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谭伟宜专利>正文

多功能湿式发动机气缸套拔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8975 阅读:3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湿式发动机气缸套拔出器,包括支撑架和拉出螺杆,在拉出螺杆的下端固套有下安装套,并在该下安装套之上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在该调节螺母下部的环形槽内活套有上安装套,在该上安装套和下安装套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伸张拉爪机构,每个伸张拉爪机构均由拉爪、上收张臂和下收张臂组成,其中拉爪的外侧面为圆弧面,在拉爪外侧面的下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台,且该拉爪的上、下部分别经上、下销轴与所述上、下收张臂的外端铰接,该上、下收张臂的内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上、下安装套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即可调节两拉爪外侧面之间的间距,调节非常方便,而且精确度高;此外,还具有结构合理、经久耐用的优点。(*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缸套取出工具,具体地讲,是一种多功能湿式发动机气缸 套拔出器。
技术介绍
气缸套分为干式气缸套和湿式气缸套,湿式气缸套与干式缸套相比,缸套壁厚稍 大,但散热能力更强。发动机的气缸套使用一定时间后,会因磨损、拉缸而损伤,维修时需要 更换气缸套。原来拆卸汽缸套的方法是用锤子和钢杆将汽缸套从汽缸体中击出,这样容易 损伤缸体。为此,人们设计了气缸套拔出器,如中国专利CN2758024Y公开了一种汽缸套拔 出器,由丝杠机构和拉板构成,该拔出器只能用于同一内径的气缸套,使用起来不方便。中 国专利CN2808460Y公开了一种缸套拉拔器,由支撑架、连接板、拉爪及调整螺钉组成,拉爪 的中上部铰接在连接板上,在拉爪的上端设有调整螺钉,通过调整螺钉调整拉爪下端之间 的开口。当拉爪开口较大时,拉爪下端的爪部与气缸套 接触为线接触,它们两者容易滑动, 不便于操作;而且,调整拉爪开口大小时,需要拧三个螺钉,且要保证三个螺钉的旋进距离 一致,因此调节时非常麻烦。中国专利CN2810902Y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发动机气缸套拉出 器,由套管、两个伸出爪、一个压缩弹簧、两根调整杆、螺柱和压板组成,两个伸出爪分别插 设在拉出器套管两端内,并在之间装有压缩弹簧。使用时,向内压两个调整杆,接着将拉出 器套管伸入气缸里,放至超过缸套底边口时,松开两个调整杆,伸出爪在弹簧作用下自动弹 出,扣住缸套底部,然后将气缸套随拉出器被拉出。该气缸套拉出器能适用于不同规格的气 缸套,但在拉出器套管伸入气缸里的过程中,伸出爪的外端与气缸套内壁摩擦,一方面会划 伤气缸套内壁,另一方面放入较费力,同样存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不同内径气缸套的多功能 湿式发动机气缸套拔出器,该气缸套拔出器两伸出爪之间的间距易调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多功能湿式发动机气缸套拔出器,包括支撑架 和拉出螺杆,拉出螺杆的上端从支撑架的横板中部伸出,并在该伸出端装拉出螺母,在所 述拉出螺杆的下端固套有下安装套,并在该下安装套之上的拉出螺杆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 母,在该调节螺母下部的环形槽内活套有上安装套,在该上安装套和所述下安装套的两侧 对称设有两伸张拉爪机构,每个伸张拉爪机构均由拉爪、上收张臂和下收张臂组成,其中拉 爪的外侧面为圆弧面,在拉爪外侧面的下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台,且该拉爪的上、下部分别 经上、下销轴与所述上、下收张臂的外端铰接,该上、下收张臂的内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上、下 安装套上。本技术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即可调节两拉爪外侧面之间的间距,调节非常方 便,能适用于目前所有内径的气缸套;此外,通过螺纹调节,精确度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下销轴经弹性伸张平衡块连接,以增加拉爪在调整过程中的平衡性。进一步,在所述上、下收张臂外端的对接面上设有相啮合的齿,以避免在调 整过程,两拉爪相互搓动,进一步增加了拉爪的的平稳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调节螺母由套装在所述拉出螺杆上的螺母、套筒和收张 螺杆组成,套筒的上端与螺母固定连接,套筒的下端设有内螺纹,与所述收张螺杆的上部螺 纹连接,且在套筒与收张螺杆之间设有安装所述上安装套的环形槽。调节螺母采用此结构, 便于加工和安装。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支撑架主要由所述横板、套装在该横板两端的两滑套以 及分别铰接在两滑套下部的两支脚组成,在横板的两端沿轴向设有上下贯通的穿槽,所述 滑套通过穿过该穿槽的螺栓与横板固定连接,当支脚竖直时,支脚的上端通过限位装置定 位。采用此收折式支撑架,便于野外作业时携带。所述限位装置主要由设在所述滑套下部 的两侧板及穿过该两侧板的挡销组成,所述两支脚的上端位于所述两侧板内并通过穿过两 侧板的销轴固定,该两支脚上端相对的棱角为圆弧面,在靠近该圆弧面棱角的所述两侧板 上设有所述挡销。所述螺栓的下端固定在所述滑套的内底面,上端穿过滑套并通过螺母锁 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旋转调节螺母,即可调节两拉爪外 侧面之间的间距,调节非常方便,而且精确度高;此外,还具有结构合理、经久耐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张开状态;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收缩状态;图3为图2的俯视图;图4为支撑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参见图1,本技术的多功能湿式发动机气缸套拔出器主要由拉出螺杆1、拉出 螺母22、调节螺母、上安装套3、下安装套9、伸张拉爪机构和支撑架组成,拉出螺杆1的上 端从支撑架的横板15中部伸出,并在该伸出端装拉出螺母22,由拉出螺杆1和拉出螺母22 组成丝杆机构。调节螺母由套装在拉出螺杆1上的螺母13、套筒2和收张螺杆4组成,套筒2的上 端与螺母13焊接,套筒2的下端设有内螺纹,与收张螺杆4的上部螺纹连接,且在套筒2与 收张螺杆4之间设有安装上安装套3的环形槽,上安装套3安装在环形槽内,由环形槽限制 其轴向移动。下安装套9套在拉出螺杆1的下端并用螺钉锁紧。在上安装套3和下安装套9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伸张拉爪机构,每个伸张拉爪机构均由拉爪7、上收张臂5和下收张臂6组成,其中拉爪7的外侧面为与气缸套壁配合的圆弧 面,在拉爪7外侧面的下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台7a。在该拉爪7上有开口朝向拉出螺杆1 的U形安装槽。上、下收张臂5、6为U形结构,且上、下收张臂5、6的开口相向,该上、下收 张臂5、6的外端分别位于拉爪7的U形安装槽的上、下部,并分别经上、下销轴12、11与拉 爪7铰接,该上、下收张臂5、6的内端分别铰接在上、下安装套3、9上。在上、下收张臂5、6 外端的对接面上设有相啮合的齿。上、下销轴12、11经弹性伸张平衡块8连接。参见图1、4,支撑架主要由横板15、两滑套16和两支脚17组成,在横板15的中部 设有竖直通孔15a,在横板15的两端沿轴向设有上下贯通的穿槽15b,且穿槽15b贯通至横 板15的端面。两滑套16的下部有两平行的侧板16a,两滑套16的上部分别活套在横板15 的两端,竖直穿过穿槽15b的螺栓19的下端固定在滑套16内,上端穿出滑套16并用螺母 18锁紧,以使滑套16不能滑动。两支脚17的上端伸入两侧板16a内并通过穿过两侧板16a 的销轴21固定,该两支脚17上端靠近通孔15a的棱角为圆弧形,以使支脚17只能向横板 15的中部转动。在靠近该圆弧形的两侧板16a上设有挡销20。工作时,支脚17垂直于横 板15,支脚17的上端通过挡销20定位;使用完后,将支撑架取下,拿掉挡销20,用手将支脚 17的下端向横板15的中部搬动,支脚17收折,支撑架所占的体积减小,野外作业时便于携市ο使用时,先将拉爪7收紧放入气缸套的内上部,顺时针旋转套筒2,当拉爪7张开至 适当位置时,再往下降,使凸台7a刚好位于气缸套的底边下,继续旋转套筒2,使拉爪7卡住 气缸套的底边,再将拉出螺杆1的上端从横板15中部的通孔15a伸出,装上拉出螺母22,顺 时针旋转拉出螺母22,拉出气缸套,气缸套取出后,逆时针旋转套筒2,拉爪7收缩,推出拔 出器。权利要求一种多功能湿式发动机气缸套拔出器,包括支撑架和拉出螺杆(1),拉出螺杆(1)的上端从支撑架的横板(15)中部伸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湿式发动机气缸套拔出器,包括支撑架和拉出螺杆(1),拉出螺杆(1)的上端从支撑架的横板(15)中部伸出,并在该伸出端装拉出螺母(2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拉出螺杆(1)的下端固套有下安装套(9),并在该下安装套(9)之上的拉出螺杆(1)上螺纹连接有调节螺母,在该调节螺母下部的环形槽内活套有上安装套(3),在该上安装套(3)和所述下安装套(9)的两侧对称设有两伸张拉爪机构,每个伸张拉爪机构均由拉爪(7)、上收张臂(5)和下收张臂(6)组成,其中拉爪(7)的外侧面为圆弧面,在拉爪(7)外侧面的下端设有向外突出的凸台(7a),且该拉爪(7)的上、下部分别经上、下销轴(12、11)与所述上、下收张臂(5、6)的外端铰接,该上、下收张臂(5、6)的内端分别铰接在所述上、下安装套(3、9)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伟宜
申请(专利权)人:谭伟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