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31371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5-13 14:56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它包括: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顶部的上盖、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贯穿上盖的夹取组件、开设在所述上盖顶部的电池槽、开设在所述电池槽底部的电极槽以及固定在所述夹取组件顶部的磁铁;所述电池本体放置在电池槽内,所述电极插设在电极槽内,当所述夹取组件夹取电池槽内的电池本体时,所述磁铁上升吸附电池本体的一端。本技术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将待夹取的电池放置在上盖的顶部(电池的电极放置在电极槽内,电池本体放置在电池槽内),由夹取组件夹取上盖顶部的电池本体,在夹取时夹取组件会带动磁铁上升以吸附电池本体,与夹取组件共同作用于电池上,避免由于突发事故导致电池掉落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池夹取,具体涉及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


技术介绍

1、锂电池是一类由锂金属或锂合金为正/负极材料、使用非水电解质溶液的电池,由于锂金属的化学特性非常活泼,使得锂金属的加工、保存、使用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锂电池已经成为了主流,随着锂电行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锂电后端全自动包装线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申请号为“202320953487.x”,专利技术名称为“一种圆柱电池定位用夹爪结构”的技术专利中,夹取点一和夹取点四设置在左夹取片上,夹取点二和夹取点三设置在右夹取片上,由气动手指气缸带动两侧的左夹取片和右夹取片向内移动,最后通过四组夹取点完成圆柱电池的夹取工作。

3、上述公开的技术专利中,圆柱电池夹取为四点式夹取,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遇到突发情况时会导致回路压力降低(如管路破损),会发生左夹取片和右夹取片夹持力降低的情况,因此圆柱电池可能发生掉落,对电池以及设备本身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的圆柱电池夹爪结构存在的电池夹取不牢固,容易掉落损坏电池的风险,而提供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它包括:

3、壳体、固定在所述壳体顶部的上盖、设置在所述壳体内且贯穿上盖的夹取组件、开设在所述上盖顶部的电池槽、开设在所述电池槽底部的电极槽以及固定在所述夹取组件顶部的磁铁;

4、所述电池本体放置在电池槽内,所述电极插设在电极槽内,当所述夹取组件夹取电池槽内的电池本体时,所述磁铁上升吸附电池本体的一端。

5、优化地,它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夹取组件顶部的固定环以及开设在所述上盖底部且与磁铁相配合的磁铁槽,所述磁铁固定在固定环的顶部;

6、当所述夹取组件夹取电池本体时,所述磁铁上升至磁铁槽内并吸附电池本体的一端。

7、优化地,它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顶部的滑槽、固定在所述壳体顶部的盖板以及贯穿所述上盖的通槽,所述上盖固定在盖板的顶部。

8、优化地,所述夹取组件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楔块、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与楔块相配合的滑块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块顶部且贯穿盖板和通槽的夹持臂,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楔块的顶部,当所述楔块上升时,带动滑块与夹持臂向内移动从而夹持电池本体,同时带动磁铁上升磁铁槽内并吸附电池本体的一端。

9、优化地,所述楔块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壳体内的升降杆、固定在所述升降杆顶部的升降块、开设在所述升降块顶部的环槽以及圆周开设在所述升降块外侧的第一楔槽,所述固定环固定在环槽内。

10、优化地,所述滑块包括设置在滑槽内的滑块本体、开设在所述滑块本体内侧且与第一楔槽相配合的第二楔槽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块本体外侧顶部的固定块,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滑块的长度。

11、优化地,所述夹持臂包括固定在固定块顶部的臂本体、开设在所述臂本体底部且与固定块配合的插槽、设置在所述臂本体内侧的夹持面以及设置在所述臂本体与滑块之间的限位槽。

12、优化地,所述夹持面呈“v”字形。

13、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4、本技术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将待夹取的电池放置在上盖的顶部(电池的电极放置在电极槽内,电池本体放置在电池槽内),由夹取组件夹取上盖顶部的电池本体,在夹取时夹取组件会带动磁铁上升以吸附电池本体,与夹取组件共同作用于电池上,避免由于突发事故导致电池掉落的风险,避免电池受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31)以及一体设置在所述电池本体(131)一端的电极(132),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夹取组件(5)顶部的固定环(6)以及开设在所述上盖(8)底部且与磁铁(7)相配合的磁铁槽(9),所述磁铁(7)固定在固定环(6)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2)顶部的滑槽(3)、固定在所述壳体(2)顶部的盖板(4)以及贯穿所述上盖(8)的通槽(12),所述上盖(8)固定在盖板(4)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组件(5)包括设置在壳体(2)内的楔块(51)、设置在所述滑槽(3)内且与楔块(51)相配合的滑块(52)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块(52)顶部且贯穿盖板(4)和通槽(12)的夹持臂(53),所述固定环(6)固定在楔块(51)的顶部,当所述楔块(51)上升时,带动滑块(52)与夹持臂(53)向内移动从而夹取电池本体(131),同时带动磁铁(7)上升至磁铁槽(9)内并吸附电池本体(131)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块(51)包括可升降地设置在壳体(2)内的升降杆(511)、固定在所述升降杆(511)顶部的升降块(512)、开设在所述升降块(512)顶部的环槽(513)以及圆周开设在所述升降块(512)外侧的第一楔槽(514),所述固定环(6)固定在环槽(51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2)包括设置在滑槽(3)内的滑块本体(521)、开设在所述滑块本体(521)内侧且与第一楔槽(514)相配合的第二楔槽(522)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块本体(521)外侧顶部的固定块(523),所述滑槽(3)的长度大于滑块本体(521)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臂(53)包括固定在固定块(523)顶部的臂本体(531)、开设在所述臂本体(531)底部且与固定块(523)配合的插槽(533)、设置在所述臂本体(531)内侧的夹持面(535)以及设置在所述臂本体(531)与滑块本体(521)之间的限位槽(5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面(535)呈“V”字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所述电池包括电池本体(131)以及一体设置在所述电池本体(131)一端的电极(132),其特征在于,它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固定在所述夹取组件(5)顶部的固定环(6)以及开设在所述上盖(8)底部且与磁铁(7)相配合的磁铁槽(9),所述磁铁(7)固定在固定环(6)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开设在所述壳体(2)顶部的滑槽(3)、固定在所述壳体(2)顶部的盖板(4)以及贯穿所述上盖(8)的通槽(12),所述上盖(8)固定在盖板(4)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电池定位三爪夹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取组件(5)包括设置在壳体(2)内的楔块(51)、设置在所述滑槽(3)内且与楔块(51)相配合的滑块(52)以及固定在所述滑块(52)顶部且贯穿盖板(4)和通槽(12)的夹持臂(53),所述固定环(6)固定在楔块(51)的顶部,当所述楔块(51)上升时,带动滑块(52)与夹持臂(53)向内移动从而夹取电池本体(131),同时带动磁铁(7)上升至磁铁槽(9)内并吸附电池本体(131)的一端。

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一晨李军帅
申请(专利权)人:希格斯精密机械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