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相位调节装置、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_技高网

相位调节装置、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00271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1-09 04: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相位调节装置、发动机和车辆,相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座、轴体组件和驱动组件;轴体组件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第二轴体位于第一轴体和第三轴体之间且分别与第一轴体和第三轴体传动配合,第二轴体相对底座可轴向移动且在轴向移动时驱动第一轴体和第三轴体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这样,通过使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之间的传动配合,在驱动通过第一轴体传动到第三轴体时,可以通过第二轴体进行轴向移动,从而调整其与第一轴体和第三轴体之间在传动过程中的相位关系,从而构成相位调节装置对于驱动力的相位调节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相位调节装置、发动机和车辆


技术介绍

1、目前,全球能源紧缺,国内推行绿色可持续发展,发动机领域也向着高效节能方向发展。凸轮轴作为发动机配气机构的关键零部件,通过正时系统凸轮轴与曲轴按照固定的相位转动,主要控制着发动机进、排气门的开启关闭(即发动机的正时相位)。为了更好的高效节能,根据不同的工况,发动机的最优正时相位是不同的,所以需要用到vvt(凸轮轴正时相位调节器)技术。目前vvt技术区域发展成熟,应用广泛,为推动发动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2、在现有技术中,车辆的动力装置通常通过传动装置将驱动力进行传递,广泛采用的是与驱动轮集成结构,内侧与凸轮轴固定连接,外侧为驱动轮部分,内外能够相对转动来达到凸轮轴正时相位的变化。在相关技术中,车辆内所设有的传动装置结构较为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且不能实现对驱动力的反向调节,影响车辆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相位调节装置,所述相位调节装置能够实现传动过程中的反向相位调节。

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发动机,所述发动机内设有如上所示的相位调节装置。

3、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内设有如上所示的发动机。

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座、轴体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轴体组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轴体组件包括: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所述第二轴体位于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三轴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三轴体传动配合,所述第二轴体相对所述底座可轴向移动且在轴向移动时驱动所述第一轴体和所述第三轴体朝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第二轴体传动配合,以驱动所述第二轴体轴向移动。

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相位调节装置,通过使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之间的传动配合,在驱动通过第一轴体传动到第三轴体时,可以通过第二轴体进行轴向移动,从而调整其与第一轴体和第三轴体之间在传动过程中的相位关系,从而构成相位调节装置对于驱动力的相位调节功能。同时,还设有驱动组件以驱动第二轴体进行轴向移动,以使第二轴体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得到控制,通过使用驱动组件以实现对相位调节装置的使用,简化相位调节装置的使用过程。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体设置有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二轴体设置有第二传动部和第三传动部,所述第三轴体设置有第四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和所述第二传动部传动配合,所述第三传动部与所述第四传动部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部和所述第三传动部的传动方向相反。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轴体内形成有通孔,所述第一传动部、所述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三传动部和所述第四传动部均为螺旋式花键,所述第二传动部和所述第三传动部均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内周壁上且螺旋方向相反。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座、第二轴承座和第三轴承座,所述第一轴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第二轴体可转动且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座上,所述第三轴体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座上。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轴体、所述第二轴体和所述第三轴体上均设置有间隔的止推挡板,所述第二轴体的所述止推挡板与所述驱动组件传动配合。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第一传动件和第二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设置于所述驱动件上,所述第一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一传动件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件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传动件与所述第二轴体传动配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件为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件为丝杠,所述第二传动件为带有螺纹的滑块。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间隔的支撑板,所述第一传动件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还设置有导向柱,所述第二传动件穿设在所述导向柱上。

13、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所述底座为缸盖。

14、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通过在发动机内设有如上所示的相位调节装置,由于使用第一轴体、第二轴体和第三轴体之间的传动配合,在驱动通过第一轴体传动到第三轴体时,可以通过第二轴体进行轴向移动,从而调整其与第一轴体和第三轴体之间在传动过程中的相位关系从而构成相位调节装置对于驱动力的相位调节功能。同时,还设有驱动组件以驱动第二轴体进行轴向移动,以使第二轴体在轴向方向上的移动得到控制,用户可以通过使用驱动组件以实现对相位调节装置的使用,简化相位调节装置的使用过程。

15、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所述的发动机。

1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辆,由于车辆内设有如上所示的发动机,由于发动机内如上所示的相位调节装置,使得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将驱动力进行相位调节,从而提升车辆的使用性能以满足用户使用。

17、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210)设置有第一传动部(211),所述第二轴体(220)设置有第二传动部(221)和第三传动部(222),所述第三轴体(230)设置有第四传动部(231),所述第一传动部(211)和所述第二传动部(221)传动配合,所述第三传动部(222)与所述第四传动部(231)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部(221)和所述第三传动部(222)的传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体(220)内形成有通孔(223),所述第一传动部(211)、所述第二传动部(221)、所述第三传动部(222)和所述第四传动部(231)均为螺旋式花键,所述第二传动部(221)和所述第三传动部(222)均设置于所述通孔(223)的内周壁上且螺旋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10)、第二轴承座(120)和第三轴承座(130),所述第一轴体(21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110)上,所述第二轴体(220)可转动且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座(120)上,所述第三轴体(23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座(13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210)、所述第二轴体(220)和所述第三轴体(230)上均设置有间隔的止推挡板(240),所述第二轴体(220)的所述止推挡板(240)与所述驱动组件(300)传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300)包括:驱动件(310)、第一传动件(320)和第二传动件(330),所述第一传动件(320)设置于所述驱动件(310)上,所述第一传动件(3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第二传动件(330)与所述第一传动件(320)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件(330)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底座(100)上,所述第二传动件(330)与所述第二轴体(220)传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10)为驱动电机,所述第一传动件(320)为丝杠,所述第二传动件(330)为带有螺纹的滑块。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间隔的支撑板(140),所述第一传动件(3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板(140)上,所述支撑板(140)还设置有导向柱(150),所述第二传动件(330)穿设在所述导向柱(150)上。

9.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所述底座为缸盖。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动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210)设置有第一传动部(211),所述第二轴体(220)设置有第二传动部(221)和第三传动部(222),所述第三轴体(230)设置有第四传动部(231),所述第一传动部(211)和所述第二传动部(221)传动配合,所述第三传动部(222)与所述第四传动部(231)传动配合,所述第二传动部(221)和所述第三传动部(222)的传动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轴体(220)内形成有通孔(223),所述第一传动部(211)、所述第二传动部(221)、所述第三传动部(222)和所述第四传动部(231)均为螺旋式花键,所述第二传动部(221)和所述第三传动部(222)均设置于所述通孔(223)的内周壁上且螺旋方向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0)上设置有第一轴承座(110)、第二轴承座(120)和第三轴承座(130),所述第一轴体(21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轴承座(110)上,所述第二轴体(220)可转动且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轴承座(120)上,所述第三轴体(23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三轴承座(13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相位调节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体(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海明李倩刘东铃宋和滨贾慧婷麻岭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