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祥啟专利>正文

高速大传动比汽车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300810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汽车等大型设备垂直升降的升降机,具体说是一种高速大传动比汽车升降机。包括构成主体框架的立柱、横梁和纵梁,横梁和纵梁成直角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主体框架上平面,其特征在于:在横梁上固定安装有液压举升器和定滑轮,液压举升器的举升杆上连接有动滑轮架,动滑轮架上安装有动滑轮,另有四股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梁上,另一端依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固定连接在载车盘的四个角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了横梁的长度,可以使用多级滑轮结构,大幅度提高液压传动比,提高升降机的实际使用高度和运行速度,尤其适用于高层和特高层的汽车升降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汽车等大型设备垂直升降的升降机,具体说是一种高速大传动比汽车升降机
技术介绍
现有对于汽车等大型设备的垂直升降大都采用电机驱动吊索的举升方式,但电机 驱动的弊端显而易见,首先是电机驱动的噪音大,运行不够平稳,其次由于电机驱动要经过 减速变速箱传递动力,运行的速度无法提高,尤其对于高层立体停车设备,取、存车时间长, 影响使用效率;再次,电机的运转没有死点,一旦防护措施失误,很容易发生冒顶、摔车等事 故,而为了提高安全防护措施的可靠性又会造成制造成本的提高。液压式升降设备能够很 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液压举升器运行平稳、噪音小。另外,由于液压举升器具有足够的动力, 直接作用于悬吊载车盘的绳索,不需要减速变速箱传递动力,运动速度快,存取车时间短; 同时,由于液压举升器自身的结构特点,其动作具有两个极端的死点,利用液压举升器的工 作死点就可以避免冒顶事故的发生。液压式提升设备虽然具有上述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需 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比如由于液压举升器缸体的长度与举升的范围相对应,因此,普通的液 压式提升设备较低幅度的提升,无法实现大范围的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动比大、运行速度快的高速大传动比汽车升降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速大传动比汽车升降机包括构成主体框架的立柱、横梁和纵梁, 横梁和纵梁成直角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主体框架上平面,其特征在于在横梁上固定安装 有液压举升器和定滑轮,液压举升器的举升杆上连接有动滑轮架,动滑轮架上安装有动滑 轮,另有四股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梁上,另一端依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固 定连接在载车盘的四个角上。 多个动滑轮平行安装在动滑轮架上,所述动滑轮架包括分别设置在液压举升器的 举升杆左右两侧的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固定连接在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顶端的顶板,左 滑轮板和右滑轮板上各安装一组动滑轮,顶板固定连接在液压举升器举升杆的顶端。 所述定滑轮安装在定滑轮架上,所述动定滑轮架包括分别设置在液压举升器的缸 体左右两侧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底端的横板,左安装 板和右安装板上各安装一组定滑轮,定滑轮架固定连接在液压举升器后面的横梁上。 动滑轮安装在动滑轮架上,所述动滑轮架包括分别设置在动滑轮左右两侧的左滑 轮板和右滑轮板、固定连接在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顶端的顶板,顶板固定连接在液压举升 器举升杆的顶端;所述定滑轮安装在定滑轮架上,所述动定滑轮架包括分别设置在定滑轮 左右两侧的左安装板和右安装板、固定连接在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底端的横板,定滑轮架 固定连接在液压举升器后面的横梁上。3 所述动滑轮为双槽滑轮,在横梁上安装有垂直换向滑轮和水平换向滑轮;悬吊载 车盘的四条绳索连接在主体框架上的一端固定于同一点,其中两条绳索依次缠绕经过动滑 轮、定滑轮、垂直换向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载车盘同一侧面的前后两端,另两根绳索依 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定滑轮、水平换向滑轮以及垂直换向滑轮,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载车盘另 一侧面的前后两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充分利用了横梁的长度,可以使用多级滑轮结构,大幅度提 高液压传动比,提高升降机的实际使用高度和运行速度,尤其适用于高层和特高层的汽车 升降机。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立面结构示意2是另一实施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图;图4是图2实施例中动滑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2实施例中定滑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又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实施例的俯视图;图8是图6实施例中动滑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6实施例中定滑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其中一根绳索的缠绕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高速大传动比汽车升降机包括构成主体框架 的立柱2、横梁12和纵梁ll,横梁12和纵梁11成直角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主体框架上平 面。在横梁12上固定安装有液压举升器8和定滑轮,液压举升器8的举升杆上连接有动滑 轮架7,动滑轮架7上安装有动滑轮,另有四股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梁12上,另一端依 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固定连接在载车盘3的四个角上。如图1所示,对于相对 较低的提升高度,可以采用两级动滑轮的结构,将两个并列的动滑轮安装在滑轮架上,将滑 轮架安装在在液压举升器8的举升杆上,定滑轮安装在液压举升器8的另一端。由于液压 举升器8安装在一侧的横梁12上,为了将绳索引导到另一侧连接载车盘3,还要在横梁12 的后端设置水平换向滑轮121。同时,为了提高升降载车盘的稳定性,还要在横梁12上、正 对载车盘上绳索连接点的正上方设置垂直换向滑轮10,连接载车盘3的绳索一端固定连接 在横梁12上,另一端依次缠绕经过一级动滑轮704、定滑轮、二级动滑轮705,然后其中两根 绳索绕过与液压举升器8同一侧的垂直换向滑轮IO,连接到载车盘上;另外还有两根绳索 绕过两个水平换向滑轮121,再绕过另一侧的垂直换向滑轮,连接到载车盘上。 这种两级动滑轮结构,定滑轮和动滑轮均采用一个四绳槽的滑轮,或者也可以采 用两个并列的双槽滑轮。其传动比为l : 4,即液压举升器8的举升杆伸縮1厘米,载车盘 移动4厘米。 两级动滑轮结构可以取得较大的传动比,但如果要取得更大的传动比,采用图14实施例是方案,就会受到横梁12长度的限制。因为作为汽车升降机,横梁12的长度略大于 汽车车身的长度即可。当需要更大传动比,增加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数量的时候,排列在一起 的滑轮的长度就要占用一定的空间,相应地限制了大规格液压举升器的使用。滑轮的数量 与液压举升器的有效伸縮范围成反比。无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做到更大的传动比。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图2-图5的实施例。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主体框架结构以及载车盘等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不 同之处在于液压举升器8两端滑轮的数量以及滑轮的安装方式,采用了倒挂式安装。 多个动滑轮平行安装在如图4所示的动滑轮架7上,所述动滑轮架7包括分别设 置在液压举升器8的举升杆左右两侧的左滑轮板71和右滑轮板72、固定连接在左滑轮板和 右滑轮板顶端的顶板73,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上各安装一组动滑轮,顶板73固定连接在液 压举升器8举升杆的顶端。 定滑轮安装在如图5所示的定滑轮架9上,所述动定滑轮架9包括分别设置在液 压举升器8的缸体左右两侧的左安装板91和右安装板92、固定连接在左滑轮板和右滑轮板 底端的横板93,左安装板91和右安装板92上各安装一组定滑轮,定滑轮架9固定连接在液 压举升器8缸体后面的横梁12上。 所述动滑轮为双槽滑轮,在横梁12上安装有垂直换向滑轮10和水平换向滑轮 121 ;悬吊载车盘3的四条绳索连接在主体框架上的一端固定于同一点,可以固定在横梁12 上,也可以固定在纵梁11或者定滑轮架9等位置。其中两条绳索依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定 滑轮、垂直换向滑轮10,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载车盘3同一侧面的前后两端,这两条绳索分别 缠绕经过的是位于主体框架中一侧横梁12上的两个垂直换向滑轮10 ;另两根绳索依次缠 绕经过动滑轮、定滑轮、水平换向滑轮121以及垂直换向滑轮IO,另一端固定连接在载车盘 3另一侧面的前后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高速大传动比汽车升降机,包括构成主体框架的立柱(2)、横梁(12)和纵梁(11),横梁(12)和纵梁(11)成直角固定连接,形成矩形的主体框架上平面,其特征在于:在横梁(12)上固定安装有液压举升器(8)和定滑轮,液压举升器(8)的举升杆上连接有动滑轮架(7),动滑轮架(7)上安装有动滑轮,另有四股绳索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横梁(12)上,另一端依次缠绕经过动滑轮和定滑轮分别固定连接在载车盘(3)的四个角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祥啟王国林苏娴安宏伟
申请(专利权)人:李祥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