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桥梁工程
,涉及组合梁与混凝土支承横梁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钢与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跨越能力大,有效利用了组合结构的优势,但中墩上的 梁体承受较大的负弯矩作用,在该处施加纵向预应力筋以改善其受力的方法存在施工困 难、局部修补或翻新不便等缺陷;混凝土桥面板的收缩、徐变与温度变形受到钢梁的约束, 也易在中支点桥面板中引起拉应力进而产生裂缝,所以,钢与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混凝土 桥面板如何承受拉应力并防止有害裂缝的发生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梁与混凝土支承横梁连接结构,以合理的钢与混 凝土组合方式优化结构受力,改善钢与混凝土连续组合梁桥负弯矩区的受力性能,并简化 施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梁与混凝土支承横梁连接结构为一种组合梁与混凝土支承横梁连 接结构,包括钢梁、混凝土支承横梁,其中,钢梁在中支点处间断,在间断处设置混凝土支承 横梁;在钢梁端部设置端板,在端板上设置开孔板或焊钉以连接钢梁与混凝土支承横梁,以 此传递梁体剪力与弯矩;混凝土支承横梁内布置有构造钢筋,同主受力钢筋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梁与混凝土支承横梁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梁、混凝土支承横梁,其中,钢梁在中支点处间断,与混凝土支承横梁连接;在钢梁端部设置端板,在端板上设置有开孔板或焊钉连接钢梁与混凝土支承横梁,以此传递梁体剪力与弯矩;混凝土支承横梁内布置有构造钢筋,同主受力钢筋一起形成钢筋笼;混凝土桥墩上设置支座支承于混凝土支承横梁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擎,罗杰,刘荣,王戈,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