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61331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包括:PNP管、第一NPN管、第二NPN管和二极管;所述PNP管的发射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PNP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PNP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NPN管的发射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连接PNP管的基极;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连接PNP管的基极,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和发射极接地。(*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静电保护
,特别涉及一种静电泻放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泻放(ESD,Electro Static Discharge)是一种由静电引起的电过应力的形式,会对集成电路造成破坏性的能量冲击。为了避免集成电路在生产过程中被ESD损伤,在集成电路内部均设有ESD保护电路。当集成电路内部有静电产生时,ESD保护电路为静电提供泻放的电流路径,以免静电泻放电流流入集成电路内部而造成损伤。在大部分场合下,集成电路的输入输出管脚之间的电压为介于0V和正电源电压之间,例如0V-5V。针对这个范围的ESD保护电路已经研究得很成熟。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尤其是电源系统中,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的输入管脚既可以存在正电压(例如5V),也可能存在负电压(例如-30V)。对于这种类型的集成电路,其ESD保护电路需要特别地设计。目前的ESD保护电路针对静电负电压,只能维持在较高的触发电压,不能回跳到较低的维持电压,这样将造成ESD保护电路的能量消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可以降低电路的能量消耗。本技术提供一种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包括:PNP管、第一NPN管、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静电泻放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NP管、第一NPN管、第二NPN管和二极管;所述PNP管的发射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PNP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PNP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NPN管的发射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连接PNP管的基极;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连接PNP管的基极,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和发射极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PNP管、第一NPN管、第二NPN管和二极管;所述PNP管的发射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PNP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PNP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二极管的阴极;所述二极管的阳极接地;所述第一NPN管的发射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第一NPN管的基极连接被保护管脚,所述第一NPN管的集电极连接PNP管的基极;所述第二NPN管的集电极连接PNP管的基极,所述第二NPN管的基极和发射极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PNP管的基极由N阱构成,所述PNP管的发射极和集电极由扩入所述N阱的P型区构成,中心区的P型区为发射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NPN管由所述PNP管的集电极的P型区注入N+构成,PNP管的集电极的P型区构成第二NPN管的基极,所述N+构成第二NPN管的发射极,PNP管的基极构成第二NPN管的集电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泻放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NPN管由所述PNP管的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萍崔士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