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8174 阅读:3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依次焊接的前纵梁、连接板和前地板纵梁,连接板加强槽的前部与前纵梁尾部搭接,后部与槽形前地板纵梁搭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纵梁与连接板相搭接部位的槽中焊接有根部加强件,在所述连接板加强槽槽背的后部叠置有槽形地板梁加强件,该地板梁加强件的后部与前地板纵梁的槽背相叠置搭接;在所述前纵梁尾部的侧面焊接有长条罩形的地板梁前端加强件,该地板梁前端加强件的后部与所述连接板加强槽和前地板纵梁的槽外侧壁相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连接牢靠,提高其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即使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连接部位也不会出现断裂、溃散。(*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结构,更具体地说是涉及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当汽车发生意外碰撞时,要求汽车车身能够有良好的吸能效果,最大限度地保证 驾乘人员的生存空间,而尽量减小驾驶室的变形是最基本的要求。汽车前纵梁位于汽车车 身前部两侧,是构建机舱和承力的主要部件,承受着车身纵向力并将纵向力传递给地板等 其他部件,前纵梁在通过扭曲变形吸收、衰减冲击能量的同时,一部分力也会传递到地板 梁。前地板纵梁与前纵梁通过连接板搭接焊接,连接板的一侧是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加 强槽,加强槽的槽口向上,连接板加强槽的前端与前纵梁尾部搭接,后端与槽形前地板纵梁 搭接,由于三者通过焊接连接,在连接处成为薄弱区,在承受冲击载荷时,容易断裂,达不到 有效的吸能效果,造成对乘员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 构,能够使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连接牢靠,提高其承受冲击载荷的能力。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依 次焊接的前纵梁、连接板和前地板纵梁,所述连接板的一侧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 板加强槽,其槽口向上,连接板加强槽的前部与前纵梁尾部搭接,后部与槽形的前地板纵梁 搭接,其关键在于,在所述前纵梁与连接板相搭接部位的槽中焊接有根部加强件,在所述连 接板加强槽槽背的后部叠置有槽形的地板梁加强件,该地板梁加强件的后部与前地板纵梁 的槽背相叠置搭接;在所述前纵梁尾部的侧面焊接有长条罩形的地板梁前端加强件,该地 板梁前端加强件的后部与所述连接板加强槽和地板梁加强件的槽外侧壁相焊接。本技术在前纵梁、连接板和前地板纵梁的连接处加焊根部加强件和地板梁加 强件,并且通过地板梁前端加强件将地板梁加强件、连接板和前纵梁再次连接加固,槽形和 罩形结构的加强件强度较高,这样就使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能够牢靠地连接,即使承 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在连接部位也不会出现断裂、溃散,从而使车身下部框架能够有效吸收 冲击能量,减少或避免对乘员的伤害。为了加强前纵梁尾部,使前纵梁与连接板的连接更为可靠,所述前纵梁的尾部是 与所述连接板加强槽槽底搭接的折弯翻边,在该折弯翻边上焊接有下加强板,所述根部加 强件的前部与该下加强板焊接。为强化根部加强件,所述根部加强件为槽形结构,其形状与前纵梁尾部和连接板 搭接部位的形状相适配。进一步地,所述地板梁加强件为中部压有定位台阶的阶梯槽,其槽口向外翻边,该 翻边与相搭接件焊接。定位台阶前、后侧的槽内腔大小不同,以便与连接板加强槽和前地板纵梁的槽背相贴适。进一步地,所述地板梁前端加强件的罩口边缘向外翻边形成罩沿,该罩沿与相邻 件的贴合面焊接。进一步地,为了加强前地板纵梁的前部,在所述槽形前地板纵梁槽内的前部,焊接 有槽形的前地板纵梁加强板,该加强板的槽口设有搭接翻边,在槽壁和槽底上压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所述根部加强件、地板梁加强件和地板梁前端加强件为板材冲压件,其 壁厚为2. 5 3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使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连接牢靠,提高其承 受冲击载荷的以能力,即使是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连接部位也不会出现断裂、溃散,从而 使车身下部框架能够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减少或避免对乘员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2中,根部加强件的主视图。图4为图3的右视图。图5为图1中,地板梁加强件的俯视图。图6为图5的F-F剖视图。图7为图1的B-B剖视图。图8为图1的C-C剖视图。图9为图1的D-D剖视图。图10为图1的E-E剖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G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11和图12所示,本技术是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 接结构,主要由前纵梁1、连接板2、前地板纵梁3、根部加强件4、地板梁加强件5、地板梁前 端加强件6、下加强板7和前地板纵梁加强板8组成。其中前纵梁1、连接板2和前地板纵梁 3依次搭接焊接,连接板2的一侧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板加强槽2a,其槽口向上, 连接板加强槽2a的前部与前纵梁1尾部搭接,后部与槽形的前地板纵梁3叠置搭接。前纵 梁1的尾部是与连接板加强槽2a槽底搭接的折弯翻边la,在该折弯翻边Ia上焊接有下加 强板7 (如图7和图9所示),连接板加强槽2a的前部搭接在下加强板7上。如图2、图3、 图4和图11所示,在前纵梁1与连接板2相搭接部位的槽中焊接有根部加强件4,根部加强 件4为槽形结构的冲压件,板厚为2. 5mm,它与前纵梁1尾部和连接板2搭接部位的形状相 适配焊接。从图7和图8可看到,根部加强件4的前部与前纵梁1尾部的下加强板7焊接, 根部加强件4的后部与连接板加强槽2a焊接,将前纵梁1和连接板2的连接部位加固。如图1、图10和图12所示,在连接板加强槽2a槽背的后部叠置有槽形的地板梁加强件5,地板梁加强件5的前部与连接板加强槽2a搭接,后部与前地板纵梁3的槽背相叠置 搭接,连接板加强槽2a将地板梁加强件5和前地板纵梁3的连接部位加固。如图5、图6, 地板梁加强件5是由板材冲压成型的阶梯槽,其中部压有定位台阶5a,定位台阶5a前侧的 槽内腔较大,并且与连接板加强槽2a的槽背相贴适,由于前地板纵梁3是搭接在连接板加 强槽2a槽内的,因而定位台阶5a后侧的槽内腔较小,从而与前地板纵梁3的槽背相贴适。 地板梁加强件5的壁厚为2. 5mm,其槽口向外翻边5b,该翻边5b与相搭接件焊接。如图2 和图11所示,为加强前地板纵梁3的前部,在前地板纵梁3的前部槽内,焊接有槽形的前地 板纵梁加强板8,该加强板的槽口设有搭接翻边8a,槽壁和槽底上都压有加强筋Sb。如图1、图2、图7-9,图11、图12所示,在前纵梁1尾部的侧面焊接有长条罩形的 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该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的后部与连接板加强槽2a和地板梁加强件5 的槽外侧壁相焊接,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同时与地板梁加强件5、连接板2和前纵梁1连接, 使各连接部位再次加固。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也为板材冲压件,其壁厚为2. 5mm,其罩口边 缘向外翻边形成罩沿6a,该罩沿6a与相邻件的贴合面焊接。如图9所示,地板梁前端加强 件6前部的下侧罩沿6a,与前纵梁1尾部折弯翻边Ia上的下加强板7贴合焊接,地板梁前 端加强件6在此处的上侧罩沿6a与轮罩相焊接(轮罩图中示画出);图7示出了地板梁前 端加强件6与根部加强件4连接处的前段,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的下 侧罩沿6a与前纵梁1 尾部折弯翻边Ia上的下加强板7贴合焊接,而上侧罩沿6a与根部加强件4的外侧壁贴合 焊接;图8示出了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与根部加强件4连接处的后段,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 在此处的下侧罩沿6a与前纵梁1的尾部焊接,上侧罩沿6a则与连接板加强槽2a的外侧壁 相焊接,在连接板加强槽2a中是搭接的根部加强件4。这样,通过三个加强件在各连接处的加强,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就相 当地牢固可靠,即使承受较大的冲击载荷,在连接部位也不会出现断裂、溃散,从而使车身 下部框架能够有效吸收冲击能量,减少或避免对乘员的伤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依次焊接的前纵梁(1)、连接板(2)和前地板纵梁(3),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板加强槽(2a),其槽口向上,连接板加强槽(2a)的前部与前纵梁(1)尾部搭接,后部与槽形的前地板纵梁(3)搭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纵梁(1)与连接板(2)相搭接部位的槽中焊接有根部加强件(4),在所述连接板加强槽(2a)槽背的后部叠置有槽形的地板梁加强件(5),该地板梁加强件(5)的后部与前地板纵梁(3)的槽背相叠置搭接;在所述前纵梁(1)尾部的侧面焊接有长条罩形的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该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的后部与所述连接板加强槽(2a)和地板梁加强件(5)的槽外侧壁相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包括依次焊接的前纵梁(1)、连接板(2)和前地板纵梁(3),所述连接板(2)的一侧为沿车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连接板加强槽(2a),其槽口向上,连接板加强槽(2a)的前部与前纵梁(1)尾部搭接,后部与槽形的前地板纵梁(3)搭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纵梁(1)与连接板(2)相搭接部位的槽中焊接有根部加强件(4),在所述连接板加强槽(2a)槽背的后部叠置有槽形的地板梁加强件(5),该地板梁加强件(5)的后部与前地板纵梁(3)的槽背相叠置搭接;在所述前纵梁(1)尾部的侧面焊接有长条罩形的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该地板梁前端加强件(6)的后部与所述连接板加强槽(2a)和地板梁加强件(5)的槽外侧壁相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纵梁与前地板纵梁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前纵梁(1)的尾部是与所述连接板加强槽(2a)槽底搭接的折弯翻边(Ia),在该折弯翻边 (Ia)上焊接有下加强板(7),所述根部加强件(4)的前部与该下加强板(7)焊接。3.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亚斌魏建芳
申请(专利权)人: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