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推进,具体涉及一种吸气式电推进系统,用于低轨卫星在轨推进。
技术介绍
1、在当前航天领域,吸气式电推进技术作为未来低轨卫星在轨推进的重要发展方向,广泛应用于超低轨卫星持续运行、空间碎片规避、姿轨控精度提升等多个关键任务场景。然而,现阶段大多数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在结构设计上仍以单级收气与单级折射为核心思路,整体方案在推进效率与系统寿命方面存在明显局限。
2、传统吸气式电推进系统通常由栅格、进气道、长管和电推进装置等组成,各部件按固定轴线排布,进气结构与推进结构相对独立,气流流向依靠内壁几何形状控制。其依赖气流单次折射实现聚焦,通过进气道壁面对来流气体进行引导与压缩,进而进入长管并完成电离加速。例如,一些吸气式推进平台采用抛物线型进气内壁设计,试图利用镜面反射效应提升收气率,其主要存在如下技术问题:气体折射不稳定:单一抛物线型进气道结构通过一次性折射聚焦,折射后气流方向未被有效控制,大量粒子非平行进入长管,撞击内壁造成腐蚀与流速耗散,影响结构寿命与系统稳定性。集气效率易衰减:进气道壁面在超低轨环境下受原子氧和高能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格(1)、进气道(2)、整流装置(3)和螺旋波推力器(5)本体;所述栅格(1)底部与进气道前端相连,所述进气道(2)内壁为抛物线型结构,进气道(2)的后端与长管(3)相连;所述整流装置(4)嵌套于栅格(1)底部的中心,为类凸镜结构,内壁为抛物线型结构,其焦点与进气道(2)内壁抛物线型结构的焦点位置相同,整流装置(4)开口朝向与进气道(2)开口朝向方向相反;所述长管(3)后端连接螺旋波推力器(5)本体,将整流后的平行流体送入螺旋波推进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式电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格(1)、进气道(2)、整流装置(3)和螺旋波推力器(5)本体;所述栅格(1)底部与进气道前端相连,所述进气道(2)内壁为抛物线型结构,进气道(2)的后端与长管(3)相连;所述整流装置(4)嵌套于栅格(1)底部的中心,为类凸镜结构,内壁为抛物线型结构,其焦点与进气道(2)内壁抛物线型结构的焦点位置相同,整流装置(4)开口朝向与进气道(2)开口朝向方向相反;所述长管(3)后端连接螺旋波推力器(5)本体,将整流后的平行流体送入螺旋波推进器(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式电推进系统一体化3d制造成型,磁铁线螺旋缠绕螺旋波推进器(5)本体的外侧,磁铁置于螺旋波推力器(5)本体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栅格(1)为蜂窝状结构,栅格(1)外径尺寸与进气道(2)前端圆形入口的外径尺寸相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气式电推进系统,其特征在于:栅格(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博涵,胡涵,孙斌,夏广庆,陈嘉琪,崔雨熙,王与同,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