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81274 阅读:3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涉及离子显示器的生产工艺。现有技术存在工序多、成本高等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干燥时升温至115±3摄氏度进行保温,烧成时,第二次升温时间为10±2分钟。通过对涂布工艺的干燥和烧成环节进行改进,并增设过滤装置,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一道流程便能完成诱电体加工,简化工序,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等离子显示器(PDP)的生产工艺,具体是一种PDP中诱电体层的生产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PDP生产工艺流程中诱电体的加工分为两个工艺流程,分别为诱电体印刷和诱电体涂布。 因为诱电体覆盖于基板的电极图形上,但电极图形并不平整均一,在其上进行诱电体成膜过程中,现有的涂布工艺极大可能在电极与诱电体之间形成气泡突起,直接影响到诱电体成膜质量,所以需要先在电极图形上预先进行印刷工艺以减低基面平整度,然后再实施涂布工艺,印刷和涂布使用同一种诱电体材料。图l为二层化诱电体示意图。 对于印刷与涂布这两种不同的生产工艺流程需要不同的生产设备,不论是大型印刷设备还是大型涂布设备,其价格都非常昂贵,二层化工艺在实施过程中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固定资产投入成本以及维护成本等生产成本,并且印刷工艺均需要大量的丝网等间接材料,进一步提高了成本。二层化工艺在操作上也比较繁琐,生产时间长。 印刷工艺和涂布工艺均为厚膜成型工艺类属,只是二者能够控制的膜厚范围不同,印刷工艺的控制范围为7iim 50iim,涂布工艺的控制范围为50 y m 200 y m,而目前PDP生产中诱电体膜厚层为150iim左右的范围。所以涂布层工艺完全可以包括印刷工艺需要。 现有的涂布工艺中,在基板和电极上完成材料涂布后,先进行干燥,干燥时,升温至120摄氏度左右保温(图2);干燥完毕后,进行烧成环节,对诱电体材料进行第一次加热至第一保温值,然后进行第一次保温;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电体涂布层使其第二次升温至第二保温值,并进行第二次保温,第二次升温时间为5分钟左右(图3),如果不预先印刷,直接采用这种涂布工艺进行一层化诱电体加工,则会在电极与诱电体之间形成很多气泡突起,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通过改进涂布工艺中的干燥条件和烧成过程,来达到简化工序、降低成本的目的。 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1)将诱电体材料浆涂布在基板和电极上,并进行干燥,使诱电体材料浆形成诱电体涂布层,该诱电体涂布层覆盖于基板和电极上,干燥时,升温至115±3摄氏度进行保温; 2)对电体涂布层进行烧成加热电体涂布层使其第一次升温至第一保温值,然后进行第一次保温;再加热电体涂布层使其第二次升温至第二保温值,并进行第二次保温,第二次升温时间为10±2分钟,从而使诱电体涂布层固结在基板和电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工艺降低了干燥保温温度,并使烧成第二次升温时间更长,升温更缓慢,这都有助于减小气泡与突起发生率,从而使一层化工艺满足产品质量要 求。 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完善和补充,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采取如下技术措施或是这些措 施的任意组合 在将诱电体材料浆涂布在基板和电极上之前,预先对诱电体材料浆进行过滤。过 滤在整个诱电体工艺中能减少异物、气泡,有助于提高涂布质量。 采用三个串联的过滤器对诱电体材料桨进行过滤,这三个过滤器的滤眼直径依次 减小。 所述第二次保温的时间为5±2分钟。减少烧成保温时间(即第二次保温时间),在保持总烧成时间不变的前提下,增加第二次升温时间,减小气泡与突起发生率。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对涂布工艺的干燥和烧成环节进行改进,并增设过滤装置,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一道流程便能完成诱电体加工,简化工序,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二层化诱电体示意图; 图2为现有涂布工艺的干燥过程示意图; 图3为现有涂布工艺的烧成过程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一层化诱电体示意图; 图5为本专利技术涂布工艺的干燥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专利技术涂布工艺的烧成过程示意图; 图7为本专利技术采用115摄氏度干燥保温、烧成第二次升温时间采用10分钟的条件 下与现有工艺(120摄氏度干燥保温、烧成第二次升温时间12-16分钟)条件采用的实验结 果对比图; 图8为本专利技术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制成结构如图4所示一层化诱电体的生产工艺,先采用过滤装置对诱电体材料浆 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气泡。过滤装置如图8所示,由三个过滤器和一个SU S635过滤网串 成,三个过滤器的滤眼直径逐渐减小,达到层层过滤效果。三个过滤器的滤眼直径可分别取 30um、20um禾口 17um。 过滤完后,采用涂布设备将诱电体材料浆涂布在基板和电极上,进行干燥。干燥 时,将诱电体材料从8(TC加热到115t:后保温,形成诱电体涂布层(图5)。 再进行烧成,加热电体涂布层使其升温至第一保温值约540°C,然后进行第一次保 温约5分钟;再加热电体涂布层10分钟使其升温至第二保温值约560°C,并进行第二次保 温5分钟,从而使诱电体涂布层固结在基板和电极上(图6)。 采用该工艺得到的与采用现有工艺得到的诱电体质量的实验结果对比如图7所示,可见一层化品的膜面质量并不比二层化品差,甚至在总体质量上优于二层化品。 应当指出,本实施例仅列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员均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改。因 此,本专利技术的权利保护范围,应如权利要求书所列。权利要求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诱电体材料浆涂布在基板和电极上,并进行干燥,使诱电体材料浆形成诱电体涂布层,该诱电体涂布层覆盖于基板和电极上,干燥时,升温至115±3摄氏度进行保温;2)对电体涂布层进行烧成加热电体涂布层使其第一次升温至第一保温值,然后进行第一次保温;再加热电体涂布层使其第二次升温至第二保温值,并进行第二次保温,第二次升温时间为10±2分钟,从而使诱电体涂布层固结在基板和电极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将诱电体材料浆涂 布在基板和电极上之前,预先对诱电体材料浆进行过滤。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三个串联的过滤 器对诱电体材料浆进行过滤,这三个过滤器的滤眼直径依次减小。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次保温的时 间为5士2分钟。全文摘要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涉及离子显示器的生产工艺。现有技术存在工序多、成本高等缺陷,本专利技术干燥时升温至115±3摄氏度进行保温,烧成时,第二次升温时间为10±2分钟。通过对涂布工艺的干燥和烧成环节进行改进,并增设过滤装置,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一道流程便能完成诱电体加工,简化工序,节省了时间,降低了成本。文档编号H01J9/02GK101719444SQ200910200129公开日2010年6月2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亦梅, 杨晓鸣 申请人: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层化诱电体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诱电体材料浆涂布在基板和电极上,并进行干燥,使诱电体材料浆形成诱电体涂布层,该诱电体涂布层覆盖于基板和电极上,干燥时,升温至115±3摄氏度进行保温;2)对电体涂布层进行烧成:加热电体涂布层使其第一次升温至第一保温值,然后进行第一次保温;再加热电体涂布层使其第二次升温至第二保温值,并进行第二次保温,第二次升温时间为10±2分钟,从而使诱电体涂布层固结在基板和电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鸣李亦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