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低温等离子体
中材料表面改性技术,涉及到在细长的可弯曲 的绝缘介质管内产生高电子密度的氩等离子体,通过掺入活性气体实现内表面改性的方 法。
技术介绍
应科学技术及生产实践的各种需要,往往要求绝缘管内表面要具有亲水性,疏水 性,防腐蚀,消毒杀菌等各种特性。利用大气压放电产生的等离子体来进行表面改性和镀膜 从而实现这些特性是目前正在探索的技术途径。因为相对于低真空等离子体技术而言,一 方面因不需要真空设备而大大降低了投资费用并减少了设备操作维护的复杂性,另一方面 在大气压下可以产生更高浓度的活性粒子从而缩短处理时间。然而,在大气压下通过放电 获得等离子体的击穿电压很高,因此对电源的要求苛刻,尤其是要产生大尺度的等离子体, 过高的击穿电压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另外,在大气压开放系统中所需的 气体流量很大,从经济性角度考虑,使用的载气必须采用廉价的气体才能突出这种技术的 优势。目前,所采用的射流技术多以氦气为载气,再者所采用的射流技术产生的射流长 度不足以满足对细长管内表面均勻处理的要求;另外,通过在介质管外表面缠绕电极在管 内激励氦气或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常压下等离子体放电对细长绝缘管内表面改性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细长绝缘管(1)的两端插入边缘锋利的耐高温的中空的电压驱动电极(2)和中空的接地电极(3),在这两个中空的金属电极上加上工作频率在40~50kHz范围内的高压交流电源(4),在绝缘管内产生等离子体,根据实际需要通入所要使用的活性气体,使之混合于已稳定放电的氩等离子体中产生所需的化学化学活性粒子来完成介质管内表面的改性。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