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燃油撞壁的柴油机燃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270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燃油撞壁的柴油机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所述燃烧室本体的截面呈缩口“ω”形,所述燃烧室本体的底部周围呈圆环状,其底部中间向上凸起,在所述燃烧室本体的内表面上侧的缩口处开设有环形凹槽。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避免喷射燃油撞壁、降低发动机排温、提高燃油经济型、提高排放水平、提高机油使用寿命的优点。特别适用于满足国Ⅲ排放要求的、晚喷类型的柴油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柴油机燃烧室,尤其涉及一种防止燃油撞壁的满足 国III排放的柴油机燃烧室。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商用车用柴油机大都采用电控高压喷射、增压中冷和适 当滞后喷油(晚喷)技术实现。在保证燃烧室一定的缩口比例,保证缸 内良好的油/气混合情况的条件下,目前普遍应用的国II标准的柴油机 燃烧室已经不适合晚喷,会因为晚喷使燃油喷到缸套壁及活塞顶面并进 入机油里面,这样对于柴油机的充分燃烧、机油寿命、可靠性有很大的 负面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国II柴油机燃烧室不适于晚 喷的缺陷,提供一种高效率,低排放,能够避免燃油撞壁符合国III排 放标准的防止燃油撞壁的柴油机燃烧室。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止燃油撞壁的柴油机 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所述燃烧室本体的截面呈缩口Q)形,所述 燃烧室本体的底部周围呈圆环状,其底部中间向上凸起,在所述燃烧室 本体的内表面上侧的缩口处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槽深为5mm-5.5mm。优选为5.3mm,其宽度为8mm-10mm。水平夹角a在15度至20度之间。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 结构简单;2、 避免喷射燃油撞壁;3、 降低发动机排温;4、 提高燃油经济型;5、 提高排放水平;6、 提高机油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防止燃油撞壁的柴油机燃烧室的剖视图。结合附图在其上标记以下附图标记l-环形凹槽;2-有效燃烧容积;3-燃烧室底部中间凸起部;4 -油束。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l所示,本专利技术防止燃油撞壁的柴油机燃烧室,包括环形凹槽 1,燃烧室的有效燃烧容积2,燃烧室底部中间凸起部3,环形凹槽开设 在燃烧室本体的内表面上侧的缩口处。环形凹槽1的槽深为 5mm-5.5mm。优选为5.3mm,其宽度为8mm-10mm,水平夹角ct在15 度至20度之间。环形凹槽1在燃油晚喷时保证油束4不喷射到缸套壁 及活塞顶上,保证燃油与空气有效地在有效燃烧容积2内进行混合。其余部分的柴油机燃烧室本体的横截面呈(O形,底部周围呈圆环 状,底部中间向上凸起。在喷油结束时,本专利技术的防燃油撞壁凹槽1使 油束4完全喷射在有效燃烧容积2内,燃烧室底部中间凸起部3减少了 进气涡流的有害容积,使燃油和空气有效地在有效燃烧容积2内进行混 合,避免了油束4喷射在缸套壁及活塞顶面带来的燃烧不充分、机油寿命缩短、可靠性降低、颗粒排放过大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柴油机燃烧室适用于满足国m排放法规,晚喷类型的柴油机。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而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 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因此,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 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 可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 一切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 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燃油撞壁的柴油机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所述燃烧室本体的截面呈缩口“ω”形,所述燃烧室本体的底部周围呈圆环状,其底部中间向上凸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室本体的内表面上侧的缩口处开设有环形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燃油撞壁的柴油机燃烧室,包括燃烧室本体,所述燃烧室本体的截面呈缩口“ω”形,所述燃烧室本体的底部周围呈圆环状,其底部中间向上凸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燃烧室本体的内表面上侧的缩口处开设有环形凹槽。2、 按照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强范守东林铁坚陆寿域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