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4643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防止从车室外侧入射的光反射、防止乘员或驾驶者感到繁杂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和即使因组装前支柱内饰部件时的偏差导致柱镜的映现范围偏离也能够调节柱镜安装角度的车辆的视觉辨认装置。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11)包括:被副支柱(31)和前支柱(28)支承的副窗玻璃(34);映现车辆(12)后方的车门后视镜机构(15)的车门后视镜壳体(42);设在车门后视镜壳体上,映现从车辆侧方到车辆前方的范围的第一反射镜(16);使第一反射镜反射的光向乘员(Sm)反射而映现范围的第二反射镜(17),副窗玻璃配置在与前支柱的截面中央和副支柱的截面中央相比的车辆外侧的位置,第二反射镜的外缘(61)接近副窗玻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车辆的前轮周围和车辆的前侧方进行视觉辨认的车辆的视觉辨认 装置,尤其涉及通过车门后视镜对后方进行视觉辨认并通过其他镜对左前轮附近进行视觉 辨认的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有的使用镜子或摄像头。在使用镜子的情况 下,例如,在对前窗的左右端进行支承的前支柱上,以从驾驶者的角度能够看见的方式设置 第一镜,使发出像(反射光)的第二镜与第一镜相对,并将该第二镜以来自前方、侧方的像 (入射光)能够进入的方式设在从前支柱向下方延伸的副支柱上,由此减少侧方的死角(例 如参照专利文献1)。此外,在收纳车门后视镜的车门后视镜壳体上具有以从车门后视镜的下方映现 车辆的侧方及前方的规定范围内的对象物的方式设置的第一反射镜、以使第一反射镜的光 向乘员反射的方式设置在前支柱车室内侧面上的第二反射镜、以及在收纳车门后视镜的状 态时映现对象物的收纳反射部(例如参照本申请人之前在日本提出申请的专利文献2)。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后视镜配置构造中,存在不能对前车身和前车身附近以及 前轮附近进行视觉辨认的问题。此外,第一镜是驾驶者直接观看的镜,能够根据需要来调整朝向(角度),但存在 调整角度需要花费时间的问题。期望能够使制造过程中的第一镜(柱镜)的角度的调节操 作变得简单,而驾驶者不需要每次都改变其朝向。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考虑由于太阳的位置以及其他车辆、建筑物、街灯等灯的 位置等条件,这些光被第二反射镜反射的情况,驾驶者可能会感觉到眩目和繁杂。另一方面,存在与第二反射镜接近的部件、例如与驾驶者相对的仪表板的左端以 及立起设置在仪表板与第一反射镜之间的副窗玻璃的端部上所涂敷的粘接剂(例如,黑色 陶瓷胶)映入第二反射镜的情况,视觉辨认范围缩小。此外,在第二反射镜中,安装有第一反射镜的镜壳体有时也与像一起映入,而且还 要考虑后方车辆的前照灯的光从镜壳体的周围直接入射的情况。再有,在专利文献2的技术中,第二反射镜是驾驶者能够直接看到的镜,能够根据 需要调整朝向(角度),但调整角度需要花费时间。期望能够使制造过程中的第二反射镜 (柱镜)的角度的调节操作变得简单,而驾驶者不需要每次都改变其朝向。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2004-2559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愿2008-1663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该车辆的前侧方视觉 辨认装置能够防止从车室的外侧入射的光的反射,防止乘员(驾驶者)感觉到繁杂,确保第二反射镜(柱镜)的视觉辨认范围,防止第一反射镜(壳体镜)的反射光与仪表板的一端 部的干涉,防止第一反射镜(壳体镜)的反射光与黑色陶瓷胶的干涉。本专利技术的第二课题是提供一种车辆的视觉辨认装置,使得即使因在制造过程中将 前支柱内饰部件组装在车身的前支柱主体上时的偏差而导致柱镜的映现范围偏离,也能够 调节柱镜的安装角度,并且角度调节操作简单易行。为了解决上述第一课题,第一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包括副窗 玻璃,以沿着车辆的前车门的窗框部的方式被副支柱和前支柱支承,所述副支柱从前支柱 的中途向下方延伸设置;车门后视镜机构的车门后视镜壳体,所述车门后视镜机构配置在 副窗玻璃附近并映现车辆后方;第一反射镜,设置在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前表面,映现从包括 车门后视镜机构的下方在内的车辆侧方到车辆的前方的范围内的对象物;以及第二反射 镜,设在前支柱中的朝向车辆的车室的内饰部件上,通过使由第一反射镜反射并透过了副 窗玻璃的光向乘员反射而映现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将副窗玻璃配置在俯视车辆时与通过 前支柱的截面的中央和副支柱的截面的中央的直线相比位于车辆外侧的位置,使第二反射 镜的朝向副窗玻璃的外缘接近副窗玻璃。第二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副窗玻璃配置成与前支柱的外表面及副支柱的外表面基 本成为同一平面。第三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第二反射镜的与外缘相对并朝向车室的内缘配置在俯视 车辆时与通过前支柱的截面的中央和副支柱的截面的中央的直线相比位于车室侧的位置。第四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将第二反射镜配置在与第一反射镜基本相同的高度。第五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前支柱配置在车辆的左右,在前支柱之间配置有仪表板,并 且,至少将仪表板的配置在副驾驶席上的一端部配置在与从第一反射镜向第二反射镜反射 的反射光不发生干涉的位置上。第六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前支柱配置在车辆的左右,在前支柱之间配置有仪表板,并 且,至少将仪表板的配置在副驾驶席上的一端部以与从第一反射镜向第二反射镜反射的反 射光不发生干涉的方式形成。第七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用于沿着副窗玻璃的周围进行接合的黑色陶瓷胶以与从第 一反射镜向第二反射镜反射的反射光不发生干涉的方式被烧结。第八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第二反射镜的纵向、横向的大小被设定成只映现第一反射 镜的大小。为了解决上述第二课题,第九专利技术是一种车辆的前例方视觉辨认装置,包括副窗 玻璃,以沿着车辆的前车门的窗框部的方式被副支柱和前支柱支承,所述副支柱从前支柱 的中途向下方延伸设置;车门后视镜机构的车门后视镜壳体,所述车门后视镜机构配置在 副窗玻璃附近并映现车辆后方;作为第一反射镜的壳体镜,设置在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前表 面,映现从包括车门后视镜机构的下方在内的车辆侧方到车辆的前方的范围内的对象物; 以及作为第二反射镜的柱镜,设在前支柱中的朝向车辆的车室的内饰部件上,通过使由壳 体镜反射并透过了副窗玻璃的光向乘员反射而映现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柱镜壳体, 嵌装有柱镜,并配置在前支柱的车室内侧面;以及镜保持架,安装在柱镜壳体内,用于保持 柱镜,镜保持架具有向柱镜壳体内突出并被紧固的凸起部,凸起部具有通过调节突出长度 而调节所保持的柱镜的角度的调节余量。第十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至少形成两个凸起部,相对于两个中的一个,另一个对称地 形成。第十一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将柱镜分为四个区域,并使各个区域为右上区域、右下 区域、左上区域、左下区域时,在与右下区域重合的镜保持架上配置有一个凸起部,在与左 上区域重合的镜保持架上配置有另一个凸起部。第十二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柱镜壳体具有开口部,所述开口部设置有与柱镜的反射 面基本成为同一平面的开口周缘。第十三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柱镜壳体是黑色的。第十四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在柱镜壳体或柱镜上设有视觉辨认范围提示机构,所述 视觉辨认范围提示机构将通过壳体镜所看到的视觉辨认范围通知给乘员。专利技术的效果在第一专利技术中,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包括副窗玻璃,被副支柱和前支柱支 承;车门后视镜机构的车门后视镜壳体,所述车门后视镜机构映现车辆后方;第一反射镜, 设置在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前表面,映现从车辆侧方到车辆的前方的范围内的对象物;以及 第二反射镜,设在前支柱上,通过向乘员反射而映现对象物,将副窗玻璃配置在俯视车辆时 与通过前支柱的截面的中央和副支柱的截面的中央的直线相比位于车辆外侧的位置,使第 二反射镜的朝向副窗玻璃的外缘接近副窗玻璃,因此,第二反射镜(柱镜)接近第一反射镜 (壳体镜)从而到第一反射镜的距离变小,能够减小朝向车室外的第一反射镜的倾斜角。其 结果是,能够防止从车室的外侧入射的光的反射,能够防止乘员(驾驶者)感觉到繁杂。在第二专利技术中,将副窗玻璃配置成与前支柱的外表面及副支柱的外表面基本成为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的前侧方视觉辨认装置,包括:副窗玻璃,以沿着车辆的前车门的窗框部的方式被副支柱和前支柱支承,所述副支柱从所述前支柱的中途向下方延伸设置;车门后视镜机构的车门后视镜壳体,所述车门后视镜机构配置在该副窗玻璃附近并映现所述车辆后方;第一反射镜,设置在该车门后视镜壳体的前表面,映现从包括所述车门后视镜机构的下方在内的车辆侧方到所述车辆的前方的范围内的对象物;以及第二反射镜,设在所述前支柱中的朝向所述车辆的车室的内饰部件上,通过使由该第一反射镜反射并透过了所述副窗玻璃的光向乘员反射而映现所述对象物,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副窗玻璃配置在俯视所述车辆时与通过所述前支柱的截面的中央和所述副支柱的截面的中央的直线相比位于车辆外侧的位置,使所述第二反射镜的朝向所述副窗玻璃的外缘接近所述副窗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植松博岸本雄也麦仓纪夫细部智章高井知奈松冈亮介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