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354081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该进风导流组合装置设置在一个竖直的筒体内,该筒体一侧壁设有进风口,位于进风口上方的筒体内设有除尘器的过滤单元,位于进风口下方的筒体连接有灰斗;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对应设置在该进风口处;该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包括有均流板和导流板;导流板横向设置在进风口的前方,导流板由至少两个导流叶片呈阶梯状排列构成,各个导流叶片呈前后间隔设置,且远离进风口的导流叶片的水平位置低于邻近进风口的导流叶片的水平位置;在过滤单元下方且位于导流板上方水平设置所述均流板。该进风导流组合装置不仅能有效避免含尘高速气流冲刷滤袋,还能截留一部分较粗的颗粒,起到一定的预除尘作用。(*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关于一种导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 导流组合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配套的布袋除尘器均采用筒体进风形式, 一般的筒体大多不使用导流板或采用的导流装置效果不明显,随着筒体直径越来越大,这 种几乎无任何保护措施的进风形式会导致更多的含尘高速气流产生漩涡,出现局部超高速 气流,会对除尘器的滤袋造成一定的冲刷,缩短滤袋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由此,本专利技术人凭借多年的相关设计和制造经验,提出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 系统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能够有效避免含尘高速气流冲刷滤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 不仅能有效避免含尘高速气流冲刷滤袋,在保护滤袋的同时,还能截留一部分较粗的颗粒, 起到一定的预除尘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导流组合 装置,该进风导流组合装置设置在一个竖直的筒体内,该筒体一侧壁设有进风口,位于所述 进风口上方的筒体内设有除尘器的过滤单元,位于所述进风口下方的筒体连接有灰斗;所 述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对应设置在该进风口处;该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包括有均流板和导流 板;所述导流板横向设置在进风口的前方,所述导流板由至少两个导流叶片呈阶梯状排列 构成,各个导流叶片呈前后间隔设置,且远离进风口的导流叶片的水平位置低于邻近进风 口的导流叶片的水平位置;在所述过滤单元下方且位于导流板上方水平设置所述均流板。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叶片设置有三个、四个或五个。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各个导流叶片的两端固定于进风口两侧 的筒体内壁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进风导流组合装置还包括有导流支架 组;该导流支架组由对称安装于进风口两侧的两组型钢支架组成,每侧的型钢支架由两根 平行设置的横向型钢和至少两根设置在两个横向型钢之间的纵向型钢组成;所述纵向型钢 的设置间隔和数量与导流叶片的设置间隔和数量相同,所述各个导流叶片的两端固定于对 应的纵向型钢上。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叶片的横截面为L形或I形。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均流板由隔栅钢板构成。在本技术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器为布袋式除尘器。由上所述,本技术的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其中导 流叶片能够起到较好的气流导向作用,使含尘气流在筒体内平稳均勻向上,同时,均流板进3一步均化了上升气流,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局部含尘高速气流的产生或涡流的生成,避免含 尘高速气流直接冲刷滤袋而造成滤袋的非正常磨损,起到保护滤袋的作用,并延长滤袋的 使用寿命;通过气流中的大颗粒与导流叶片的撞击和大颗粒自身沉降作用,可以有效截留 一部分较粗大的颗粒,起到一定的预除尘作用,减轻滤袋的负荷;本技术的进风导流组 合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其中,图1 为本技术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安装在筒体内的一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 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 为图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 为图3中局部放大示意图(即导流叶片的截面示意图);图5 为图1中的导流叶片安装于导流支架组上的结构轴测图。图6:为本技术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安装在筒体内的另一结构的俯视示意 图;图7 为本技术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安装在筒体内的另一结构的侧视示意 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 图7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导流组 合装置,该进风导流组合装置设置在一个竖直的筒体9内,该筒体9 一侧壁设有进风口 91, 位于所述进风口 91上方的筒体内设有除尘器的过滤单元,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除尘器为 布袋除尘器,其过滤单元为滤袋(图中未示出);位于所述进风口 91下方的筒体连接有灰 斗(图中未示出);所述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对应设置在该进风口 91处;该进风导流组合装 置包括有均流板3和导流板1 ;所述导流板1横向设置在进风口 91的前方,所述导流板1 由至少两个导流叶片11呈阶梯状排列构成,各个导流叶片11呈前后间隔设置,且远离进风 口 91的导流叶片11的水平位置低于邻近进风口 91的导流叶片11的水平位置;在所述过 滤单元下方且位于导流板1上方水平设置所述均流板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均流板3由 隔栅钢板构成,其设置在导流板上方1米左右的筒体截面处。由上所述,本技术的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其中导 流叶片11能够起到较好的气流导向作用,使含尘气流在筒体9内平稳均勻向上,同时,均流 板3进一步均化了上升气流,有效减少甚至消除局部含尘高速气流的产生或涡流的生成, 避免含尘高速气流直接冲刷滤袋而造成滤袋的非正常磨损,起到保护滤袋的作用,并延长 滤袋的使用寿命;通过气流中的大颗粒与导流叶片的撞击和大颗粒自身沉降作用,可以有 效截留一部分较粗大的颗粒,起到一定的预除尘作用,减轻滤袋的负荷;本技术的进风 导流组合装置结构简单,工作稳定可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导流叶片11按照气流导流要求不同,可以制作成横截面 为L形的结构(如图4所示),也可以制作成横截面为I形的结构,不同形式的导流叶片可 以是单独使用,也可以是组合使用。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流叶片11的设置数量由进风口 91的大小确定, 进风口尺寸大,则可设置较多的导流叶片11,并按阶梯形依次排列,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流 叶片11设置有四个;当然,也可以设置三个、五个或六个等。所述导流叶片11的大小、长度 由筒体9的直径和进风口 91的截面几何尺寸共同确定;其中每个导流叶片11上均布有多 块筋板4,用于加强导流叶片11的结构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各个导流叶片11的两端可以直接固定 (焊接)于进风口 91两侧的筒体9的内壁上。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另一实施例,如图1 图3、图5所示,所述进风导流组合装置还 包括有导流支架组2 ;该导流支架组2由对称安装于进风口两侧的两组型钢支架21组成, 每侧的型钢支架21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型钢211和至少两根设置在两个横向型钢211 之间的纵向型钢212组成;所述两根平行设置的横向型钢211的间距由导流板1的安装高 度确定,所述纵向型钢212的设置间隔和数量与导流叶片11的设置间隔和数量相同,在本 实施方式中,纵向型钢212设置四根;所述各个导流叶片11的两端固定于对应的纵向型钢 212 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用于安装导流叶片11的型钢支架21置于筒体进风 口 91两侧,型钢支架21端部焊接于筒体9内壁上,导流叶片11按照确定的排布形式两端 侧分别焊接于相应的纵向型钢212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权利要求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炉煤气全干法除尘系统的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进风导流组合装置设置在一个竖直的筒体内,该筒体一侧壁设有进风口,位于所述进风口上方的筒体内设有除尘器的过滤单元,位于所述进风口下方的筒体连接有灰斗;所述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对应设置在该进风口处;该进风导流组合装置包括有均流板和导流板;所述导流板横向设置在进风口的前方,所述导流板由至少两个导流叶片呈阶梯状排列构成,各个导流叶片呈前后间隔设置,且远离进风口的导流叶片的水平位置低于邻近进风口的导流叶片的水平位置;在所述过滤单元下方且位于导流板上方水平设置所述均流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平秦奕鹰沈强汤建珍
申请(专利权)人: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