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P型外延片表面热处理方法,是无接触电容电压(无接触 c-v法)测量外延片电阻率前的预处理工艺。通过本工艺使得影响测量精度和重复性的表 面态得以消除,使得c-v电阻率测量仪测量更加准确、快捷。
技术介绍
随着集成电力技术的飞速发展,硅外延技术在集成电路制造中越来越重要。硅外 延技术是通过化学气象沉积等方法在硅衬底上沉积一层厚度、电阻率均匀可控的硅单晶 层。其中外延层厚度和电阻率是外延工艺控制中的两个关键因素。外延层电阻率的测量可 以通过四探针法、扩展电阻法、以及MOS C-V法(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结构电容电压法) 获得,其中MOS C-V法在外延生产中最为普遍使用。MOS C-V法是利用硅片的MOS结构(金 属_氧化物_半导体),在外加电压下产生充电放电的电容特性,以及电容特性和掺杂浓度 分布的关联关系进行测试。在测试时通过外加电压和相应电容变化关系推算出测试掺杂浓 度的深度分布。 目前使用的MOS C-V法电阻率测试仪主要有荥C-V法和无接触C-V法,其中荥 C-V法需要在测量前用HF将表面氧化层用HF漂洗干净,而无接触C-V法却需要利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P型硅单晶外延片测量电阻率前的表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硅片装入炉腔; (2)、以氮气置换系统,抽真空; (3)、加热升温至400-600℃; (4)、恒温,通入氮气、氧气和水蒸气,该水蒸汽以氮气为载气;;恒温开始后开启紫外灯,使得气氛中的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变成臭氧。 (5)、降温。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用于P型硅单晶外延片测量电阻率前的表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硅片装入炉腔;(2)、以氮气置换系统,抽真空;(3)、加热升温至400-600℃;(4)、恒温,通入氮气、氧气和水蒸气,该水蒸汽以氮气为载气;;恒温开始后开启紫外灯,使得气氛中的氧气在紫外线的作用下变成臭氧。(5)、降温。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型硅单晶外延片表面热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温速度是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泉林,何自强,闫志瑞,库黎明,陈海滨,盛方毓,常青,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有研半导体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