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022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30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括M蛋白和外源基因编码的抗原;所述M蛋白与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位点突变: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本申请提供的重组溶瘤病毒均对异常增生性(肿瘤)LLC细胞具有较好的侵染能力和体外杀伤能力,且在LLC细胞内均不容易清除,对正常细胞的侵染能力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性病毒,目前已被大众接受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分支。溶瘤病毒能够特异性地靶向感染肿瘤细胞,例如利用肿瘤细胞中抑癌基因的失活或缺陷,从而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溶瘤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后,会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复制并最终摧毁肿瘤细胞,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同时,溶瘤病毒还可以提供提高宿主自身抗癌反应所必需的免疫刺激信号,从而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来继续杀死残余的肿瘤细胞。

2、虽然溶瘤病毒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野生型溶瘤病毒往往会引起机体神经系统炎症等问题,在利用野生型病毒感染肿瘤细胞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致病风险。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溶瘤病毒的临床应用,需要对野生型溶瘤病毒进行改造,以获得减毒后的溶瘤病毒。将减毒后的溶瘤病毒用于临床应用,从而降低溶瘤病毒的致病风险,提高溶瘤病毒的安全性。

3、然而,在对溶瘤病毒改造的过程中,若仅是对野生型溶瘤病毒随机进行基因修饰,虽然能够降低其毒性,但改造后的溶瘤病毒可能治愈率效果不佳,甚至改造后的溶瘤病毒无法进行包装,不利于推进溶瘤病毒的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提高溶瘤病毒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和体内的杀伤能力,且保证溶瘤病毒对正常细胞的安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重组溶瘤病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括m蛋白和外源基因编码的抗原;所述m蛋白与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位点突变: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

4、进一步地,所述抗原选自实体瘤或血液瘤。

5、进一步地,所述实体瘤抗原包括但不限于5t4、rorl、egfr、fcγri(cd64)、fcγriia(cd32a)、fcγriib(cd32b)、cd28、cd137(4-1bb)、ctla-4、her-2、fas、fap(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lgr5、c5ar1、a2ar、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fgfr2、fgfr3、fgfr4、糖皮质激素诱导的tnfr相关(gitr)蛋白、淋巴毒素-β受体(ltβr)、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受体1(trail受体1)、trail受体2、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蛋白、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蛋白、肿瘤相关蛋白碳酸酐酶ix(caix)、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1)、egfrviii、erbb3(her3)、叶酸受体、肝配蛋白受体、pdgfra、erbb-2、cd2、cd40、cd74、cd80、cd86、ccam5(cd66e)、ccam6(cd66c)、p53、cmet(酪氨酸蛋白激酶met)、hgfr、mage-a1、mage-a2、mage-a3、mage-a4、mage-a6、mage-a10、mage-a12、bace、dam-6、dam-10、gage-1、gage-2、gage-8、gage-3、gage-4、gage-5、gage-6、gage-7b、na88-a、ny-eso-1、brca1、brca2、mart-1、mc1r、gp100、psa、psm、酪氨酸酶、trp-1、trp-2、art-4、camel、cyp-b、htert、htrt、ice、muc2、p-钙粘蛋白、肌肉抑制素(myostatin)(gdf8)、cripto(tdgf1)、muc5ac、prame、p15、ru1、ru2、sart-1、sart-3、afp、β-连环蛋白/m、半胱天冬酶-8/m、cdk-4/m、elf2m、gnt-v、g250、hsp70-2m、hst-2、kiaa0205、mum-1、mum-2、mum-3、肌球蛋白/m、rage、sart-2、trp-2/int2、707-ap、膜联蛋白ii、cdc27/m、tpi/mbcr-abl、etv6/aml、ldlr/fut、pml/rarα、tel/aml1、cd28、cd137、canag、mesothelin(msln)、dr5、pd-1、pd-l1、igf-1r、cxcr4、神经纤毛蛋白1(neuropilin,nrp-1)、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类(glypican2/3,gpc2/3)、epha2、b7-h3、b7-h4、gpa33、gpc3、sstr2、gd2、vegf-a、vegfr-2、pdgfr-a、ankl、rankl、msln、ebv、trop2、folr1、axl;

6、进一步地,所述血液瘤抗原包括但不限于bcma(tnfrsf17)、cd4、cd5(leu-1)、cd7、cd10、fcγriiia(cd16a)、fcγriiib(cd16b)、cd19、cd20(ms4a1)、cd22(siglec-2)、cd23、cd30(tnfrsf8)、cd33(siglec-3)、cd34、cd37、cd38、cd44、cd47、cd56(ncam1)、cd70、cd117、cd123(il3ra)、cd138(sdc1)、cd174、cll-1、ror1、nkg2dl1/2(ulbp1/2)、il1r3(il-1-rap)、fcrl5、gprc5d、clec12a、wt1、flt3、tlr8、shp2、kat6a/b、csnk1a1、fli1、ikzf1/3、pi3k、c-kit、slamf3(cd229)、slamf7(cd319)、tcr b-chain、itgb7、k-1gg、taci、trbci、ley、muc1。

7、进一步地,所述抗原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cd19、bcma、ny-eso-1、muc-1、msln、egfr、vegfr2、mage a4、cmet、hgfr、claude 18.2。

8、进一步地,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外源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

9、进一步地,所述细胞因子选自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趋化因子家族。

10、进一步地,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g-csf、m-csf、il-1、il-2、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5、il-17、il-18、il-23、il-27、ifn-α、ifn-β、ifn-γ、ifn-β、tgf-β和tnf-α。

11、进一步地,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il-2、il-12、il-15、il-18、tnf-α、ifn-β。

12、进一步地,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32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n32s);和/或,在第4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n4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括M蛋白和外源基因编码的抗原;所述M蛋白与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位点突变: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选自血液瘤和实体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CD19、BCMA、NY-ESO-1、HER-2、MUC-1、MSLN、EGFR、VEGFR2、MAGE A4、cMet、Claude 18.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外源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趋化因子家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G-CSF、M-CSF、IL-1、IL-2、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5、IL-17、IL-18、IL-23、IL-27、IFN-α、IFN-β、IFN-γ、IFN-β、TGF-β和TNF-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IL-2、IL-12、IL-15、IL-18、IFN-β、TNF-α。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32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N32S);和/或,在第4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N49D);和/或,在第54位的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54Y);和/或,在第225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225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敲除第111位亮氨酸编码碱基;或,在第111位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111A)。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21位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21E);和/或,在第33位甲硫氨酸突变为丙氨酸(M33A);和/或,在第13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33T)。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选自以下组中的任一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2、SEQ ID NO 3、SEQ ID NO 4、SEQ ID NO 5、SEQ ID NO 6、SEQ ID NO 7、SEQ ID NO 8、SEQID NO 9、SEQ ID NO 10或SEQ ID NO 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4.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G蛋白;所述G蛋白与SEQ ID NO 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53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53I);和/或,在第141位的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141V);和/或,在第17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D172Y);和/或,在第217位的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K217E);和/或,在第23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D232G);和/或,在第331位的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331A);和/或,在第371位的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V371E);和/或,在第436位的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G436D);和/或,在第438位的苏氨酸突变为丝氨酸(T438S);和/或,在第453位的苯丙氨酸突变为亮氨酸(F453L);和/或,在第471位的苏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T471I);和/或,在第487位的酪氨酸突变为组氨酸(Y487H)。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G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6.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或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和G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N蛋白;所述N蛋白与SEQ ID N...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括m蛋白和外源基因编码的抗原;所述m蛋白与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位点突变: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选自血液瘤和实体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原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cd19、bcma、ny-eso-1、her-2、muc-1、msln、egfr、vegfr2、mage a4、cmet、claude 18.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外源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

6.根据权利要求5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趋化因子家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g-csf、m-csf、il-1、il-2、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5、il-17、il-18、il-23、il-27、ifn-α、ifn-β、ifn-γ、ifn-β、tgf-β和tnf-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il-2、il-12、il-15、il-18、ifn-β、tnf-α。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32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n32s);和/或,在第4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n49d);和/或,在第54位的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54y);和/或,在第225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225i)。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敲除第111位亮氨酸编码碱基;或,在第111位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111a)。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21位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21e);和/或,在第33位甲硫氨酸突变为丙氨酸(m33a);和/或,在第13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33t)。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选自以下组中的任一项: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2、seq id no 3、seq id no 4、seq id no 5、seq id no 6、seq id no 7、seq id no 8、seqid no 9、seq id no 10或seq id no 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4.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g蛋白;所述g蛋白与seq id no 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53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53i);和/或,在第141位的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141v);和/或,在第17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d172y);和/或,在第217位的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k217e);和/或,在第23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d232g);和/或,在第331位的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331a);和/或,在第371位的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v371e);和/或,在第436位的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g436d);和/或,在第438位的苏氨酸突变为丝氨酸(t438s);和/或,在第453位的苯丙氨酸突变为亮氨酸(f453l);和/或,在第471位的苏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t471i);和/或,在第487位的酪氨酸突变为组氨酸(y487h)。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g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6.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或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和g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n蛋白;所述n蛋白与seq id no 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14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i14v);和/或,在第155位的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r155k);和/或,在第353位的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s353n)。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n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8.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或权利要求14-15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和g蛋白;或权利要求16-17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g蛋白和n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p蛋白;所述p蛋白与seq id no 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50位的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r50k);和/或,在第76位的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76a);和/或,在第9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谷氨酸(d99e);和/或,在第126位的亮氨酸突变为丝氨酸(l126s);和/或,在第140位的亮氨酸突变为丝氨酸(l140s);和/或,在第151位的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151y);和/或,在第168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i168m);和/或,在第170位的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k170e);和/或,在第189位的酪氨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庆张凡马良田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