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47884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缆及其制备方法。该电缆包括至少2条绞合在一起的导体,各导体绞合后形成绞合体,在绞合体的外围包裹有绝缘层;该导体为用绝缘层包裹的至少有2条芯线绞合在一起的导线;所述的导体的绞合方向与相互绞合的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相同。该方法包括:按常规方法制备出预先设计的各个导体所用的单线;按相同方向分别绞合各个导体的芯线,并在其外围包裹绝缘层;与加强线缆或其他设计好的线缆一并包裹上护套层即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缆确保导体绞合方向和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一致,能有效的解决电缆因移动、收缩、疲劳引起的短路和断路问题,并延长导体的寿命。经负荷疲劳试验,在180000次数以后,仍无任何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尤其涉及一种电梯电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导体的执行标准为GB/T3956-1997,名称为《电缆的导体》,在GB/T3956-1997 标准中没有规定导体绞合方向。然而,GB/T3956-1997标准代替了 GB 3956-83和GB 3957-83两个标准,但被代替的标准GB 3957-83表4中明确规定了导体的绞合方向,所 以在新标准GB/T3956-1997实施后,导体的绞合方向仍然习惯引用GB 3957-83标准中 规定的左向绞合方法。在这种标准下所制备出来的电缆,导体均以左向绞合为主,成缆时的绝缘芯线的绞 向又均以右向为主,再加上现有的成缆设备常用的为不退扭设备,所以在成缆的过程中 由于不退扭的因素,导致绞合好的导体产生退扭情况(已包裹好绝缘的导体也不例外), 使得绞合过的导体的变成了直拉状态,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受到拉力情况,直拉状态中 的导体会由最短的一根单丝先受到拉力,当拉力达到一定禾呈度时,最短的一根就会首先 断裂,然后拉力就依次着力于第二根,第三根……,直至导体全部拉断,形成断路。当绝缘中部分单丝断裂时,导体在绝缘内部成直线状态,当导体的一端刺入绝缘层 内部时,由于不断的弯曲,使得导体一点一点刺出绝缘,最终形成短路的状态。如附图 l所示,导体的绞合方向为左向,而绝缘芯线的成缆方向为右向,在使用过程中,受到 拉力作用时,直拉状态中的导体会由最短的一根单丝先受到拉力,当拉力达到一定程度 时,最短的一根就会首先断裂,然后拉力就依次着力于第二根,第三根……,直至导体 全部拉断,形成断路。产生断路、短路的原因应为导体绞向方向和绝缘芯线成缆方向不一致,在成缆时 使得导体退扭,使导体中的单线成直拉状态,在受力及不断弯曲情况下依次拉断单丝, 最后产生断路或短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缆,以实现电 缆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短路或短路现象,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 供一种制备上述电缆的方法。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缆,包括至少2条绞合在一起的导体,各导体绞合后形成绞合体,在绞合体 的外围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导体为用绝缘层包裹的至少有2条绝缘芯线绞合在一起的3导线;所述的导体的绞合方向与相互绞合的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相同。 所述的导体的绞合方向和相互绞合的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均为左向。 所述的导体的绞合方向和相互绞合的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均为右向。 所述的电缆为包括2~4条电源线和2~4条信号线的电梯电缆;所述的2~4条电源线和2 4条信号线相互绞合,绞合方向为左向,所述的2 4条电源线的导体和2 4条信号线的导体的绞合方向均为左向。所述的2 4条电源线和2 4条信号线相互绞合,绞合方向为右向,所述的2 4条电源线的导体和2 4条信号线的导体的绞合方向均为右向。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按相同绞合方向来绞合导体和绝缘芯线,这样就能够解决因导体的绞合方向与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不一致而产生的电缆短路或断路问题,填补了因GB/T3956-1997只规定了导体的绞合方向为左向,而未规定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所产生的问题,有效的延长了电缆的使用寿命。一种制备上述电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按常规方法制备出预先设计好的各个导体所用的单线;(2) 按相同方向分别绞合各个导体的芯线,并在其外围包裹上绝缘层;(3) 按绞合导体相同方向绞合绝缘芯线;(4) 与加强线缆或其他设计好的线缆一并包裹上护套层后,即制备出本专利技术的电缆。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所使用的材料和基本制备方法,均为常用的材料和方法,在此 基础之上做了很多较为有效的改进,尤其是确保了导体的绞合方向与绝缘芯线的绞合方 向相同。另外,在导线和导线之间还可以增加隔离层来减少导线之间因屏蔽或其他原因 所产生的短路问题。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电缆,改变了GB/T3956-1997所规定的常用电缆的导体绞合方 向为左向的做法,使确保导体绞合方向和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一致即可,这样就能有效 解决电缆的短路和断路问题,并延长导体的寿命。经负荷疲劳试验,在180000次数以 后,仍无任何变化,电缆的绝缘表面平整;导体绞距均匀、平整、无暗断等症状。本发 明的制备方法,步骤少,易实现,设备投资少,经济效益高,易于实现工业化。 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导体绞合方向和绝缘芯线成缆方向不同的电缆短路和断路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的导体和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电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解释。如图l所示,是现有技术中导体绞合方向和绝缘芯线成缆方向不同的电缆短路和断 路示意图。如图2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的导体的绞合方向示意图。由于电缆标准中规定了部 分电缆的成缆方向必须为右向,而导体绞合方向在电缆标准中未作明文规定,为了保证 成缆方向符合标准,所以对导体绞合方向作统一调整,即统一调整为右向,使得导体绞合方向与成缆方向一致,即为图2的右向绞合电缆10;同时,还可以把导体的绞合方向以及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均调整为左向,即为图2的左向绞合电缆9。如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电缆结构示意图。该电梯电缆包括电源信号线l、同 轴电缆5和2条加强线7;加强线7为用绝缘层包裹的若干根钢丝;同轴电缆5为用屏 蔽层包裹的同轴电线4,在电线4和屏蔽层之间设有绝缘层。电源信号线1包括相互绞 合的2条电源线2和2条信号线3, 2条电源线2和2条信号线3的各由若干条芯线绞 合在一起,且绞合方向相同,同为左向或右向;2条电源线2和2条信号线3的绞合方 向与它们的导体的绞合方向相同,即同为左向或右向。在电源信号线1和同轴电缆5之 间还设置有隔离层。根据实际需要,电源线2和信号线3的条数可以适当增减,2~4条 为宜。以图3中的电梯电缆为例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电缆的制备方法,其它电缆的制备方法与 此相同。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 按常规方法制备出电梯电缆的电源线、信号线等各个导体的芯线;(2) 按相同方向即为左向或右向分别绞合各个导体,并在其外围包裹上绝缘层; 绝缘层的材料、厚度和制备方法均为常用材料和方法;(3) 将制备好的电源线导体和信号线按导体的相同方向绞合,即同为左向或右向;(4) 与加强线缆或其他设计好的线缆,例如同轴导线, 一并包裹上护套层后, 即制备出本专利技术的电梯电缆。在制备过程中,可以在在电源信号线和同轴导线之间设置有隔离层。 本专利技术的电缆,改变了 GB/T3956-1997所规定的常用电缆的导体绞合方向为左向的 做法,使确保导体绞合方向和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一致即可,这样有效的解决了电缆的 短路和断路问题,有效的延长了导体的寿命。经负荷疲劳试验,在180000次数以后, 仍无任何变化,电缆的绝缘表面平整;导体绞距均匀、平整、无暗断等症状。而普通的 导体绞合方向和导体芯线的绞合方向不一致的电缆,经负荷疲劳试验,在17000次数以 后,就会出现短路或短路现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缆,包括至少2条绞合在一起的导体,各导体绞合后形成绞合体,在绞合体的外围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导体为用绝缘层包裹的至少有2条芯线绞合在一起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的绞合方向与相互绞合的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缆,包括至少2条绞合在一起的导体,各导体绞合后形成绞合体,在绞合体的外围包裹有绝缘层;所述的导体为用绝缘层包裹的至少有2条芯线绞合在一起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的绞合方向与相互绞合的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相同。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的绞合方向和相互绞合 的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均为左向。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体的绞合方向和相互绞合 的绝缘芯线的绞合方向均为右向。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缆为包括2 4条电源线和 2 4条信号线的电梯电缆;所述的2 4条电源线和2 4条信号线相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万富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天诚线缆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