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多峰分布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55807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宽/多峰分布聚烯烃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应用,主催化剂由载体、过渡金属卤化物、有机醇化合物和有机硅氧烷化合物组成;依次摩尔比为1∶(0.01-20)∶(0.1-6)∶(0.01-5);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中过渡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为(30-500)∶1;有机硅氧烷化合物选自通式(2),通式(2)中,R2,R3,R4和R5为C1-C15的烷基,C1-C15的环烷基,或C1-C15的芳基;R2,R3,R4和R5是三个或两个相同,或四个都不相同;采用该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得到宽/多峰分布的聚烯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在15-80之间的宽/多峰分布聚烯烃催化剂及 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烯烃聚合催化剂是聚烯烃聚合技术的核心,从烯烃聚合催化剂的发展来看,概括 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1)开发能够制备特殊性能或性能更优异的聚烯烃树脂催化剂,如 茂金属催化剂及非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2)对于通用聚烯烃树脂的生产而言,在进一 步改善催化剂性能的基础上,简化催化剂制备工艺,降低催化剂成本,开发对环境友好的技 术,以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以前,聚乙烯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是追求催化剂 效率,经过近30年的努力,聚乙烯催化剂的催化效率提高,简化了聚烯烃的生产工艺,降低 了能耗和物耗。然而,传统的高效Z-N催化剂催化烯烃聚合时,聚烯烃的分子量分布较窄,一般小 于15。即使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加入多官能团化合物做给电子体,产生多种活性中心,催化 烯烃聚合,得到的聚烯烃的分子量分布不大于30(CN200810227370. 3)。专利CN 1112373C在催化剂制备时加入无活性氢的符合通式Rx1Ry2Si (OR3)z的有 机硅化合物,催化剂影响烯烃聚合的活性,但是没有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宽/多峰分布聚烯烃催化剂,聚合物分子量分布在15-80之间,由主催化剂和助催化剂组成;其中,助催化剂为有机铝化合物;其特征在于:主催化剂由载体、过渡金属卤化物、有机醇化合物和有机硅氧烷化合物组成;依次摩尔比为1∶(0.01-20)∶(0.1-6)∶(0.01-5);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中过渡金属卤化物的摩尔比为(30-500)∶1;  所述的有机硅氧烷化合物选自通式(2):  R↓[5]O-*-OR↓[2]  通式(2)  通式(2)中,R2,R3,R4和R5为C1-C15的烷基,C1-C15的环烷基,或C1-C15的芳基;R2,R3,R4和R5是三个或两个相同,或四个都不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义建军黄启谷王健张明革李红明张利仁姜明刘志军刘伟娇豆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