铆模结构和铆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73047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6 23:42
本技术提供一种铆模结构和铆接设备,铆模结构包括铆模主体和回弹组件;所述铆模主体上凹陷形成铆模内腔,所述回弹组件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并用于对挤压所述回弹组件的外部构件施加回弹力。本技术减少了铆接时对待铆接板的材料延伸率的约束,提升了低延伸率材料的铆接质量,降低了整车重量和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铆接,特别是涉及一种铆模结构和铆接设备


技术介绍

1、随着钢铝混合车身的出现,spr(self piercing rivet,自冲铆接)半空心铆接技术得到快速推广。在spr铆接过程中,底层铝合金材料会发生明显的拉伸变形。因此,为避免底层板铆接开裂,通常要求底层铝合金材料延伸率大于等于12%,而现有技术中的很多常用材料(比如一体式免热处理铝合金铸件)的延伸率大都在2%~10%之间,通常低于8%,在对上述材料进行spr铆接时,容易导致底层板出现裂纹等缺陷,进而使得铆点疲劳耐久性能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由于铆接时出现裂纹等缺陷所导致的铆点疲劳耐久性能降低等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铆模结构和铆接设备。

2、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铆模结构,包括铆模主体和回弹组件;所述铆模主体上凹陷形成铆模内腔,所述回弹组件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并用于对挤压所述回弹组件的外部构件施加回弹力。

3、可选地,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的弹性块。

4、可选地,所述回弹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的压块,所述弹性块位于所述铆模内腔的底面与所述压块之间。

5、可选地,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覆盖所述铆模内腔的开口的压力膜。

6、可选地,所述铆模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主体上的气体控制阀,所述气体控制阀连通所述铆模内腔并用于控制所述铆模内腔中的气体出入。

7、可选地,所述铆模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主体上且连通在所述铆模内腔与所述气体控制阀之间的气体出入通道。

8、可选地,所述铆模内腔的底面上设有气体出入口,所述气体出入通道通过所述气体出入口与所述铆模内腔连通;所述气体控制阀设置在所述铆模主体的侧壁上。

9、可选地,在未受到挤压的自由状态下,所述回弹组件的顶面与所述铆模主体的顶面齐平或高于所述铆模主体的顶面。

10、可选地,所述铆模内腔的开口边缘设有铆接导向面。

11、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铆接设备,包括上述的铆模结构。

12、本技术中,铆模结构包括铆模主体和回弹组件;所述铆模主体上凹陷形成铆模内腔,所述回弹组件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并用于对挤压所述回弹组件的外部构件施加回弹力。本技术的回弹组件具有弹性,在进行铆接时,在外部构件受到外部压力变形(比如,在铆接时,铆钉首先插入上层板,之后挤压底层板,使得底层板朝向铆模内腔内变形)并进入铆模内腔挤压回弹组件时,回弹组件将朝向铆模内腔的底面被压缩,但同时,被压缩的回弹组件将产生回弹力并施加在外部构件上,该回弹力与上述外部压力方向相反,因此,该外部构件(比如上述底层板)受到方向相反的双向压力,改善了材料流动性,在外部构件具有相同的延伸率和厚度的状态下,可减小其开裂风险;本技术降低了铆接时对待铆接板的材料延伸率的约束,能够在无需增加材料厚度的基础上,提升低延伸率材料(特别是免热处理铸件材料)的铆接质量,降低整车重量和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铆模主体和回弹组件;所述铆模主体上凹陷形成铆模内腔,所述回弹组件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并用于对挤压所述回弹组件的外部构件施加回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的弹性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的压块,所述弹性块位于所述铆模内腔的底面与所述压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覆盖所述铆模内腔的开口的压力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模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主体上的气体控制阀,所述气体控制阀连通所述铆模内腔并用于控制所述铆模内腔中的气体出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模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主体上且连通在所述铆模内腔与所述气体控制阀之间的气体出入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模内腔的底面上设有气体出入口,所述气体出入通道通过所述气体出入口与所述铆模内腔连通;所述气体控制阀设置在所述铆模主体的侧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未受到挤压的自由状态下,所述回弹组件的顶面与所述铆模主体的顶面齐平或高于所述铆模主体的顶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模内腔的开口边缘设有铆接导向面。

10.一种铆接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铆模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铆模主体和回弹组件;所述铆模主体上凹陷形成铆模内腔,所述回弹组件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并用于对挤压所述回弹组件的外部构件施加回弹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的弹性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内腔中的压块,所述弹性块位于所述铆模内腔的底面与所述压块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弹组件包括覆盖所述铆模内腔的开口的压力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铆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铆模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铆模主体上的气体控制阀,所述气体控制阀连通所述铆模内腔并用于控制所述铆模内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银波高菁菁许福军耿滏雷振华苏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