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家民专利>正文

提高浓香型干糟酒质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15430 阅读:2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浓香型干糟酒质量的方法,由所用原料及其预处理、堆积发酵、出窖、配糟拌和、取酒蒸粮、出甑打量水、降温吃曲、入窖、封窖各工序组成。特点是:采用部分酿酒原料不粉碎,加大配糟、减少糠壳用量,进行与干糟接触的窖泥维护和防止杂菌感染等技术创新措施,来提高糟醅入窖酸度和糟醅保水性能,显著提高了干糟酒的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干糟质量,干糟酒优质品率提高了35%以上,同时湿糟优质品率也提高10%以上,出酒率分别提高3%以上,达到了全窖产好酒的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容易,生产成本低,酒质好,易实施,为浓香型白酒生产企业技术改造,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浓香型干糟酒质量的方法,由所用原料及其预处理、堆积发酵、出窖、配糟拌和、取酒蒸粮、出甑打量水、降温吃曲、入窖、封窖各工序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用原料为高粱和小麦,及玉米、糯米、大米三种粮料中任一种或任一种组合粮;  所述原料预处理工序是指:  ①将高粱用92℃~95℃热水清洗浸泡2~6小时,将水排尽,在常温下搁置自然晾干1~4小时,使粮粒吸水充足、均匀,手捏无硬心,开口率达到93%~95%,含水量达50%~55%,然后常压干蒸60~100分钟;  ②将小麦采用80℃,糟堆底边与窖边留有间离,使糟堆与四周窖面形成凹槽,然后在糟堆表面上撒一层糠壳再以面糟覆盖,至完全填平糟堆形成的凹槽,接着进行第二次收堆,将糟堆拍紧成“机制面包”型,并以编织袋将糟醅完全覆盖;所述封窖工序是指:将封窖泥铺于窖内糟堆的编织袋上,表面抹光滑,进行封窖密封发酵。~90℃热水浸泡2~5小时,将水排尽,在常温下搁置自然晾干1~4小时,使粮粒吸水充足,手捏无硬心,粮粒达到小开口,破裂率达到93%~95%,含水量达50%~55%,然后常压干蒸60~100分钟;  ③分别对大米、糯米外表面喷洒新鲜黄水,进行整粒润料,使二者的含水量均达到20%~30%;  ④将玉米粉碎,使其细粉含量达到35%~40%,粗粉含量达到60%~65%;  所述堆积发酵工序是指:将原料预处理工序中干蒸后的高粱与小麦,摊晾降温至32℃~35℃,混合后加入所述粮料总重量8%~10%的浓香型大曲粉,翻拌均匀,在温度下降至20℃~26℃,将拌曲后的粮料堆积成一个圆锥体形发酵堆,成堆后将该堆的表面撒上一层薄糠壳,并用草帘或麻袋遮住该发酵堆的四周,堆积发酵12~40小时,至粮堆有糖香、酒香味产生;  所述出窖工序是指:将经过一个发酵周期的糟醅,起出面糟,然后以一甑量为单位,分别按照干糟、湿糟自上而下一层一层出糟后,扫尽窖壁残糟,再用新鲜黄水涮窖壁;  所述配糟拌和工序是指:将发酵出窖后的糟醅,预处理后的玉米、大米、糯米三种粮料中任一种或任一种组合粮,糠壳,按照每甑量湿糟∶所用粮∶糠壳的重量比为9~10∶1∶0.5的比例混合均匀,每甑量干糟∶所用粮∶糠壳的重量比为8~8.5∶1∶0.5的比例混合均匀;  所述取酒蒸粮工序是指:将经过配糟拌和工序后的粮糟,采用常压蒸汽蒸馏取酒蒸粮;  所述出甑打量水工序是指:往取酒蒸粮后的粮糟糟面上均匀泼洒100℃沸水,泼洒的沸水量为配糟拌和步骤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