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945688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15:03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基于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确定车辆的安全气囊起爆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以及基于确定的碰撞减速度阈值来对安全气囊进行控制。本申请能够根据车辆的重量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安全气囊的碰撞减速度阈值,达到保护乘员避免误起爆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汽车,尤其涉及一种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经济的发展,车辆作为代步工具已走入千家万户,在带给人们出行便利的同时,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交通事故频发,为了降低车祸带来的人身伤害,车辆安全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大。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对于乘员在发生交通事故中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目前,乘员保护系统是基于车辆碰撞减速度的大小来判断安全气囊是否达到起爆阈值,当达到起爆阈值时,则乘员保护系统将控制安全气囊点爆,以起到缓冲辅助保护。但是,车辆特别是对于载货车辆来说,其整车重量会随着载货质量的多少而发生较大的变化。会存在车辆在低速且高载重发生碰撞时,因为减速度大小满足安全气囊的起爆阈值而误点爆安全气囊导致乘员意外受伤的情况,并增加车辆碰撞维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及其装置,能够根据车辆的重量的变化自适应地调整安全气囊的碰撞减速度阈值,达到保护乘员避免误起爆的作用。

2、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乘员保护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起爆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以及基于确定的所述碰撞减速度阈值来对所述安全气囊进行控制。

3、进一步地,所述获取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包括:获取车辆当前的整车参数;及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整车参数的至少一部分计算获得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

4、进一步地,所述车辆当前的整车参数包括所述车辆当前的x轴加速度信号和x轴角速率信号、y轴加速度信号和y轴角速率信号、z轴加速度信号和z轴角速率信号、所述车辆当前的输出扭矩、所述车辆的当前车速和加速时间,其中,所述x轴为所述车辆的纵向,所述y轴为所述车辆的横向,所述z轴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5、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整车参数的至少一部分计算获得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包括: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y轴加速度信号,或者,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x轴角速率信号、y轴角速率信号及z轴角速率信号确定所述车辆不在打方向盘时,则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x轴加速度信号、z轴加速度信号、所述车辆当前的输出扭矩、所述车辆的当前车速计算获得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

6、进一步地,所述方法还包括:预先将车辆的重量划分为多个重量区间;及基于所述多个重量区间分别设定所述安全气囊的多个不同的碰撞减速度阈值,其中,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确定所述车辆的安全气囊起爆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包括: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所在的重量区间;及基于所述车辆当前所在的重量区间得到所述安全气囊对应的所述碰撞减速度阈值。

7、进一步地,所述预先将车辆的重量划分为多个重量区间包括:将车辆的重量分为空载质量、半载质量、满载质量和超载质量;及基于所述空载质量、所述半载质量、所述满载质量和所述超载质量划分为多个重量区间。

8、进一步地,所述基于所述多个重量区间分别设定所述安全气囊的多个不同的碰撞减速度阈值包括:当车辆的重量大于等于所述空载质量且小于所述半载质量时,设定所述安全气囊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为第一碰撞减速度阈值;当车辆的重量大于等于所述半载质量且小于所述满载质量时,设定所述安全气囊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为第二碰撞减速度阈值;当车辆的重量大于等于所述满载质量且小于所述超载质量时,设定所述安全气囊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为第三碰撞减速度阈值;及当车辆的重量大于等于所述超载质量时,设定所述安全气囊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为第四碰撞减速度阈值。

9、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乘员保护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确定的安全气囊起爆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并基于确定的所述碰撞减速度阈值来对所述安全气囊进行控制。

10、进一步地,在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中集成有惯性测量单元,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车辆当前的x轴加速度信号和x轴角速率信号、y轴加速度信号和y轴角速率信号、以及z轴加速度信号和z轴角速率信号并由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将其发送给所述整车控制器,其中,所述x轴为所述车辆的纵向,所述y轴为所述车辆的横向,所述z轴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实时输出扭矩和实时车速,并根据采集的数据和接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部分计算得到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

11、进一步地,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中预先保存有针对车辆的多个重量区间分别设定的所述安全气囊的多个不同的碰撞减速度阈值,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所在的重量区间,并基于所述车辆当前所在的重量区间得到所述安全气囊对应的所述碰撞减速度阈值。

12、本申请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及其装置可以根据不同整车重量来自适应地调整安全气囊对应的碰撞减速度阈值,从而,可以避免出现因为整车重量过大,导致低速碰撞而出现安全气囊误起爆的现象发生,达到保护乘员避免误起爆的作用,同时减少碰撞维修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当前的整车参数包括所述车辆当前的x轴加速度信号和x轴角速率信号、y轴加速度信号和y轴角速率信号、z轴加速度信号和z轴角速率信号、所述车辆当前的输出扭矩、所述车辆的当前车速和加速时间,其中,所述x轴为所述车辆的纵向,所述y轴为所述车辆的横向,所述z轴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整车参数的至少一部分计算获得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将车辆的重量划分为多个重量区间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重量区间分别设定所述安全气囊的多个不同的碰撞减速度阈值包括:

8.一种车辆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与所述整车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获取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确定的安全气囊起爆的对应碰撞减速度阈值,并基于确定的所述碰撞减速度阈值来对所述安全气囊进行控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中集成有惯性测量单元,所述惯性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车辆当前的x轴加速度信号和x轴角速率信号、y轴加速度信号和y轴角速率信号、以及z轴加速度信号和z轴角速率信号并由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将其发送给所述整车控制器,其中,所述x轴为所述车辆的纵向,所述y轴为所述车辆的横向,所述z轴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所述整车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车辆的实时输出扭矩和实时车速,并根据采集的数据和接收的信号中的至少一部分计算得到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中预先保存有针对车辆的多个重量区间分别设定的所述安全气囊的多个不同的碰撞减速度阈值,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用于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确定所述车辆当前所在的重量区间,并基于所述车辆当前所在的重量区间得到所述安全气囊对应的所述碰撞减速度阈值。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当前的整车参数包括所述车辆当前的x轴加速度信号和x轴角速率信号、y轴加速度信号和y轴角速率信号、z轴加速度信号和z轴角速率信号、所述车辆当前的输出扭矩、所述车辆的当前车速和加速时间,其中,所述x轴为所述车辆的纵向,所述y轴为所述车辆的横向,所述z轴为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车辆当前的整车参数的至少一部分计算获得所述车辆当前的重量信息包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先将车辆的重量划分为多个重量区间包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辆乘员保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重量区间分别设定所述安全气囊的多个不同的碰撞减速度阈值包括:

8.一种车辆乘员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和整车控制器,所述乘员保护系统控制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利翔梁依山王俊伟徐欢俞香光唐慧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吉利新能源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