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11778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机舱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涵道,涵道下方有起落架,位于涵道中心轴线上装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桨轴、连接桨置于涵道内上部,涵道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涵道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机舱内装有自动驾驶仪和动力电池。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在任何地方垂直起降、悬停、盘旋、飞行时噪音非常低,隐蔽性非常好,它具有低空低速、机动性强,能做各种特技飞行,飞行效率高,并节省燃料,维护简便,经济实用,适应性强,适应城市,乡间,工厂,海岸,舰艇,草原,高山,高速公路等地方的垂直起降飞行,安全可靠,涵道桨的设计,对飞行器飞行和人员的安全大有益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人空中飞行交通工具,尤其是一种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现代普通无人固定翼飞行器起飞和降落需要有较高的速度才能使机翼 产生足够的升力,造成约50%左右飞行事故在起飞着陆时发生,并且在地面停放占用场地很 大。现代普通旋翼无人飞行器大多数采用直升机的单旋翼带尾桨及共轴双桨结构。高速旋转 的桨叶对操作人员是致命的威胁。高速旋转的桨叶还很容易碰到物体而产生飞行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紧凑、设计合 理,低空低速、垂直起降、安全使用的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机舱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涵道,涵 道下方有起落架,位于涵道中心轴线上装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桨轴、连接桨置于涵道内上 部,涵道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涵道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机舱内装 有自动驾驶仪和动力电池。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在任何地方垂直起降、悬停、盘旋、飞行时噪音非常低, 隐蔽性非常好;2、它具有低空低速、机动性强,能做各种特技飞行;3、飞行效率高,并节省燃料,维护简便,经济实用;4、适应性强,适应城市,乡间,工厂,海岸,舰艇,草原,高山,高速公路等地方的垂 直起降飞行;5、安全可靠,涵道桨的设计,对飞行器飞行和人员的安全大有益处;6、本专利技术可以进行空中摄影、广告宣传,通信中继,输油管道监察,火灾汛情监测, 追捕逃犯,交通指挥等,在军事上同样有其它交通工具难以比拟的优点,反恐作战,军情侦 察、反潜扫雷,各种目标的打击、攻击武装直升机和中低空巡航导弹等。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的剖视图;图3是图1的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3由图1-图4可知,本专利技术机舱1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涵道2,涵道2下方有起落 架10,位于涵道2中心轴线上装有电动机5,电动机5通过桨轴3、连接桨4置于涵道2内上 部,涵道2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6,涵道2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7,机 舱1内装有自动驾驶仪9和动力电池8。所述操纵舵6和操纵舵7由1-20个舵面组成。本专利技术在图1中,起落架10上固定有涵道2,机舱1左右两侧对称连接着涵道2, 涵道2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6,涵道2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7。在图2中,起落架10上固定有涵道2,机舱1左右两侧对称连接着涵道2,电动机5 放置于涵道2中部处于涵道2中心轴线上,电动机5通过桨轴3连接桨4置于涵道2内上 部,机舱1内部装有动力电池8和自动驾驶仪9,涵道2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7。在图3中,起落架10上固定有涵道2,机舱1左右两侧对称连接着涵道2,电动机 5放置于涵道2中部处于涵道2中心轴线上,连接桨4置于涵道2内部。在图4种,起落架10上固定有涵道2,机舱1左右两侧对称连接着涵道2,电动机5 放置于涵道2中部处于涵道2中心轴线上,电动机5通过桨轴3连接桨4置于涵道2内上 部,机舱1内部装有动力电池8和自动驾驶仪9,涵道2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 纵舵6,涵道2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7。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内场外场地面安装检查完毕后起 动电动机5,电动机5输出动力给桨轴3,桨轴3带动连接桨4旋转,动力电池8为电动机5 提供动力源,连接桨4的旋转时在桨尖与涵道2之间产生负压,连接桨4和涵道2共同产生 向上升力,操纵舵6和操纵舵7由自动驾驶仪9自动控制和增稳飞行器三轴飞行姿态,机舱 1内装有动力电池,遥控遥测设备,卫星导航设备,任务载荷设备等。起落架10支持飞行 器垂直起飞和降落。权利要求一种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电动机(5)、起落架(10),其特征在于机舱(1)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涵道(2),涵道(2)下方有起落架(10),位于涵道(2)中心轴线上装有电动机(5),电动机(5)通过桨轴(3)、连接桨(4)置于涵道(2)内上部,涵道(2)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6),涵道(2)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7),机舱(1)内装有自动驾驶仪(9)和动力电池(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纵舵(6) 和操纵舵(7)由1-20个舵面组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机舱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涵道,涵道下方有起落架,位于涵道中心轴线上装有电动机,电动机通过桨轴、连接桨置于涵道内上部,涵道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涵道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机舱内装有自动驾驶仪和动力电池。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设计合理,可在任何地方垂直起降、悬停、盘旋、飞行时噪音非常低,隐蔽性非常好,它具有低空低速、机动性强,能做各种特技飞行,飞行效率高,并节省燃料,维护简便,经济实用,适应性强,适应城市,乡间,工厂,海岸,舰艇,草原,高山,高速公路等地方的垂直起降飞行,安全可靠,涵道桨的设计,对飞行器飞行和人员的安全大有益处。文档编号B64C29/00GK101857086SQ20101019072公开日2010年10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3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3日专利技术者吴世海, 孙树生, 王忠信 申请人:哈尔滨盛世特种飞行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涵道垂直起降无人飞行器,包括电动机(5)、起落架(10),其特征在于:机舱(1)左右两侧设有对称的涵道(2),涵道(2)下方有起落架(10),位于涵道(2)中心轴线上装有电动机(5),电动机(5)通过桨轴(3)、连接桨(4)置于涵道(2)内上部,涵道(2)底部纵向前后两端对称分别装有操纵舵(6),涵道(2)底部横向单端装有操纵舵(7),机舱(1)内装有自动驾驶仪(9)和动力电池(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信孙树生吴世海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盛世特种飞行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