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锁杆装置以及集装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7945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锁杆装置以及具有所述锁杆装置的集装箱,所述锁杆装置包括锁杆、位于所述锁杆上的限位构件、以及位于集装箱门板上的锁杆托架,在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锁杆托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锁杆托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使得锁杆托架与限位构件之间的刚性接触变为弹性接触,这样,在集装箱使用过程中,当集装箱门框发生弹性变形时,经过弹性缓冲件的缓冲,由锁杆传递给锁杆托架和集装箱门板的冲击将大大减小,从而对锁杆托架和集装箱门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增加了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而且整个结构简单,易于制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集装箱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集装箱锁杆装置以及 具有所述锁杆装置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现有技术中集装箱包括两端的前端框1'、门框2'(又称后端框)以 及前端框1'和门框2'之间的箱体3',安装在门框2'上的门板4',在门板4'和门框 3'之间设有锁杆装置5'。请结合参照图2及图3,所述锁杆装置5'包括锁杆52'、与所述锁杆52'焊接固 定的手柄座53'、与所述手柄座53'枢接的操作手柄54'、固定在所述门板4'上并与所 述操作手柄54'配合的手柄托架55'、枢接于手柄托架55'上方的手柄托架盖56'、以及 焊接在门框2'上、下端供所述锁杆52'枢转的锁座51',所述锁杆52'两端设有与所述 锁座51'配合的锁头57',并通过两个锁杆托架58'枢接定位。关门时,可通过在水平方向转动操作手柄54',带动锁杆52'随之转动,从而锁 头57'与锁座51'配合使门板4'关闭。然后通过在竖直方向转动操作手柄54',将其放 置于手柄托架55'内,再转动手柄托架盖56'使之与手柄托架55'配合,以防止操作手柄 54'脱出。为了控制锁杆52'的轴向位置,在锁杆52'上设置有两对限位环52Γ,所述两 对限位环521'分别对应两个锁杆托架58'的上下端设置。这样,限位环521'与锁杆托架 58'之间即实现通过刚性接触的方式,限制锁杆52'的轴向串动。但是在集装箱的使用过 程中,在外界冲击作用下,门框2'会发生较大的弹性变形,外界冲击通过锁头57'拉压锁 杆52'并将较大的力通过锁杆52'传递给锁杆托架58'以及与其连接的集装箱门板4', 进而造成锁杆托架58'和集装箱门板4'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锁杆装置,其可对锁杆装置 和集装箱门板起到保护作用。本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集装箱,其设有上述锁杆装置。对于本技术集装箱锁杆装置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 种集装箱锁杆装置,包括锁杆、位于所述锁杆上的限位构件、以及位于集装箱门板上的锁杆 托架,在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锁杆托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对于本技术集装箱来说,上述技术问题是这样加以解决的提供一种集装箱, 包括门框、安装在门框上的门板,在门板和门框之间设有锁杆装置,所述锁杆装置具有上述结构。本技术通过在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锁杆托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使得锁杆托架与限位构件之间的刚性接触变为弹性接触,这样,在集装箱使用过程中,当集装箱门框 发生弹性变形时,经过弹性缓冲件的缓冲,由锁杆传递给锁杆托架和集装箱门板的冲击将 大大减小,从而对锁杆托架和集装箱门板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增加了集装箱运输的安全 性,而且整个结构简单,易于制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集装箱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锁杆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集装箱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锁杆装置实施例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锁杆装置实施例二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锁杆装置实施例三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 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 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照图4,为本技术集装箱的一较佳实施例,所述集装箱包括前端框1、门 框2以及位于前端框1和门框2之间的箱体3,门框2上安装有门板4,在门板4和门框2 之间设有锁杆装置5。锁杆装置5包括锁杆52、与所述锁杆52固定连接的手柄组件、位于 所述锁杆上的限位构件、以及位于集装箱门板4上的锁杆托架58,在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 锁杆托架58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59 (请结合参照图6至图8)。这样,本实施例通过在所述 限位构件与所述锁杆托架58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59,使得锁杆托架58与限位构件之间的 刚性接触变为弹性接触,这样,在集装箱使用过程中,当集装箱门框发生弹性变形时,经过 弹性缓冲件59的缓冲,由锁杆52传递给锁杆托架58和集装箱门板4的冲击将大大减小, 从而对锁杆托架58和集装箱门板4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增加了集装箱运输的安全性,而 且整个结构简单,易于制作。以下采用三个实施例对所述集装箱锁杆装置5做进一步叙述。请结合参照图5及图6,为本技术集装箱锁杆装置的实施例一,所述锁杆装置 5还包括设置在锁杆52两端的锁头57、对应锁头57位置并在门框2上设置的锁座51、以 及固定在锁杆52上的手柄组件。所述手柄组件包括与与锁杆固定连接的手柄座53、与手 柄座53枢接的操作手柄54、设置在门板4上且与操作手柄54配合的手柄托架55、以及可 旋转固定的手柄托架55上的手柄托架盖56。关门时,水平转动操作手柄54,带动锁杆52 随之转动,从而锁头57与锁座51配合使门板4关闭,再将操作手柄54放置于手柄托架55 内,转动手柄托架盖56使之与手柄托架55配合,以防止操作手柄54脱出。所述手柄座53 设有与所述锁杆52长度方向一致的长孔531,并通过所述长孔531与所述手柄54枢接。本 实施例中,操作手柄54端部设有穿设于所述长孔531的销轴541,这样,当所述锁杆52在运 输过程中发生轴向窜动时,销轴541即可在所述长孔531内做上下运动,从而避免手柄组件对手柄托架55的冲击。当然,也可以将所述长孔531设置在操作手柄54上,而将所述销轴 541设置在手柄座53上,并通过所述长孔与销轴的配合实现所述手柄座和操作手柄之间的 枢接。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构件呈环状,并可为弹性软垫、弹性垫圈或者蝶形弹簧。限 位构件通过螺纹与所述锁杆52连接。这样,可通过旋转限位构件而将弹性缓冲件59夹紧 在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锁杆托架58之间,增加了安装的灵活性。另外,为了实现锁杆托架58与弹性缓冲件59和所述限位构件之间的配合,所述锁 杆托架58的内壁延伸出上支撑凸台581和下支撑凸台582。所述限位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 锁杆托架58的内径,并包括位于所述上支撑凸台581上侧的上限位构件501和位于所述下 支撑凸台582下侧的下限位构件502 ;所述弹性缓冲件59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夹设于所 述上支撑凸台581与所述上限位构件501以及所述下支撑凸台582与所述下限位构件502 之间。由于锁杆托架58由内侧的平板和外侧截面呈Ω形的曲面板围合而成(请参照图 5),而所述上支撑凸台581和下支撑凸台582由所述曲面板内壁延伸所形成,因此,所述上 支撑凸台581和下支撑凸台582均呈扇环状,当然,根据需要所述上支撑凸台581和下支撑 凸台582还可呈其他形状。请结合参照图7,为本技术集装箱锁杆装置的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 的区别在于锁杆托架58与弹性缓冲件59和所述限位构件之间的配合方式,其具体做法是 所述锁杆托架58的内壁延伸出一个支撑凸台583,所述限位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锁杆托架 58的内径并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凸台583上、下两侧的上限位构件503和下限位构件504, 所述弹性缓冲件59的数量为两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集装箱锁杆装置,包括锁杆、位于所述锁杆上的限位构件、以及位于集装箱门板上的锁杆托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锁杆托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集装箱锁杆装置,包括锁杆、位于所述锁杆上的限位构件、以及位于集装箱门板上的锁杆托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限位构件与所述锁杆托架之间设有弹性缓冲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锁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托架的内壁延伸出上 支撑凸台和下支撑凸台,所述限位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锁杆托架的内径并包括位于所述上 支撑凸台上侧的上限位构件和位于所述下支撑凸台下侧的下限位构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的 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夹设于所述上支撑凸台与所述上限位构件以及所述下支撑凸台与所述 下限位构件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锁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杆托架的内壁延伸出一 个支撑凸台,所述限位构件的外径小于所述锁杆托架的内径并包括位于所述支撑凸台上、 下两侧的上限位构件和下限位构件,所述弹性缓冲件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夹设于所述支 撑凸台与所述上、下限位构件之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锁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缓冲件和所述限位构 件的数量均为两个并分别对应所述锁杆托架的两端设置,所述限位构件包括位于所述锁杆 托架上下两侧的上限位构件和下限位构件,所述两个弹性缓冲件的外径大于所述锁杆托架 的内径,并分别夹设于所述锁杆托架上端与所述上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谷孔河清赵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会中集特种运输设备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