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兰花梗芽组培用的培养基和组培苗繁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05376 阅读:4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文心兰组培用的培养基及组培苗繁殖方法。这种培养基的主要特征是,其大量元素成分的浓度组合是现有文心兰组培用的培养基中没有的。文心兰组培苗繁殖方法包括:利用上述培养基诱导花梗芽产生愈伤组织及其原球茎的分化,该原球茎萌发形成具有假球茎的组培苗后,将其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然后用常规组培苗移栽方法将生根组培苗移栽到基质中。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以文心兰杂种品种花梗芽为外植体,通过原球茎分化途径快速繁殖文心兰种苗,加快文心兰种苗的繁殖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生物技术中组培苗(试管苗)繁殖技术,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文心兰组培用的培养基及组培苗繁殖方法。
技术介绍
文心兰是兰科文心兰属(0ncidium)植物的总称,该属植物原生种多达几百种,但用于观赏的种类仅有几个。通过种间或与邻近属间种类的杂交,现已培育出众多观赏价值高和商业价值大的杂交品种,尤其是罗汉文心兰(One. Aloha Iwanaga),蜜糖文心兰(One.Sweet Sugar),罗斯文心兰(One. Gower Ramsey),金西文心兰(One. Kinsei),沃尔卡诺女王文心兰(One. Volcano Queen)禾口香水文心兰(One. Sharab baby "sweetfranee,,)在我国花卉市场倍受青睐,是我国兰花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心兰传统的繁殖方法是分株或播种繁殖,由于分株繁殖系数低,且播种的实生苗变异大等缺点,使传统繁殖方法繁殖文心兰不能满足生产的需求。利用组织培养方法开辟了一条既能大量生产文心兰种苗、又能保持该种苗性状稳定的途径。迄今为止,国内外对文心兰组织培养进行了许多研究,分别在诱导文心兰丛生芽、原球茎或类原球茎(曾宋君等,2004,专利号ZL200410077727. 6)和体细胞胚胎形成3个方面,开展了文心兰种苗快速繁殖的研究。其中,诱导文心兰培养物形成原球茎或类原球茎的研究备受关注。李文玲(2004)取罗汉文心兰幼苗侧芽的茎尖,培养在添加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MS培养基上,诱导外植体形成类原球茎;崔广荣(2004)在MS培养基上诱导金西文心兰试管苗的茎尖分化为类原球茎;Chen(2000)将蜜糖文心兰花梗节间培养在1/2MS培养基上,诱导花梗形成愈伤组织,再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为类原球茎;魏翠华(2007)以蜜糖文心兰顶芽和侧芽生长的小苗为材料,研究了改良1号,改良KC, MS培养基对类原球茎分化的影响;杨金凤(2009)、郑维全(2009)各采用1/2MS和MS基本培养基与适宜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诱导蜜糖文心兰侧芽茎尖分化类原球茎。对于罗斯文心兰来说,侧芽茎尖和带2 3个花蕾的花穗培养在MS培养基上(陈兴贻,1989),假球茎茎段培养在MS和VW培养基上(Bagde等,1997 ;Kanika等,2003),茎尖和带2花芽花梗茎段培养在MS和N6培养基上(彭晓明等,2000),茎尖胚性愈伤组织培养在MS培养基上(Jheng等,2006),无菌幼苗茎尖培养在1/2MS培养基上(张超等,2008),分别在各培养基中添加适宜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下形成类原球茎。 综上所述,通过原球茎或类原球茎途径繁殖文心兰杂种品种所使用过的培养基是VW、改良1号,改良KC、Ne、l/2MS和MS;使用过的外植体多数为幼苗侧芽茎尖、组培苗茎尖,少数为花穗、带花芽花梗茎段和假球茎茎段,而具有100 150朵花的文心兰花梗芽外植体未得到充分利用;研究数据表明文心兰原球茎的增殖率尚低于不定芽的,例如在N6和MS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增殖率高达450%,而原球茎的增殖率较低,为250% (彭晓明等,2000)。明显可见,从利用花梗芽外植体和提高原球茎增殖率方面进行组培技术的改进,可以使提高文心兰通过原球茎繁殖途径繁殖组培苗的效率,促进文心兰种苗的产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出一种文心兰 杂种品种组培用的培养基及组培苗繁殖方法,使用该培养基及方法繁殖文心兰杂种品种种 苗,能诱导罗汉文心兰(One. Aloha Iwanaga),蜜糖文心兰(One. Sweet Sugar)和香水文心 兰(One. Sharab Baby"sweet france")等品种花梗芽形成愈伤组织及其原球茎的分化,在 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原球茎的增殖可达到5 8倍,同时原球茎相继萌发生长为组培苗。 本专利技术不但减少了因取茎尖外植体引起的母株损失、或减少了从培养组培苗后再取茎尖诱 导原球茎的组培环节,而且提高了原球茎的增殖率,加快文心兰组培苗的繁殖速度。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种文心兰花梗芽组培用的培养基,用于诱导花梗芽愈伤组织及其原球茎分化和 组培苗的生长,包含下列成分 (1)大量元素成分KN03, 400 800mg/L ; (NH4) 2S04, 100 300mg/L ;Ca (N03) 2 4H20, 200 400mg/L ; MgS04 7H20, 150 400mg/L ;KH2P04, 100 250mg/L ; (2)微量元素成分FeS04 7H20, 13. 9 27. 8mg/L ;Na2EDTA 2H20, 18. 65 37. 3mg/L ;KI,O 0. 83mg/L ;H萬,O 6. 2mg/L ;MnS04 4H20, 11. 2 25mg/L ;ZnS04 7H20,4. 3 10mg/L ; Na2Mo04 2H20,0. 25mg/L ;CuS04 5H20,0. 01 0. 025mg/L ;CoCl2 6H20,0. 025mg/L ; (3)有机营养成分肌醇,500 1000mg/L ;烟酸,O. 5 5mg/L ;盐酸吡口多醇,O. 5 lmg/L ;盐酸硫胺 素,O. 1 lmg/L ;甘氨酸,2mg/L ; (4)其他有机营养成分椰子汁,O 150ml/L ;牛肉蛋白胨,O 2g/L ;水解酪蛋白,O 0. 5g/L ; (5)生长调节剂 a-萘乙酸,O. 1 0. 5mg/L,6-节氨基嘌呤,0. 5 6mg/L; 6-糠氨基嘌呤,0. 5 0. 5mg/L ; (6)碳源蔗糖,10 30g/L ; (7)凝固剂琼脂,6 7g/L; 最终pH调节为5. 6 5. 8 ; —种文心兰组培苗繁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诱导花梗芽产生愈伤组织及其原球茎的分化 利用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诱导产生愈伤组织及其原球茎的分化将营养 繁殖的盆栽苗花梗芽在采用配方1配制的培养基上,培养2周左右后,花梗芽产生愈伤组 织,随着愈伤组织生长,逐渐分化出原球茎,同时原球茎萌发生长成组培苗(图1); (2)原球茎增殖 将上述愈伤组织和原球茎继代到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培养基上,增殖愈伤组织 和原球茎,在原球茎增殖过程中部分原球茎萌发生长为组培苗;每6 7周继代一次,按 1 : 5比例继代增殖培养; (3)组培苗生根诱导和移栽 将长度3cm以上并具有假球茎的组培苗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经过2 4周培养 后,茎基部产生新根,新根生长到2 3cm长时,采用常规组培苗移栽方法将生根组培苗移 栽到基质中; 优选地,所述诱导培养基的大量元素成分为KN03,550mg/L ;140mg/L(NH4)2S04 ; Ca(N03)2 4H20,236mg/L ;MgS04 7H20,370mg/L ;KH2P04, 250mg/L ; 进一步地,所述的文心兰组培繁殖方法,其中第3步所用的生根培养基为权利要 求1培养基中大量元素含量减半的基本培养基成分、萘乙酸0. 05 0. 2mg/L、蔗糖10 30g/L、琼脂6 7g/L,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文心兰组培用的培养基,用于诱导花梗芽愈伤组织及其原球茎的分化、增殖和组培苗生长,其特征在于包含下列成分:    (1)大量元素成分    KNO↓[3],400~800mg/L;(NH↓[4])↓[2]SO↓[4],100~300mg/L;Ca(NO↓[3])↓[2].4H↓[2]O,200~400mg/L;MgSO↓[4].7H↓[2]O,150~400mg/L;KH↓[2]PO↓[4],100~250mg/L;    (2)微量元素成分    FeSO↓[4].7H↓[2]O,13.9~27.8mg/L;Na↓[2]EDTA.2H↓[2]O,18.65~37.3mg/L;KI,0~0.83mg/L;H↓[3]BO↓[3],0~6.2mg/L;MnSO↓[4].4H↓[2]O,11.2~25mg/L;ZnSO↓[4].7H↓[2]O,4.3~10mg/L;Na↓[2]MoO↓[4].2H↓[2]O,0.25mg/L;CuSO↓[4].5H↓[2]O,0.01~0.025mg/L;CoCl↓[2].6H↓[2]O,0.025mg/L;(3)有机营养成分    肌醇,500~1000mg/L;烟酸,0.5~5mg/L;盐酸吡哆醇,0.5~1mg/L;盐酸硫胺素,0.1~1mg/L;甘氨酸,2mg/L;    (4)其他有机营养成分:    椰子汁,0~150ml/L;牛肉蛋白胨,0~2g/L;水解酪蛋白,0~0.5g/L;    (5)生长调节剂    α-萘乙酸0.1~0.5mg/L,6-苄氨基嘌呤0.5~6mg/L;6-糠氨基嘌呤0.5~0.5mg/L;    (6)碳源:蔗糖,10~30g/L;(7)凝固剂:琼脂,6~7g/L;    最终pH调节为5.6~5.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尊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