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8855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辆用座椅包括座垫和被能转动地设置到座垫的后侧部分的靠背,所述座垫包括:就座部;前腿部,其在就座部的前侧部分被能转动地安装到就座部;以及后腿部,其支撑就座部的后侧部分。前腿部被能转动地安装到车辆地板,后腿部被能拆卸地安装到车辆地板,车辆用座椅适于被配置到就座模式和收纳模式。在就座模式中,靠背在直立状态下被锁定在座垫上,并且后腿部被锁定在车辆地板上,在收纳模式中,通过解除对靠背的锁定和解除对两个后腿部的锁定使座垫向前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能够从就座模式被配置到收纳模式的车辆用座椅。
技术介绍
日本特开2003-165366号公报说明了 一种包括座垫和靠背 的前部乘客座椅。允许该靠背向前倾斜,并且允许座垫在靠背 被保持向前倾斜的状态下向前滑动,从而将前部乘客座椅保持 在收纳状态。利用该构造,可以极大地确保前部乘客座椅和设 置于前部乘客座椅后方的后部座椅之间的空间。换句话说,可 以极大地确保后部座椅前方的空间。因此,例如,前部乘客座 椅后方的后部座椅的乘员能够在他/她的腿部伸展的状态下坐 在该后部座纟李上。然而,如果上述前部座椅4皮应用于小型车辆,则即使前部 乘客座椅被保持在收纳状态,也不能确保前部乘客座椅后方的后部座椅前方的大空间。因此,需要前部乘客座椅具有新的收 纳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 一 个方面是提供如下的车辆用座椅即使在该车 辆用座椅^皮应用于小型车辆的情况下,也能够在确保后部座祠^ 前方的大空间的状态下收纳该车辆用座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该车 辆用座椅包括座垫和被能转动地设置到所述座垫的后侧部分的 靠背,所述座垫包括就座部,该就座部构成乘员的就座部位;前腿部,该前腿部在所述就座部的前侧部分^皮能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就座部以支撑所述就座部;以及左右一对后腿部,该左右 一对后腿部支撑所述就座部的后侧部分。所述前力逸部在所述前 腿部的末端处被能转动地安装到车辆地板,所述左右一对后腿 部在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的末端处被能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车辆 地板,所述车辆用座椅适于被配置成就座模式和收纳模式。在 所述就座模式中,所述靠背在直立状态下被锁定在所述座垫上, 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在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的所述末端处被锁 定在所述车辆地板上;在所述收纳模式中,通过解除对所述靠 背的锁定和解除对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的锁定使所述座垫向前 转动。根据上述构造,当车辆用座椅被配置到就座模式时,乘员 可以坐在座垫上,并且在就座状态下,可以由靠背支撑乘客的 背部。另外,当车辆用座椅被配置到收纳模式时,即使在车辆 用座椅被应用于小型车辆的情况下,也可以确保设置在所述车 辆用座椅后方的后部座斗fr前方的大空间。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l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车 辆内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其示出了车辆用座椅被配置到就座模 式的状态;图2是图l的侧视图3是当图l中的车辆用座椅被配置到收纳模式时所述车 辆内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至图3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典型实施方式。图l 是包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一 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的内部 的示意性立体图,其示出了车辆用座椅被配置到就座模式的状 态。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当图l所示的车辆用座椅被配置 到收纳模式时所述车辆内部的示意性立体图。应当注意,在下 面的说明中,上、下、前、后、左和右分别表示图中所述的向 上方向、向下方向、向前方向、向后方向、向左方向和向右方 向,也就是,基于车辆l的向上方向、向下方向、向前方向、 向后方向、向左方向和向右方向。将参照图1和图2说明适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 一 个实施方式的 车辆用座椅的车辆1的构造。可以是小型车辆的该车辆总共具 有四个座椅驾驶员座椅IO、前部乘客座椅20、以及被设置在 各自的前部座椅的后方的驾驶员座椅侧后部座椅60和前部乘 客座椅侧后部座椅70。在这四个座椅中,前部乘客座椅20与本 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对应。另外,在这四个座椅中,驾驶员座椅 IO以及驾驶员座椅侧后部座椅60和前部乘客座椅侧后部座椅 70是已知的座椅,因此,这里将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因此, 这里将仅说明前部乘客座椅20的构造。前部乘客座椅20由座垫30和靠背50组成。下面,将分别说 明这些组成部件30、 50。首先,将说明座垫30。座垫30由如下 部件构成就座部32,其构成乘员的就座部分;左右一对前腿 部34、 34,其支撑就座部32的前侧部分;以及左右一对后腿部 36、 36,其支撑就座部32的后侧部分。应当注意,只要前腿部 支撑就座部32的前侧部分,左右一对前腿部34、 34可以是一个 前腿部。两个前腿部34在其各自的基端部处被可转动地安装到就座部32,从而可绕枢轴转动,该枢轴的轴向沿就座部32的宽度 方向(左右方向)耳又向。两个前腿部34分别设置有干涉就座部 32的止动件34a。利用该构造,当由稍后说明的锁定才几构384吏 座垫30被置于相对于车辆地板F锁定的锁定状态时,两个前腿 部34被限制成不与靠背50—起向前倾倒。因此,当座垫30被置 于锁定状态时,乘员可以坐在就座部32上。另一方面,两个后 腿部36被构造成其各自的基端与就座部32成为一体。接着,将说明靠背50。靠背50被配置成支撑坐在座垫30 (就座部32)上的乘员的背部的背部支撑部,并且靠背50被经 由简单的倾角调整机构40组装(设置)到座垫30的后侧部分。 利用该构造,靠背50可相对于座垫30转动。锁定装置(未示出) 被设置在该简单的倾角调整机构40上。利用该构造,靠背50能 够被相对于座垫30锁定(保持)在直立状态,当解除该锁定时, 靠背50变成可相对于座垫30向后倾倒(倾斜)地转动。靠背50在其左右两侧的下方部位形成有切口 52、 52。利用 该构造,当靠背50相对于座垫30向后倾倒地转动时,座垫30 的后腿部36、 36分别配合到切口 52中。此外,靠背50在其左右 两侧的上方部位形成有突起54、 54。该突起54、 54i殳置有销 54a、 54a,并且该销54a、 54a可相对于突起54、 54的表面进 退。销54a、 54a均被施以沿两个销54a、 54a前进(advance ) (突出)的方向的力。另外,杆56被设置到靠背50的左侧,从而可由乘员操作该 杆56。具体地,杆56纟皮构造以在两个阶賴j皮操作。在这两个阶 段的操作中,当进行第一阶段的操作时,使突起54的销54a、 54a分别抵抗;陂施加的力退到突起54的内部,并且稍后说明的 锁定机构38被解除锁定。当进行第二阶段的操作时,解除简单 的倾角调整机构40对靠背50的锁定。另外,座垫30和靠背50的两个背面(与就座面相反的面和 与背部支撑面相反的面)被单独制作以形成外观设计面 (designed surface )。另外,座垫30和靠背50均由材料品质为 具有刚性的合成树脂一体地成型。另外,当与驾驶员座椅10的 座垫和靠背比较时,座垫30和靠背50形成为紧凑的。也就是说, 驾驶员座椅10由较大尺寸的座椅构成,而前部乘客座椅20由较 小尺寸的座椅构成。以上述方式构造前部乘客座椅20。接着,将说明前部乘客座椅2 0被安装到车辆地板F的安装 构造。座垫30的两个前腿部34分别在各自的末端^皮可转动地安 装到安装支架F2,从而可绕以车辆宽度方向作为轴向的枢轴转 动,其中,所述安装支架F2形成在车辆地板F的台阶部F1处。 另外,经由锁定机构3 8将座垫3 0的两个后腿部3 6的末端可拆卸 地安装在车辆地^反F上。这里,将详细i兌明锁定才几构38。锁定才几构38由如下部件构 成撞销(striker) 38a,其形成在车辆地板F上(例如,形成 在车辆地板F中的凹部F3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座椅,其包括: 座垫,该座垫包括: 就座部,该就座部构成乘员的就座部位; 前腿部,该前腿部在所述就座部的前侧部分被能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就座部以支撑所述就座部;以及 左右一对后腿部,该左右一对后腿部支撑所述就座 部的后侧部分, 以及 靠背,该靠背被能转动地设置到所述座垫的后侧部分, 其中: 所述前腿部在所述前腿部的末端处被能转动地安装到车辆地板, 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在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的末端处被能拆卸地安装到所述车辆地 板, 所述车辆用座椅适于被配置成就座模式和收纳模式, 在所述就座模式中,所述靠背在直立状态下被锁定在所述座垫上,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在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的所述末端处被锁定在所述车辆地板上, 在所述收纳模式中,通过解除对所述靠 背的锁定和解除对所述左右一对后腿部的锁定使所述座垫向前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久野晓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