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_技高网

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4022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23 23:30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的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括M蛋白和外源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所述M蛋白与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位点突变: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本申请提供的重组溶瘤病毒均对异常增生性(肿瘤)LLC细胞、4T1细胞、MC38细胞以及Hela细胞具有较好的侵染能力和体外杀伤能力,且在LLC细胞、4T1细胞、MC38细胞以及Hela细胞内均不容易清除,对正常细胞的侵染能力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生物医药的,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1、溶瘤病毒是一类具有复制能力的肿瘤杀伤性病毒,目前已被大众接受作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分支。溶瘤病毒能够特异性地靶向感染肿瘤细胞,例如利用肿瘤细胞中抑癌基因的失活或缺陷,从而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溶瘤病毒感染肿瘤细胞后,会在肿瘤细胞内大量复制并最终摧毁肿瘤细胞,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同时,溶瘤病毒还可以提供提高宿主自身抗癌反应所必需的免疫刺激信号,从而吸引更多的免疫细胞来继续杀死残余的肿瘤细胞。

2、虽然溶瘤病毒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野生型溶瘤病毒往往会引起机体神经系统炎症等问题,在利用野生型病毒感染肿瘤细胞的过程中,还存在较大的致病风险。因此,为进一步推进溶瘤病毒的临床应用,需要对野生型溶瘤病毒进行改造,以获得减毒后的溶瘤病毒。将减毒后的溶瘤病毒用于临床应用,从而降低溶瘤病毒的致病风险,提高溶瘤病毒的安全性。

3、然而,在对溶瘤病毒改造的过程中,若仅是对野生型溶瘤病毒随机进行基因修饰,虽然能够降低其毒性,但改造后的溶瘤病毒可能治愈率效果不佳,甚至改造后的溶瘤病毒无法进行包装,不利于推进溶瘤病毒的临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进一步提高溶瘤病毒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和体内的侵染能力和杀伤能力,且降低溶瘤病毒对正常细胞的侵染能力,本申请提供一种重组溶瘤病毒及其应用。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重组溶瘤病毒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重组溶瘤病毒,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括m蛋白和外源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所述m蛋白与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位点突变: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

4、进一步地,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32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n32s);和/或,在第4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n49d);和/或,在第54位的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54y);和/或,在第225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225i)。

5、进一步地,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敲除第111位亮氨酸编码碱基;或,在第111位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111a)。

6、进一步地,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21位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21e);和/或,在第33位甲硫氨酸突变为丙氨酸(m33a);和/或,在第13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33t)。

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

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

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

1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32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n32s)。

1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第4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n49d)。

1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54位的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54y)。

1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225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225i)。

1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敲除第111位亮氨酸编码碱基。

1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111位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111a)。

1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21位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21e)。

1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33位甲硫氨酸突变为丙氨酸(m33a)。

1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包含在第13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33t)。

19、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m51r、v221f、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n32s、n49d、m51r、h54y、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n32s、n49d、m51r、h54y、敲除第111位亮氨酸编码碱基、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n32s、n49d、m51r、h54y、l111a、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g21e、n32s、n49d、m51r、h54y、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g21e、n32s、m33a、n49d、m51r、h54y、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g21e、n32s、m33a、n49d、m51r、h54y、a133t、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n32s、m33a、n49d、m51r、h54y、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7、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n32s、m33a、n49d、m51r、h54y、a133t、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8、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具有n32s、n49d、m51r、h54y、a133t、v221f、v225i、s226r的氨基酸取代。

29、在本申请中,野生型vsv病毒indiana muddsummer亚型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0、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1、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2、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3、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4、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7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36、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案中,所述m蛋白包含如se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括M蛋白和外源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所述M蛋白与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位点突变: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32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N32S);和/或,在第4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N49D);和/或,在第54位的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54Y);和/或,在第225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225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敲除第111位亮氨酸编码碱基;或,在第111位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111A)。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21位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21E);和/或,在第33位甲硫氨酸突变为丙氨酸(M33A);和/或,在第13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33T)。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选自以下组中的任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2、SEQ ID NO 3、SEQ ID NO 4、SEQ ID NO 5、SEQ ID NO 6、SEQ ID NO 7、SEQ ID NO 8、SEQID NO 9、SEQ ID NO 10或SEQ ID NO 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趋化因子家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G-CSF、M-CSF、IL-1、IL-2、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5、IL-17、IL-18、IL-23、IL-27、IFN-α、IFN-β、IFN-γ、IFN-β、TGF-β和TNF-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IL-2、IL-12、IL-15、IL-18、IFN-β、TNF-α。

10.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G蛋白;所述G蛋白与SEQ ID NO 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53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53I);和/或,在第141位的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141V);和/或,在第17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D172Y);和/或,在第217位的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K217E);和/或,在第23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D232G);和/或,在第331位的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331A);和/或,在第371位的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V371E);和/或,在第436位的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G436D);和/或,在第438位的苏氨酸突变为丝氨酸(T438S);和/或,在第453位的苯丙氨酸突变为亮氨酸(F453L);和/或,在第471位的苏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T471I);和/或,在第487位的酪氨酸突变为组氨酸(Y487H)。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G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2.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或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和G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N蛋白;所述N蛋白与SEQ ID NO 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14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I14V);和/或,在第155位的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R155K);和/或,在第353位的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S353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N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4.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或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和G蛋白;或权利要求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

【技术特征摘要】

1.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括m蛋白和外源基因编码的细胞因子;所述m蛋白与seq id no 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位点突变:在第51位的甲硫氨酸突变为精氨酸(m51r);在第221位缬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v221f);在第226位丝氨酸突变为精氨酸(s226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32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丝氨酸(n32s);和/或,在第4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天冬氨酸(n49d);和/或,在第54位的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54y);和/或,在第225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225i)。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敲除第111位亮氨酸编码碱基;或,在第111位亮氨酸突变为丙氨酸(l111a)。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还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21位甘氨酸突变为丙氨酸(g21e);和/或,在第33位甲硫氨酸突变为丙氨酸(m33a);和/或,在第133位的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a133t)。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的位点突变选自以下组中的任一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m蛋白包含如seq id no 2、seq id no 3、seq id no 4、seq id no 5、seq id no 6、seq id no 7、seq id no 8、seqid no 9、seq id no 10或seq id no 11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转化生长因子β、趋化因子家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g-csf、m-csf、il-1、il-2、il-4、il-5、il-6、il-9、il-10、il-12、il-13、il-15、il-17、il-18、il-23、il-27、ifn-α、ifn-β、ifn-γ、ifn-β、tgf-β和tnf-α。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因子选自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gm-csf、il-2、il-12、il-15、il-18、ifn-β、tnf-α。

10.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g蛋白;所述g蛋白与seq id no 1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53位的缬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v53i);和/或,在第141位的丙氨酸突变为缬氨酸(a141v);和/或,在第17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酪氨酸(d172y);和/或,在第217位的赖氨酸突变为谷氨酸(k217e);和/或,在第232位的天冬氨酸突变为甘氨酸(d232g);和/或,在第331位的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331a);和/或,在第371位的缬氨酸突变为谷氨酸(v371e);和/或,在第436位的甘氨酸突变为天冬氨酸(g436d);和/或,在第438位的苏氨酸突变为丝氨酸(t438s);和/或,在第453位的苯丙氨酸突变为亮氨酸(f453l);和/或,在第471位的苏氨酸突变为异亮氨酸(t471i);和/或,在第487位的酪氨酸突变为组氨酸(y487h)。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g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3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2.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或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和g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n蛋白;所述n蛋白与seq id no 14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14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缬氨酸(i14v);和/或,在第155位的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r155k);和/或,在第353位的丝氨酸突变为天冬酰胺(s353n)。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n蛋白包含如seq id no15所示的氨基酸序列。

14.重组溶瘤病毒,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组溶瘤病毒包含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或权利要求10-11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和g蛋白;或权利要求12-13中任一项所述的m蛋白、g蛋白和n蛋白;所述重组溶瘤病毒还包括p蛋白;所述p蛋白与seq id no 16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相比,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位点突变:在第50位的精氨酸突变为赖氨酸(r50k);和/或,在第76位的缬氨酸突变为丙氨酸(v76a);和/或,在第99位的天冬酰胺突变为谷氨酸(d99e);和/或,在第126位的亮氨酸突变为丝氨酸(l126s);和/或,在第140位的亮氨酸突变为丝氨酸(l140s);和/或,在第151位的组氨酸突变为酪氨酸(h151y);和/或,在第168位的异亮氨酸突变为甲硫氨酸(i168m);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国庆张凡马良田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荣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