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73846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可燃气体下喷式焦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包括管砖、隔墙,其特征在于,其实现方法是加长可燃气体在立火道内的行程,并沿此行程在立火道内形成可燃气体通道。隔墙沿水平方向与管砖形成半包围结构,隔墙沿垂直方向在管砖上方设有气流通道;所述的气流通道上设有宽度为10~35mm、高度为10-10000mm的槽形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煤气出口为窄槽结构,限制了煤气的扩散速度,煤气与助燃气体在立火道底部的接触面积减小,使得可燃气体沿槽形豁口由下向上扩散,助燃气体在立火道内过剩分布,火焰拉长,有利于提高立火道内温度分布均匀性,同时,由于隔墙变宽,也可以提高焦炉燃烧室的结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燃气体下喷式焦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
技术介绍
目前,针对可燃气体下喷式焦炉,改善其立火道内垂直向温度分布均勻性的措施 主要有废气循环、高低灯头、可燃煤气和助燃气体分段供给等方式,采用上述措施的焦炉燃 烧室立火道隔墙(2)与下喷煤气管砖(1)之间基本上处于相对独立的状态,见附图3、附图 4,在这种情况下,加热煤气进入到立火道内之后没有任何约束,因而在立火道底部很容易 就扩散开来,使得加热煤气与助燃气体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从而造成了立火道底部的温 度迅速升高,但在温度场的扩散中由于烟囱吸力或者立火道高度增加等原因导致温度场沿 立火道垂直向的分布不均勻,最终结果是炭化室底部过热、炭化室顶部出现生焦;另外,这 种结构还存在一个问题是立火道底部的可燃气体浓度过大、燃烧不充分,从而增加了焦炉 生产的能耗,不利于节能减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使加热煤气浓度由管砖 出口沿立火道的垂直向逐渐降低,提高立火道内温度分布均勻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包括管砖、隔墙,其特征在于,其实现方法是 加长可燃气体在立火道内的行程,并沿此行程在立火道内形成可燃气体通道。隔墙沿水平方向与管砖形成半包围结构,隔墙沿垂直方向在管砖上方设有气流通 道。所述的气流通道上设有宽度为10 35mm、高度为IO-IOOOOmm的槽形豁口。所述 的可燃气体可以是焦炉煤气或以焦炉煤气为主的混合气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煤气出口为窄槽结构,限制了煤气的 扩散速度,煤气与助燃气体在立火道底部的接触面积减小,使得可燃气体沿凹槽由下向上 扩散,助燃气体在立火道内过剩分布,火焰拉长,有利于提高立火道内温度分布均勻性,同 时,由于隔墙变宽,也可以提高焦炉燃烧室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焦炉立火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常规的焦炉立火道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图中1-管砖2-隔墙3-管砖4-隔墙5-槽形豁口 6_气流通道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见图1、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结构示意图,包括管砖3、 隔墙4,隔墙4沿水平方向与管砖3形成半包围结构,隔墙4沿垂直方向在管砖3上方设有 气流通道6,所述的气流通道6上设有宽度为10 35mm、高度为IO-IOOOOmm的槽形豁口 5。 煤气沿气流通道6槽形豁口 5喷出,限制了煤气的扩散速度,使火焰拉长,有利于提高立火 道内温度分布均勻性。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方案可减少可燃气体与助燃气体的接触面积,限制可燃气体在立火 道内的扩散速度,实现缓慢燃烧;可燃气体可以是焦炉煤气以及以焦炉煤气为主的混合气 体。权利要求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包括管砖、隔墙,其特征在于,其实现方法是加长可燃气体在立火道内的行程,并沿此行程在立火道内形成可燃气体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其特征在于,其特征在 于,隔墙沿水平方向与管砖形成半包围结构,隔墙沿垂直方向在管砖上方设有气流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气流通道上设有宽度为10 35mm、高度为IO-IOOOOmm的槽形豁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 燃气体可以是焦炉煤气或以焦炉煤气为主的混合气体。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可燃气体下喷式焦炉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包括管砖、隔墙,其特征在于,其实现方法是加长可燃气体在立火道内的行程,并沿此行程在立火道内形成可燃气体通道。隔墙沿水平方向与管砖形成半包围结构,隔墙沿垂直方向在管砖上方设有气流通道;所述的气流通道上设有宽度为10~35mm、高度为10-10000mm的槽形豁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煤气出口为窄槽结构,限制了煤气的扩散速度,煤气与助燃气体在立火道底部的接触面积减小,使得可燃气体沿槽形豁口由下向上扩散,助燃气体在立火道内过剩分布,火焰拉长,有利于提高立火道内温度分布均匀性,同时,由于隔墙变宽,也可以提高焦炉燃烧室的结构强度。文档编号C10B21/10GK101906307SQ201010254779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7日专利技术者张长青, 徐妍, 杨俊峰, 武明华, 汪元博, 牛聪 申请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优化结构的焦炉燃烧室立火道,包括管砖、隔墙,其特征在于,其实现方法是加长可燃气体在立火道内的行程,并沿此行程在立火道内形成可燃气体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妍杨俊峰张长青汪元博武明华牛聪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焦耐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