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及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49742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及方法。其成分及重量百分比:C:0.0031%~0.01%,Si:1.0~1.7%,Al≤0.5%,Si+2Al:1.0~2.4%,Mn:0.5~1.5%,P≤0.10%,S≤0.008%,N≤0.005%,Ti≤0.008%,Ca≤0.010%。其步骤:冶炼并真空处理;连铸并控制铸坯厚度在50~90毫米;均热,控制其铸坯入炉前的温度在850~950℃;精轧;卷取,其温度为690~780℃;酸洗;冷轧;脱碳,其温度控制在800~920℃;根据用户要求选择涂层或不涂层。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增置设备及热轧板常化和二次冷轧,钢板磁性优良,试验未发现瓦楞状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取向电工钢及其生产方法,尤其属于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 向电工钢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工艺工艺流程短,铸坯规格薄,过程热量损失小,可以大量节 约能源、降低成本。另外,薄板坯连铸连轧可以实现传统工艺很难实现的高温终轧和高温卷 取,生产出磁性优良的无取向电工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板坯薄,拉速快,柱状晶发达。另外,相比传 统工艺,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电工钢少了两个相变(α-Υ,γ-α)过程,而且未经 粗轧工序,粗大的柱状晶在热轧过程中难以细化,遗留至冷轧板和成品板,易形成瓦楞状缺 陷,甚至在低牌号无取向电工钢(Si < 1.0wt%)中可能出现此缺陷。极大限制了薄板坯连 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电工钢品种范围。传统工艺生产中、高硅含量的无取向电工钢改善瓦楞状的有以下几个措施1.增加钢液中的碳含量,扩大Y相区和α + Υ两相区,若按 C彡 % /100,钢坯在热轧中经过相变,使粗大柱状晶细化,缺点是在成品再 结晶过程中需深脱碳,影响钢带运行速度。然而,薄板坯连铸连轧未经粗轧工序,经过相变 不能完全消除粗大柱状晶,仅此方法不能完全避免瓦楞状缺陷。2.增设电磁搅拌设备,提高铸坯等轴晶比率,这种方法在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很 难实现。3.常化(热轧板退火)和二次冷轧,此措施可以减轻瓦楞状缺陷,但增加了成本, 不能体现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无取向电工钢的成本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消除钢板表面的瓦楞状缺陷,工艺 简单。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措施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 0031% 0. 01%,Si :1. 0 1. 7%,A1 彡 0. 5%,Si+2Al :1. 0 2. 4%,Mn :0. 5 1. 5%, P 彡 0. 10%, S 彡 0. 008%, N ^ 0. 005%, Ti 彡 0. 008%, Ca 彡 0. 01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 免的杂质。其在于在Cu、Ni、Sn中选择一种或几种,其总重量百分比为彡0. 5%。生产权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其步骤1)进行冶炼并真空处理;2)进行连铸,控制铸坯厚度在50 90毫米,拉坯速度控制在3 5米/分钟;3)进行均热,控制其铸坯入炉前的温度在850 950°C,并控制均热温度1050 1165 0C ;4)进行精轧,控制其前二道次每道次的压下率为50 65%,并控制其终轧温度为 800 920 °C ;5)进行卷取,控制其卷取温度为690 780°C ;6)进行酸洗;7)进行冷轧,控制其总压下率为50 85% ;8)进行脱碳退火,其退火温度控制在800 920°C ;9)根据用户要求选择涂层或不涂层。其在于控制其铸坯入炉前的温度在880 920°C,并控制均热温度在1100 1150°C。本专利技术合金体系设计合理,无需增置任何生产设备,工艺简单,即无需热轧板常化 及二次冷轧工艺,钢板磁性优良,经检查试验的18卷钢卷,未发现瓦楞状缺陷的存在,大大 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及降低工序能耗。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热轧组织2为对比例,其为采用传统的成分设计及CSP生产的热轧组织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 0031%, Si -.1.0%, Al 0. 50%, Si+2A1 2. 0%, Mn 0. 5%, P 0. 10%, S 0. 0072%, N 0. 0048%, Ti 0. 006%, Ca 0. 01%, Cu 0. 3%, Ni 0. 08%,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权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其步骤1)进行冶炼并真空处理;2)进行连铸,控制铸坯厚度在50毫米,拉坯速度控制在3米/分钟;3)进行均热,控制其铸坯入炉前的温度在850 855°C,并控制均热温度1080 1085 0C ;4)进行精轧,控制其前二道次每道次的压下率为50%,并控制其终轧温度为 800 806 °C ;5)进行卷取,控制其卷取温度为690 695°C ;6)进行酸洗;7)进行冷轧,控制其总压下率为50% ;8)进行脱碳退火,其退火温度控制在880 885°C ;9)根据用户要求选择涂层。实施例2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 0045%, Si 1. 25%, Al 0. 25%, Si+2A1 1. 75%, Mn 0. 85%, P 0. 075%, S 0. 008%, N 40. 0042%, Ti 0. 008%, Ca 0. 0093%, Cu 0. 45%,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权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其步骤1)进行冶炼并真空处理;2)进行连铸,控制铸坯厚度在60毫米,拉坯速度控制在3. 5米/分钟;3)进行均热,控制其铸坯入炉前的温度在860 865°C,并控制均热温度1080 1085 0C ;4)进行精轧,控制其前二道次每道次的压下率为58%,并控制其终轧温度为 830 835 ;5)进行卷取,控制其卷取温度为700 705°C ;6)进行酸洗;7)进行冷轧,控制其总压下率为55% ;8)进行脱碳退火,其退火温度控制在860 865°C ;9)根据用户要求选择不涂层。实施例3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 0038%, Si 1. 6%, Al 0. 25%, Si+2A1 2. 1%, Mn 0. 90%, P 0. 095%, S 0. 068%, N 0. 0038%, Ti 0. 0068%, Ca 0. 008%, Ni 0. 3%,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权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其步骤1)进行冶炼并真空处理;2)进行连铸,控制铸坯厚度在65毫米,拉坯速度控制在3. 5米/分钟;3)进行均热,控制其铸坯入炉前的温度在900 904°C,并控制均热温度1090 1098 0C ;4)进行精轧,控制其前二道次每道次的压下率为60%,并控制其终轧温度为 850 855 ;5)进行卷取,控制其卷取温度为730 735°C ;6)进行酸洗;7)进行冷轧,控制其总压下率为70% ;8)进行脱碳退火,其退火温度控制在815 820°C ;9)根据用户要求选择不涂层。实施例4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 :0. 010 %, Si 1. 7%, Al 0. 35%,Si+2Al 2. 4%,Mn 1. 5%,P 0. 085%, S 0. 007%, N 0. 0038%, Ti 0. 007%, Ca 0. 0065%, Sn 0. 2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生产权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的方法,其步骤1)进行冶炼并真空处理;2)进行连铸,控制铸坯厚度在75毫米,拉坯速度控制在4. 0米/分钟;3)进行均热,控制其铸坯入炉前的温度在890 895°C,并控制均热温度1160 1165 0C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采用薄板连铸连轧生产的无取向电工钢,其化学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C:0.0031%~0.01%,Si:1.0~1.7%,Al≤0.5%,Si+2Al:1.0~2.4%,Mn:0.5~1.5%,P≤0.10%,S≤0.008%,N≤0.005%,Ti ≤0.008%,Ca≤0.010%,其余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阳页先骆忠汉吴健鹏柳志敏黄璞祝晓波王春峰张永锟叶九美刘良田李大明冯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