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箱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97264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支撑位于车辆(1)的地板下方的油箱(7)的油箱支撑结构包括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8),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在沿车辆宽度方向彼此分离的两个位置处在车辆长度方向上伸展以支撑所述油箱。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的、位于车辆前侧的右侧固定点和左侧固定点(81)相对于位于车辆后侧的右侧和左侧固定点(82)被布置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使得在俯视图中每个油箱带相对于车辆长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在由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支撑的所述油箱的底面部分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接合的右侧接合沟槽(71)和左侧接合沟槽(7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的油箱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前置发动机车辆的油箱通过设置在长度方向上的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 侧油箱带安装在地板底侧面,以防止因车身在行驶过程中的扭转等所产生的影响(参考 JP2007-118635A)。而且,考虑到碰撞时的安全性,油箱被布置在后座椅下方从而不易受到 后端碰撞的影响。 如果载荷从后侧方向施加在上述车辆上,因油箱的惯性在油箱带上会作用有与该 载荷方向相反的力,即使该载荷是不会引起车身发生明显变形的小载荷。具体地,对于装满 燃料的油箱,会作用有高的惯性力,并且由此产生的油箱带的滑移和延长以及油箱的位移 会不可忽视地增加。因此,油箱及其周边部件可能因对周边部件干涉而被损坏。由于油箱 带与油箱之间的相对位移,油箱带到车身固定点的力矢量会变化,因而过大的载荷可能施 加在油箱带的前侧固定点和后侧固定点中的任一个上。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本专利技术,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改进针对从车辆 后侧方向施加的载荷的支撑稳定性的油箱支撑结构。 为了解决关于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箱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位于 车辆的地板下方的油箱,该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油箱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位于车辆的地板下方的油箱,所述油箱支撑结构包括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在沿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两个位置处在车辆长度方向上伸展以支撑所述油箱,其中,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的、位于车辆前侧的右侧固定点和左侧固定点相对于位于车辆后侧的右侧和左侧固定点靠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布置,使得在俯视图中每个油箱带相对于车辆长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在由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支撑的所述油箱的底面部分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接合的成对的右侧接合沟槽和左侧接合沟槽。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10-31 2008-281094一种油箱支撑结构,用于支撑位于车辆的地板下方的油箱,所述油箱支撑结构包括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在沿车辆宽度方向上彼此分离的两个位置处在车辆长度方向上伸展以支撑所述油箱,其中,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的、位于车辆前侧的右侧固定点和左侧固定点相对于位于车辆后侧的右侧和左侧固定点靠近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布置,使得在俯视图中每个油箱带相对于车辆长度方向倾斜地延伸;在由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支撑的所述油箱的底面部分中设置有分别与所述成对的右侧油箱带和左侧油箱带接合的成对的右侧接合沟槽和左侧接合沟槽。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箱支撑结构,其中,在所述油箱的底面部分中的所述成对 的右侧接合沟槽和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来实太田刚行
申请(专利权)人:铃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