轮次取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才洪李长江张宿义卢中明敖宗华张洪远赵新夏国志
申请(专利权)人:泸州品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