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环己二酮的工业化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57953 阅读:4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1,3-环己二酮的工业化生产方法。该1,3-环己二酮的工业化生产方法,以物质量比为1∶0.2~0.8∶2~3.5的定量间苯二酚、氢氧化钠和水,投入不锈钢配料箱,在溶解后温度稳定在40℃左右时,导入不锈钢反应釜内,加入占间苯二酚质量3~4%的改性骨架镍催化剂。抽取真空后加氢保持压力在3.5~6.5MPa,在40~50℃条件下保温6~12小时后出料。经冷却、沉淀、过滤进入结晶釜,搅拌条件下加入20~50%体积的工业盐酸。在降温至-5~5℃时,排出料液,离心、烘干,即得1,3-环己二酮成品。本实施例所得的产品为纯白色,纯度为99.9%,原料转化率99.9%以上,产品收率在95%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药用化合物的生产方法,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1,3-环己二酮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已经发现1,3-环己二酮具有广泛的用途。1,3-环己二酮可 以用来制备抗心律不齐药物、抗血栓药物、抗肿瘤药物、镇痛药、杀 病毒剂、5-HT拮抗剂等药物。1,3-环己二酮还可以用来制备低毒高效除草剂等农药。以间苯二酚为原料催化加氢合成1,3-环己二酮,是国际上一种通 用工艺。国内则是以浙江工业大学2005年申报的《一种1, 3-环己二 酮的制备方法》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号200510048956.X,公开日2005 年10月12日)为代表的目前国内最高水平。它的主要技术方案如下 物质的量比为1 : 1 1.5的间苯二酚与无机强碱先中和成盐,所得盐 再在钼质量含量0.5 5 %的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催化下,在0.5 3MPa、 50 150。C下进行加氢还原,加氢还原产物再与质子酸在室温下进行 酸化及重排反应得到所述的1, 3-环己二酮,所述的改性骨架镍催化 剂用量为间苯二酚质量的0.5 3%。现有合成1,3-环己二酮的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1) 纯度在99.5%以下,不能满足下游产品,特别是高端医药 产品对纯度的使用要求;(2) 现有工艺所得的为类白或淡黄色、结晶不明显而较粘的产 品,在贮运和运输环节会很快变为深黄色,使下游产品无法应用;(3) 现有工艺中无机碱用量较大,会影响后处理酸化等工序, 使物料消耗加大,副产物增多,废水处理环节费用增加;(4) 现有工艺的催化加氢过程反应温度过高,需配套相应锅炉 等公用热能设施,因而耗能较高并导致一定程度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该方 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纯度高、外观好且不易变色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的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以物质量比为l:0.2 0.8:2 3.5的定量间苯二酚、氢氧化钠和水,投入不锈钢配料箱,在溶解 后温度稳定在4(TC左右时,导入不锈钢反应釜内,加入占间苯二酚 质量3 4%的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吸真空后加氢保持压力在3.5 6.5MPa,在40 50。C条件下保温6 12小时后出料。经冷却、沉淀、 过滤进入结晶釜,在搅拌条件下加入20 50%体积的工业盐酸。在 降温至一5 5。C时,排出料液,离心、烘干,即得l,3-环己二酮。该 方法所得的产物是较疏松状的高纯度纯白色棱状晶体,完全省略了后 处理时的重结晶步骤。本专利技术反应的原理可以以下述的化学式来表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formula>反应压力为3.5 6.5MPa。反应压力过低加氢不充分,反应时间 过长;压力过高对设备、安全生产要求太高没有意义。所以压力在上 述范围内最佳。申请人认为,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取得上述的优点是因为(1) 反应温度在40 5(TC。加氢反应是放热反应。 一般来讲, 低温不适于加氢反应,这点可从相对低温时反应釜内氢气消耗量来判 断。本工艺可以在40 5(TC时很好地反应,并且反应物在经过简单 后处理后质量指标相当高,是由于在本改性骨架镍催化剂内含有金属 钼(其含量远低于现有专利表述的0.5 5%),并含有另外几种高选 择性助金属成分。(2) 间苯二酚与无机强碱和水的质量比。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质量比与现有专利比较,大大降低了无机强碱的用量。这一配比使整个工艺,包括酸化时后处理盐酸用量大幅降低,并使结晶时附着在晶 体结构中的副产物含量大幅降低(副产物也是引起产品发粘和变色的主要原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一、使产品品质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1、外观色泽在此之前,国内外几乎所有厂家生产的产品(包括昂贵的 进口标样)均是类白或淡黄色,以至于很多客户都以为该产品就应该 是这种色泽。而且产品在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色泽还会不断变深,直接 影响到下游产品的使用。而本专利技术的产品呈纯白色,长期贮存(甚至 一段时间下在阳光下曝晒)仅变为类白色,不会影响使用;晶体国内外目前厂家产品从肉眼观察几乎看不出晶体,且较粘,近似于膏状;本专利技术的产品肉眼可见较为疏松、晶莹透亮的棱状结晶。用户曾拿白糖与淀粉来比喻其间的差别。2、纯度国内外现有产品纯度一般在97% 98%即是合格产品。如主体含 量》99%即可称之为高级医药级产品。而本专利技术的产品主体含量 可达到99.9%的水平,这一点从与其他产品的熔点对比也可看出本 专利技术的产品熔点略高于国内外其他厂家产品(大约1°C),且溶程极 短(仅1 1.5。C就已全溶),这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其高纯度。二、 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反应1、 使反应更加温和、安全;2、 大量节省了能源、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比同等产能规模的 建设投资同比降低80%以上(包括其他工艺改革在内),使生产车间 更加简洁、安全,节能减排效果明显;三、 原料转化率和后处理对比效率明显提高1、 原料转化率和产品收率提高。由于催化剂选择得当,此反应 中原料间苯二酚转化率极高,达99.9%以上,而产品收率现达到95% 左右,经济效益十分可观;2、 由于在反应中大幅减少了无机强碱的用量,这在工业化大生 产对比过程中是相当可观的,也对大幅减少后处理酸化时盐酸投放量 与副产物的产生量、废水处理压力产生巨大影响,其优点是不言而喻 的。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在3000L的不锈钢密封投料箱内,投入800kg液碱,1300kg水,在搅拌条件下投入600kg间苯二酚。待物料充分溶解,温度稳定在40 45。C范围时,导入3000L不锈钢高压反应釜内。而后从催化剂专 用口加入20kg改性骨架镍催化剂,以水充分洗涤后关闭高压阀门。 开启真空泵,在釜内达到极限真空后,关闭真空阀门,缓慢通入工业 氢气到4MPa,并随时补充氢气,保持压力。观察温度应在45 50°C 之间。在保持压力和温度8小时后打开出料阀门,将料排入沉淀储罐, 并通过安全排空管排出剩余气体,卸压力为零,准备下一批次生产。 沉淀储罐内物料经冷却、沉淀,导出上层清液过滤,下层沉淀催 化剂经吸滤后回收。所有滤液导入5000L搪玻璃结晶釜内,在降温、 搅拌条件下加入20 50%体积的工业盐酸。待降温至一5 5。C时, 放出母液和结晶进入离心机淋洗甩干。10分钟离心结束后出料,装 入12立方真空干燥机,干燥5小时后出料为纯白色成品,分析、包 装即得。本实施例所得的产品为纯白色,纯度为99.9%,原料转化率 99.9%,产品收率95%。以上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进行了 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 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其核心思 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在具体 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 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1,3-环己二酮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物质量比为1∶0.2~0.8∶2~3.5的定量间苯二酚、氢氧化钠和水,投入不锈钢配料箱,在溶解后温度稳定在40℃左右时,导入不锈钢反应釜内,加入占间苯二酚质量3~4%的催化剂;真空、加氢保持压力在3.5~6.5MPa,在反应温度40~50℃条件下保温6~12小时后出料;经冷却、沉淀、过滤进入结晶釜,搅拌条件下加入10~50%体积的工业盐酸;在降温至-5~5℃时,排出料液,离心、烘干,即得1,3-环己二酮。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1,3-环己二酮的工业化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物质量比为10.2~0.82~3.5的定量间苯二酚、氢氧化钠和水,投入不锈钢配料箱,在溶解后温度稳定在40℃左右时,导入不锈钢反应釜内,加入占间苯二酚质量3~4%的催化剂;真空、加氢保持压力在3.5~6.5MPa,在反应温度40~50℃条件下保温6~12小时后出料;经冷却、沉淀、过滤进入结晶釜,搅拌条件下加入10~50%体积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亿明翔精细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