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氨酯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01132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聚氨酯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如下步骤制备:(1)以聚氨酯为原料,以一定配比的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为溶剂,或者以二甲基乙酰胺为溶剂,添加一定比例的LiCl制得电纺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出聚氨酯纳米纤维;(2)通过物理吸附的方法将惰性蛋白质吸附在纤维表面,获得表面改性的聚氨酯纳米纤维;(3)利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通过共价键结合的方法将酶固定化在表面改性的纳米纤维上。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将酶固定化在聚氨酯纳米纤维上,可以有效提高酶的稳定性,尤其是该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固定化酶具有在有机溶剂中失活或者在高温下失活后,重新放置于缓冲溶液中能够逐步恢复大部分活性的特性,从而使其在有机溶剂中或者高温条件下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并且制备过程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氨酯纳米纤维固定化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的制备:  将聚氨酯溶于有机溶剂中,配成重量百分比为10~20%的溶液,添加相对于聚氨酯重量1~5%的LiCl,充分溶解后,注入到静电纺丝装置中,在电压20~30千伏,喷丝头溶液流量为0.1-0.5毫升/小时、接收距离为10~20厘米的条件下进行静电纺丝,获得纤维直径为100~500nm的聚氨酯纳米纤维膜;将纳米纤维膜在60℃烘箱中干燥24h,再用去离子水中洗涤;  (2)利用蛋白质对聚氨酯纳米纤维膜进行表面改性:  将聚氨酯纳米纤维膜投入到含有1~10mg/ml蛋白质的磷酸盐缓冲液中(pH7.0,0.1M),在4~25℃下震荡2~12h,震荡速度为50~150转/分钟;取出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用缓冲液充分洗涤直至清洗液中没有蛋白质被检测出;  (3)将酶固定化于蛋白质表面改性的聚氨酯纳米纤维膜上:  将蛋白质表面改性的聚氨酯纳米纤维膜浸入到含有0.1~2%戊二醛和0.1~5mg/ml酶的缓冲液中,在室温下震荡2~12h,震荡速度为50~150转/分钟;取出聚氨酯纳米纤维膜,用缓冲液充分洗涤直至清洗液中没有蛋白质被检测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松平苏志国柳春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