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罐保持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8371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碳罐保持构造,能够谋求碳罐的小型化,同时还能够提高安装的自由度。将呈圆筒形状且在与该圆筒形状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碳罐(40)安装在车身(15)上,使轴线(40a)相对于地面朝向除铅直方向以外的方向。使用具有将碳罐(40)的圆筒部周围包围的环状部(61)和固定在车身(15)上的固定部(63)的保持部件(60)来保持碳罐(40),并且,在环状部(61)和碳罐(40)上设置将碳罐(40)定位在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罐(40)的圆筒部(41)周围的凸部(42)和能够与该凸部(42)卡合的、设置在保持部件的环状部(61)上的多个孔(62)构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罐保持构造。更详细地说,涉及的是,在搭载汽 油发动机的车辆中,用于将设置在燃料箱与发动机之间并防止汽油燃料蒸发的碳罐(canister)保持在车身上的构造。
技术介绍
碳罐中,有呈圆筒形状、在与该圆筒形状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 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碳罐。即,关于绕轴线这一关系,有的碳罐具有 以某一固定姿态安装的必要性。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碳罐, 必须以使大气取入口 (42)在壳体中心线(C)的下方位于壳体最下 端的方式、以横置状态(所述轴线相对于地面朝向除铅直方向以外 的方向)安装在车身上。另一方面,在安装这样的碳罐的车辆种类不同的情况下,安装 部位(例如安装面)也大多不同。在这种情况下,根据车辆种类而 准备碳罐的方法由于造成成本增加因而不优选。因此,专利文献1记载的碳罐保持构造,通过在圆筒部的周围以 90度间隔设置3个固定部(32、 35、 36),由此,无论在以底面、 侧面、顶面中的任一个作为安装面的情况下,都能够安装同一个碳 罐。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平04- 042515号公报在上述以往的碳罐保持构造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在圆筒部的 周围设有大的固定部(32、 35、 36),因而若希望使碳罐小型化, 则进行多个固定部的设置变得困难,反之,若希望设置多个固定部, 则碳罐就难免大型化。另外,还存在如下问题为了提高碳罐安装的自由度,期望增4加固定部的个数并以各种角度进行安装,但在以往的碳罐保持构造 中,由于固定部大,因而增加其个数变得困难,其结果是,难以提 高安装自由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罐保持构造,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能够在谋求碳罐的小型化的同时使安装的自由度也得到提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碳罐保持构造,将呈圆筒形状且在 与该圆筒形状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碳罐安装在车 身上,使所述轴线相对于地面朝向除铅直方向以外的方向,其特征 在于,使用具有将所述碳罐的圆筒部周围包围的环状部和固定在车 身上的固定部的保持部件来保持碳罐,并且,在所述环状部和碳罐 上设置将碳罐定位在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 罐的圓筒部周围的凸部和能够与该凸部卡合的、设置在所述保持部 件的环状部上的多个孔构成。根据该碳罐保持构造,使设置在保持部件的环状部的多个孔有 选择地相对于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周围的凸部卡合,由此,能够将 碳罐定位在规定位置,将保持部件的固定部固定在车身上,由此, 能够将碳罐相对于车身以规定姿态安装。而且,根据该碳罐保持构造,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 周围的凸部和能够与该凸部卡合的、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的环状部 的多个孔构成,由此能够实现凸部的小型化,并且能够增多设置在 环状部上的孔的个数。因此,根据该碳罐保持构造,能够谋求碳罐的小型化,同时还 能够提高安装的自由度。另外,在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的碳罐保持构造中,所述 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周围的多个凹部和能够与该凹部卡合的、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的环状部上的凸部构成。根据该碳罐保持构造,能够使设置在保持部件的环状部的凸部有选择地相对于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周围的多个凹部卡合,由此, 能够将碳罐定位在规定位置,将保持部件的固定部固定在车身上, 由此,能够将碳罐相对于车身以规定姿态安装。而且,根据该碳罐保持构造,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 周围的多个凹部和能够与该凹部卡合的、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的环 状部的凸部构成,由此能够实现凸部(或凹部)的小型化,并且能 够增多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周围的凹部的个数。因此,根据该碳罐保持构造,能够谋求碳罐的小型化,同时还 能够提高安装的自由度。优选地,在所述碳罐的圆筒部周围设置扩径部并在该扩径部上 设置所述凹部,并且,在所述保持部件的环状部上设置止动部,当 设在该环状部上的所述凸部与所述凹部卡合时,该止动部与所述扩 径部的轴线方向上的端面部卡合,限制所述碳罐与保持部件的所述 轴线方向上的相对移动。这样构成时,除构成上述定位机构的设有凹部的扩径部和环状 部以外,不再需要设置用于限制碳罐与保持部件的所述轴线方向上 的相对移动的限制机构。因此,能够不导致零件个数的增加地限制碳罐与保持部件的轴 线方向上的相对移动。更优选地,所述扩径部设置在所述碳罐圆筒部的轴线方向中央 部分,并且,所述凹部i殳置在所述扩径部上的轴线方向两端部分, 将一对相对于轴线方向大致各覆盖一半所述圆筒部的周面的保持部 件从轴线方向两侧相对于所述圆筒部进行安装。这样构成时,除构成上述定位才几构的i殳有凹部的扩径部和环状 部以外,不再需要设置用于限制碳罐与保持部件的所述轴线方向上 的相对移动的限制机构,同时,能够以环状部保护碳罐的圆筒部周 面。更优选地,所述凸部(设置在碳罐或环状部上的凸部)是圆周 方向上的单一的凸部这样构成时,能够使设置有凸部的碳罐或环状部的形状简单。 或者,所述凸部在圆周方向上设有多个。这样构成时,由于用于将碳罐定位在规定位置上的卡合部位在 碳罐的圓筒部周围具有多个,因而牢固地对碳罐进行固定.定位, 还能够抑制因振动产生的碳罐的松动。更优选地,在所述碳罐的轴线方向端部,以能够旋转的方式i殳 有联轴节,该联轴节由连接配管的弯管构成。这样构成时,能够使联轴节与联轴节连接的配管的方向相应地 旋转。因此,不必对配管方向不同的车辆种类分别准备弯管构成的联 轴节的弯曲方向不同的碳罐,进一步提高通用性。更优选地,在所述联轴节上,设置与设在所述碳罐上的贯通孔连接的凸缘部,在所述碳罐上设有固定件,该固定件以使所述凸 缘部与贯通孔紧密接触的方式与所述凸缘部卡合;固定件保持部,该固定件保持部将所述固定件保持固定。这样构成时,能够以简单的构造将所述联轴节相对于碳罐以能 够旋转的方式连4妄。更优选地,在所述联轴节上连结配管并将该配管固定在车身上, 由此,将所述联轴节相对于旋转方向定位。这样构成时,不需要用于固定联轴节的特别部件。附图说明图1是适用了本专利技术的碳罐保持构造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辆的 一例即二轮摩托车的部分透视侧视图。 图2是图1的部分省略II向视图。图3是表示碳罐的保持构造的图,图3 (a)是部分省略主视图, 图3 (b)是部分省略侧视图。图4是表示碳罐主体的图,图4(a)是主视图,图4(b)是侧 视图,图4 (c)是图4 (b)的俯视图。图5是表示联轴节的图,图5(a)是主视图,图5(b)是侧视图。图6是表示固定件的图,图6(a)是主视图,图6(b)是侧视图。图7的(a)、 (b)、 (c)分别是表示碳罐保持构造的碳罐相 对于车身的安装方式的例子的图。图8是表示碳罐的保持构造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图,图8 (a)是 部分省略侧视图,图8 (b)是图8(a)的部分省略b-b剖视图, 图8 (c)是图8 (a)的部分省略侧视图。图9是表示碳罐的保持构造的又一实施方式的图,图9(a)是 部分省略侧视图,图9 (b)是图9 (a)的部分省略侧视图。图10是表示固定件及固定件保持部的变形例的图,图10(a) 是固定件的主视图,图10 (b)是固定件的侧视图,图10(c)是固 定件保持部的主视图,图10 (d)是固定件的侧剖视图,图10(e) 是安装有联轴节及固定件的状态的固定件保持部的主视图,图10(f) 是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罐保持构造,将呈圆筒形状且在与该圆筒形状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碳罐安装在车身上,使所述轴线相对于地面朝向除铅直方向以外的方向,其特征在于, 使用保持部件来保持碳罐,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将所述碳罐的圆筒部周围包围的环状部和 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并且,在所述环状部和碳罐上设置将碳罐定位在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周围的凸部和能够与该凸部卡合的、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的环状部上的多个孔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8-9-16 2008-2372121.一种碳罐保持构造,将呈圆筒形状且在与该圆筒形状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碳罐安装在车身上,使所述轴线相对于地面朝向除铅直方向以外的方向,其特征在于,使用保持部件来保持碳罐,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将所述碳罐的圆筒部周围包围的环状部和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并且,在所述环状部和碳罐上设置将碳罐定位在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由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周围的凸部和能够与该凸部卡合的、设置在所述保持部件的环状部上的多个孔构成。2. —种碳罐保持构造,将呈圆筒形状且在与该圆筒形状的轴线 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具有指向性的碳罐安装在车身上,使所述轴线相 对于地面朝向除铅直方向以外的方向,其特征在于,使用保持部件来保持碳罐,所述保持部件具有将所述碳罐的圆 筒部周围包围的环状部和固定在车身上的固定部,并且,在所述环 状部和碳罐上设置将碳罐定位在规定位置的定位机构,该定位机构 由设置在碳罐的圆筒部周围的多个凹部和能够与该凹部卡合的、设 置在所述保持部件的环状部上的凸部构成。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碳罐保持构造,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碳 罐的圆筒部周围设置扩径部并在该扩径部上设置所述凹部,并且, 在所述保持部件的环状部上设置止动部,当设在该环状部上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志村健仁平秀男高久岩川住岳儿鹈殿隆史山本高志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