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制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138928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所述热交换器是在管上组合散热片与总管而构成的,其特征在于,以质量%计,所述管的组成为0.15-0.45%Mn、0.20-0.50%Si,余量为Al与不可避免的杂质;在所述管的接合散热片的面上形成钎焊用涂膜,所述钎焊用涂膜含有1.0-5.0g/m↑[2]Si粉、4.0-10.0g/m↑[2]由KZnF↓[3]构成的焊剂与0.5-3.0g/m↑[2]粘结剂构成;以质量%计,所述散热片含有1.20-1.80%Zn、0.70-1.20%Si、0.30-0.80%Fe和0.90-1.50%Mn,还含有0.05-0.20%Zr、0.01-0.10%V和0.01-0.10%Cr的1种或2种以上,余量为Al与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总管具备芯材层、外侧的牺牲材层与内侧的钎料层。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是一种铝合金制热交换器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特别涉及可以抑 制散热片从管上脱落的。
技术介绍
以管、散热片及总管为主要构成要素,通过钎焊制造的铝合金制热交换器中,至今越来越广泛地使用包覆有Al-Si合金钎料的钎焊 板,但即使不使用该钎焊板,也可以使用将Al-Si合金粉末或Si粉 末与由焊剂和粘结剂的混合物构成的钎料组合物涂布在挤出管(以下 为管)的正面得到的材料来廉价地制造制品。但是,由于钎焊时加热,Si从管正面扩散到内部,所以Si浓度 在正面高,内部低,因此在管中形成正面电位高、内部低的电位梯 度。所以,管发生腐蚀,产生点腐蚀,导致冷却介质漏出或强度降 低。为此,提出了下述方案将含Zn焊剂与Si等粉末一起混合-涂 布,在管正面形成Zn扩散层,由此形成管正面电位低、内部高的电 位梯度,提高耐点腐蚀性。但是,使用含Zn焊剂时,与钎料一起流动到散热片与管的接合 部的焊缝(fillet 7 Y L '爿卜)中的Zn也增多。Zn浓缩的焊缝中,电位 变低,优于其他部分被腐蚀。焊缝发生优先腐蚀时,散热片从管正 面脱离(以下称为脱落),所以热交换性能降低,产生不能实现热交换 器的充分的功能的问题。为此,本专利技术人在专利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由在管上组合散热片与总管而构成的集合体形成, 所述管由具有如下组成的铝合金形成:以质量%计,含有0.15-0.45%Mn、0.20-0.50%Si,余量由Al与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在所述管的接合散热片 的接合面上形成钎焊用涂膜,所述钎焊用涂膜由1.0-5.0g/m↑[2]Si粉、4.0-10.0g/m↑[2]由KZnF↓[3]构成的焊剂与0.5-3.0g/m↑[2]粘结剂构成, 所述散热片由具有如下组成的铝合金形成:以质量%计,含有 1.20-1.80%Zn、0.70-1.20%Si、0.30-0.80%Fe、0.90-1.50%Mn,还含...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2 2008-2253241.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由在管上组合散热片与总管而构成的集合体形成,所述管由具有如下组成的铝合金形成以质量%计,含有0.15-0.45%Mn、0.20-0.50%Si,余量由Al与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在所述管的接合散热片的接合面上形成钎焊用涂膜,所述钎焊用涂膜由1.0-5.0g/m2Si粉、4.0-10.0g/m2由KZnF3构成的焊剂与0.5-3.0g/m2粘结剂构成,所述散热片由具有如下组成的铝合金形成以质量%计,含有1.20-1.80%Zn、0.70-1.20%Si、0.30-0.80%Fe、0.90-1.50%Mn,还含有0.05-0.20%Zr、0.01-0.10%V与0.01-0.10%Cr的1种或2种以上,余量由Al与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所述总管具备芯材层、外侧的牺牲材层与内侧的钎料层,通过钎焊将所述散热片接合于所述管,将所述管接合于所述总管。2. 权利要求l的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曽我部诚广船津拓未新滨正刚兵库靖宪胜又真哉麻野雅三
申请(专利权)人:康奈可关精株式会社三菱铝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